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為一個墓本的消費單位,家庭理財也要講科學、合理安排。可以把全家整個經濟開支劃分為五類不同的基金,這樣就可以做到開支應對自如。
家庭生活基金 將固定收入的40%作為家庭生活基金,主要用于吃、穿、住等日常基本生活開支,并設小賬本加以明細。此項基金必不可少,應該充分保證其比例和質量。
家庭文化基金 以家庭固定收入的10%作為家庭文化基金,主要用于家庭成員的體育、娛樂和文化等方面的消費。這是很好的智力投資,若個人收入增加,擴大到15%最好。
家庭建設基金 以家庭固定收入的20%作為家庭建設基金,主要用于購置一些耐用消費晶和為房屋購買、裝修做經濟準備。這項基金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有時根本不用,則可作為儲蓄。
家庭投資基金 以家庭固定收入的20%作為投資基金較為科學,可儲蓄,或購買債券、基金、股票、郵幣卡及藝術品等。當然,此項基金的投入,要與個人所掌握的金融知識、興趣愛好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等要素相結合,慎重選擇,避免損失。
家庭親情基金 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此項基金,主要用于贍養老人,親朋往來。此項基金約占家庭固定收入的10%,當然這需要事先與每個家庭成員協商好,這項基金的比例還可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加以調整。
這五類“家庭基金”一旦設立,量化好分配比例后,必須嚴格遵守,切不可隨意變動或半途而廢,尤其不要超支、挪用、透支等,否則,就會打亂自己的理財計劃,甚至造成家庭“經濟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