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新德,中國輿論監督網站站長。曾經,他只是一名有著一身正氣的普通軍人,如今,他被媒體稱為“中國民間輿論監督第一人”。
那地動山搖的一跪
采訪李新德夫婦,是在合肥一處尚未竣工的毛坯房里,自從中國輿論監督網成立以來,這已經是他們第四次搬家了。他們的日子通常是這樣度過的:李新德拎著那臺筆記本電腦,風塵仆仆地出沒在全國一個又一個需要他的“戰場”上;妻子丁巧葉則在恐嚇信、恐嚇電話的威脅下,像頭可憐的羔羊一樣東躲西藏……
丁巧葉至今還記得把丈夫“拖下水”的那十幾位農民兄弟,是他們那地動山搖的一跪,將她和李新德這個原本平靜的家推進了旋渦。
那是2000年8月11日,大約晚上9時許,她的家門被小心翼翼地敲開了,然后就見十幾個人齊刷刷地跪在他們夫婦前:“李老師,你幫幫我們吧,我們實在是沒辦法了才找到你……”
原來,這都是安徽省太和縣的農民,他們的26畝耕地被鎮領導以興建專業市場為名,強行蓋了房。失去土地的農民一紙訴狀將縣土地局和鎮政府告上法庭,然而太和縣法院依據縣政府的政秘(1996)第66號文件,認定鎮政府占用耕地“符合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農民們懷疑這份66號文件根本就是假的,可他們又找不出什么證據。他們打聽到李新德曾憑兩篇報道幫農民打贏過官司,就抱著一線希望來找他了。
難道縣政府會假造一份文件幫自己打贏官司?這怎么可能!但眼前一張張樸實的面孔,他們渾濁而堅定的目光,還有剛才那令人揪心的一跪,讓李新德覺得,事情或許真的有不可思議的一面。
但李新德心里沒底,他用征詢的目光看了看妻子,丁巧葉朝他點點頭。丁巧葉相信,只要是為老百姓做事,黨會支持,政府也會支持。
李新德當時的身份只是《中華工商時報》的見習記者。就是憑著這個見習記者的身份,他決定為18位農民到太和縣闖一闖。為了防止意外,妻子細心地為他裝配了兩部手機,一部裝在明處,另一部藏在暗處。李新德連續在太和縣跑了8個鄉鎮,最后來到縣檔案館,好歹總算調出了政秘(1996)第66號文件。仔細一看,不禁大吃一驚,文件所述內容與土地規劃工作竟然毫無關系。顯然,這才是真正的66號文件,而那份讓農民輸了官司的66號文件是假造的。
李新德連夜趕寫了一篇題為《丟了土地“命根子”》的新聞稿發布到了網上。第二天,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欄目組就給他打來電話,希望他配合電視臺采訪這起“假造文件坑農案”。
官司打贏了,18戶農民高興得不得了,李新德也哭了,他覺得這是自己有生以來做得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在征得妻子同意后,他決定自己建個網站,專門為老百姓說話。
午夜傳來恐怖敲門聲
2003年10月10日,在山東省一位檢察官的幫助下,李新德的“中國輿論監督網”終于成立了。
李新德這幾年得罪了不少官場上見不得光的人,他不敢在安徽老家“安營扎寨”,就一個人跑到山東青島租了一間房,既作辦公室,又作臥室,每月的房租全靠妻子的工資支付。李新德在給妻子的家信中這樣寫道:“這些錢算是我借你的。這輩子我恐怕還不起了,等咱們的女兒長大了,讓她替我還吧……”妻子回信說:“你一個人在外面,要保護好自己,只要你好好地活著,就算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丁巧葉的擔憂最初來源于兩年前那次恐怖的敲門聲。
2001年11月23日晚,熟睡中的丁巧葉突然聽到有人在砸她家的門,“砰砰”的巨響在夜里特別令人膽戰心驚。
“媽媽,我怕!”女兒在房間里喊。丁巧葉趕緊起床來到女兒的房間,只見女兒蜷縮成一團,渾身瑟瑟發抖。

