頒獎辭:
近年來,在中國社會轉型的沖突最前沿,總能看到公盟研究室的身影。在理想的支撐下,公盟研究室作為一支民間的力量,理性、建設性、循序漸進地持續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2005年3月,河北省承德市幾名農村中年婦女急匆匆趕到北京市五道口在一所民房里辦公的公盟研究室,找到了許志永和他的同伴們,許志永他們為這幾名婦女舉辦了一次新聞發布會。
這幾名婦女就是媒體曾多次報道但至今問題未獲解決的“河北承德四公民案”中幾名主角的母親。
公盟研究室把這個案件作為一個重點項目,他們不僅是為了幫助4名無辜的公民,而且要通過媒體對這個個案的關注推動確保律師在場權等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以從制度上防止刑訊逼供。
基于中國國情,為了徹底推翻這個冤案,公盟研究室的律師和學者們不是光談證據不足,而是開始了尋找真兇的艱難歷程。幸運的是,他們找到了詳細的線索。他們把詳細的作案經過、贓物去向等證據材料提交給最高法院和公安部,然后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案件真相,希望借此施加影響以推動案件再審。目前,公盟的承德四公民案辯護團正通過征集法律人簽名的方式施加新的影響。
選擇帶有不合理制度背景的典型個案,通過法律援助和研究,最終實現某個不合理的制度的改變,這是公盟研究室推動中國民主法治進程的一個基本模式。
2005年,公盟研究室的另一個重點項目是《中國信訪報告》,他們希望通過這個報告展示中國特色的信訪問題,提出基層政治體制改革的呼吁和具體方案。
類似這樣的事情,公盟研究室做過的還有很多。比如在孫大午案中提供法律援助;為《南方都市報》案件的當事人辯護;與綠家園等環保組織一起對北京動物園搬遷的合法性組織研討會提出質疑,為阻止北京動物園的搬遷、遏制全國的動物園搬遷風貢獻了一份力量;還連續組織了6期“我們是人民代表”論壇,推動人大選舉制度改革,等等。
讓他們感到自豪的是,所有的事情,除了善始外,同樣有善終。有付出是必須的,同時更要有收獲,不做無花果是公盟研究室在做事中常常強調的一點。
這是一群理想主義者。他們將自己最珍貴的青春歲月燃燒。對公盟研究室而言,他們的目標很宏大,中國的現代化這個話題太大,大得沒有邊界;同時對他們而言,他們的目標也很具體,在實踐中一步一個腳印解救具體的苦難,建設性地推動一個個具體制度的變革。和諧社會是一種很美好的理想,是需要付諸行動去實現的,他們是行動者。
正因為他們是堅定的理想主義者,而且是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所以他們從來沒有在拳頭面前退縮或者轉向,而是堅定地為每一名弱勢人群負責,對每一件沖突背后的真相負責,為自己的理想負責。哲學家康德說過頭頂是璀璨星空,心中有道德法庭。社會的進步正是一個個愿意呈匹夫之勇的斗士直面生活里的不公正,以挑戰風車的勇氣所爭取來的。
(姚 遙 何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