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遇車禍死亡,父母為何不能獲賠扶養費用?
馬某酒后駕車將我的朋友張某撞倒,致其死亡。經認定,馬某負事故全部責任。事后,張某49歲的父母在要求馬某賠償費用的同時,還要求馬某支付給他們扶養費用,被法院判決駁回。這是怎么回事?
讀者 趙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規定:“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從中可以看出,可獲得扶養費賠償的人員包括兩種:一是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二是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就認定喪失勞動能力的年齡而言,審判實踐中,通常是參照勞動法規中關于退休年齡的規定來處理,即男60周歲、女55周歲。張某的父母年齡為49歲,目前既無其他喪失勞動能力(如殘疾)等情形,也非無其他生活來源,因而法院就此作出的判決是正確的。
程成 鐘修平
妻子可以查詢丈夫的存款嗎?
我與丈夫結婚十多年來,家庭收入數萬元全部以他的名字開戶存入銀行。不久前,丈夫起訴要求離婚,他在向法院提交的財產清單中稱家庭存款僅有數千元。對丈夫隱瞞存款的行為我非常氣憤,為獲取證據,我持結婚證和自己的身份證,到銀行要求查詢,不料銀行竟說我丈夫的存款賬戶屬個人隱私,拒絕我的查詢要求。這種說法對嗎?讀者李虹
個人隱私,是指私人生活安寧不受他人非法干擾、私人信息秘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開等。隱私權受法律保護,具有不可侵犯性,包括夫妻一方也不得侵犯另一方的隱私權。據《儲蓄管理條例》第32條、《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第8條,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儲戶的儲蓄狀況和個人存款賬戶負有保密責任。金融機構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個人查詢、凍結或者扣劃個人在金融機構的款項;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可見,銀行拒絕你的查詢要求是正確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64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17條規定,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因此,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申請,請求人民法院對你丈夫的個人存款賬戶情況進行調查。
律師 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