“有媽媽在,別怕。”丁巧葉嘴里安慰著女兒,心里卻怕得要命,要是丈夫此時在她的身邊就好了!昨天丈夫出門前,她再三叮囑他辦完事早點回來,可他為什么還沒回來呢?不會是出了什么事吧?丁巧葉摟著女兒,在恐怖中等待丈夫的歸來。
這時,電話鈴突然響了,一個陰森森的聲音從話筒里傳出:“我跟你打個賭,李新德不會有好下場,你信不信?”放下電話,丁巧葉呆呆地坐在女兒床頭,睜著眼睛熬到天亮。
李新德這次要“碰”的是安徽省臨泉縣分管政法的縣委副書記和另一名縣委常委。幾天前,李新德接到一封署名為“臨泉縣一名共產黨員”的來信,信的標題一下子引起了李新德的注意:企業老總分管全縣政法工作,荒唐!信中說,臨泉縣化肥廠廠長張兆振、縣文王酒廠廠長劉素敏由于治廠有功,縣里讓他們一個兼任縣委副書記、一個兼任縣委常委,這兩家企業因此成了“常委企業”,一般人根本碰不得。
就在丁巧葉替丈夫擔驚受怕的時候,李新德正在旅社里為一枚后來引起臨泉政壇動蕩的“重磅炸彈”的出爐作最后努力。他寫了一篇《“常委企業”何時退出江湖》的文章,被《中國改革報》頭版頭條刊用,《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轉載。此事引起了中央對“紅頂商人”的注意。不久,張兆振、劉素敏兩人的“常委”帽子被摘除。
扳倒“下跪市長”
2004年6月9日凌晨2時許,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將丁巧葉吵醒。丁巧葉拿起話筒,里面傳來丈夫十分疲憊的聲音:“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辦,以后可能有相當長的時間不再給你打電話。你盡快在外面租一間房,不,你明天就搬家,不要把你的新住址告訴任何人。記得讓女兒晚上不要外出,不要對別人說她是我的女兒,也別向別人透露女兒在哪所學校讀書……巧葉,我對不住你……”電話那頭,丈夫的聲音有些哽咽。
這是丁巧葉第一次碰見丈夫掉眼淚,他肯定遇到了天大的難事!
李新德確實遇到了有生以來最棘手的一件事。兩個月前的一天,他收到一個叫李玉春的人發給他的一封電子郵件,說她是一名生意人,偶然和山東省濟寧市副市長兼開發區主任李信認識,李信要她替自己“洗黑錢”,被她拒絕后,李信先是帶人把她綁架到一個秘密的地方囚禁了7天,然后把她公司賬上的360萬元秘密轉走;接著李信又向她下跪磕頭,求她不要告發他,并給她100萬元封口費,再后來李信又派人四處追殺她,她被迫流浪天涯。
竟有這樣喪心病狂的副市長?李新德立即給李玉春回電:只要你說的是事實,就是拼掉我的頭,也要撕開李信臉上的遮羞布!
5月26日,他們相約在北京見面了。那個叫李玉春的女人見到李新德就跪下了,同時跪在李新德面前的,還有李玉春的母親———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李玉春一邊擦眼淚,一邊把整整30頁的證明材料,包括幾張李信下跪的照片,交到李新德手里。照片上的李信神情沮喪,涕淚橫流。
李玉春提醒他:“李信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他有個弟弟在公安局當副局長,手段比他還要毒辣,你可要防著他點。”
李新德決定冒險去一趟濟寧。只要調查出李玉春給他的材料不是偽造,那他就要和李信斗一斗。到達濟寧的第二天晚上,李新德就接到一個匿名電話:“我們給你100萬,你走人;如果你想當英雌,錢我們也會給,但不是給你,是給要你命的人。”對此,李新德全然沒有理會。
2004年6月9日晚,李新德把一篇題為《下跪的副市長———山東省濟寧市副市長李信丑行錄》的文章貼在中國輿論監督網首頁上,李信下跪的圖片也被貼到了網站首頁,異常醒目。
6月10日凌晨一點,李新德的電話鈴響了,打電話來的是他一位朋友。朋友十分擔憂地告訴他,有人在到處打探他女兒的消息,說要花20萬買他女兒的一只眼睛。李新德知道,自己是在和一個十分兇殘的人物斗法,一不小心,搭上自己的性命不說,還會殃及妻女。

他立刻打開電腦,給女兒寫了一封信:“鈴鈴,我最親愛的女兒,這是爸爸第一次給你寫信,萬一我身遭不測,這封信就算我的遺書……除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一架數碼相機,我沒有其他任何東西留給你。如果我死了,我的網站就交給你,你要替爸爸管好網站,讓爸爸在九泉之下睡得安心……”
李新德把這封郵件同時發給了妻子。隨后,他切斷了辦公室的電話,關閉了手機。丁巧葉從此和丈夫失去了聯系,沒了丈夫的消息,丁巧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她打電話問李新德的一位朋友,朋友說:“你上網看看吧,李新德跟副市長干上了。”
丁巧葉上網一查,可不得了,全國各大網站都轉載了李新德的那篇《下跪的副市長》。但奇怪的是,當丁巧葉3天后再次上網查看時,好多網站都刪除了這篇文章,更讓她感到不祥的是,中國輿論監督網的網頁竟無法打開。
原來,李信的親戚帶人跑到淄博威脅義務為中國輿論監督網做維護的人說:“李新德犯法了,你們幫他做事,也一樣犯法!”隨后他們又找到了網站的服務商,命令他關閉中國輿論監督網。
在李信強大的壓力下,李新德開始了東躲西藏的生活。
丁巧葉十分擔心丈夫,她已經連續十幾天沒有丈夫的消息了,她和女兒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趕到青島。推開李新德租住的小屋,丁巧葉幾乎認不出丈夫了:蓬亂的頭發和胡子,臟兮兮的衣服……丁巧葉鼻子發酸,小鈴卻一把抱住李新德的脖子豪情萬丈地說:“爸,你的事我們同學都知道了,他們都說你是英雄。”正說著話,有人推門進來,是兩名工人模樣的人。
“你是李新德嗎?”
“是的。”
“我們是青島的市民,聽說有人要花100萬買你的人頭,我們哥倆來給你做保鏢。我們做不了別的,但知道你是好人,我們就算來替好人暖一暖心吧……”
兩位熱心市民的話差點讓李新德掉下了眼淚。此時他覺得,就是真讓李信要去了人頭,他這輩子也值了!6月18日,在全國網友言辭激烈的聲援下,中國輿論監督網再次開通,李新德從中看到了勝利的曙光。7月26日,新華社山東分社發布一條消息:李信被依法逮捕。
門前十二只死老鼠
丁巧葉經歷的最恐怖的一件事發生在網站成立后的第二年。
2004年10月17日,李新德正在淄博市燃料總公司采訪。這家公司的原總經理在被免職的當夜,公司的財務賬冊竟被人故意焚燒了!工人工資不能正常發放,而被罷免的原總經理竟出人意料地當上了商業局局長助理,職工們于是集體給李新德寫信。李新德正在調查采訪的緊要關頭,突然接到妻子十萬火急的“召回令”。原來一大早,他家的門前就被人擺了12只死老鼠!有的嘴里流著血,有的被開膛剖肚……
“你快回來,我們又要搬家了……”說著說著,丁巧葉在電話那頭嗚嗚大哭起來。
經過3天的忙碌,丁巧葉的家終于“流浪”到省城合肥。新家是套尚未竣工的毛坯房,月租金300元。沒有家具,沒有空調,沒有熱水器,甚至連曬衣服的架子都沒有!
李新德從街上買來一把掃帚,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又從街上買來鍋、碗,還有拖把、搓衣板,把家里布置妥當。臨別時,李新德在妻子臉上吻了又吻,吻得那么深情,那么專注,直吻得丁巧葉淚流滿面。
2004年12月1日,丁巧葉收到丈夫從青島寄來的一封信:“巧葉:我不忍心再讓你跟著我受苦,我知道你愛我們這個家,我也一樣,可我什么也不能給你,再這樣下去,我的良心會不安。我們離婚吧,孩子你帶著,告訴她,我不是個稱職的父親……”信中附有一張李新德已經簽過字的離婚協議書。
4天后,李新德收到了妻子的回信。他拆開信封一看,是離婚協議書的碎片……(從安全角度考慮,文中李新德妻子、女兒均用了化名。本文拒絕轉載、網摘,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