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時,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8.9級強烈地震,并引發海嘯,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緬甸、馬爾代夫等國慘遭海嘯襲擊,數十萬人死亡,這是200多年來世界發生的最慘重的海嘯災難。據地震專家分析,此次地震和海嘯起因,乃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碰撞,在海底形成高10米、長1200公里的隆起地帶所致。此次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00顆廣島原子彈。
人們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幾乎完全嚇懵了。據一個名叫斯瓦蒂·西亞加拉簡的目擊者描述說:“最初看到海嘯的情景,簡直就像無邊的大海站了起來,走向你的大門口。”另據目擊者說,海嘯第一波到來時,將無數的魚兒拋上海岸,海灘上的人竟歡呼起來。《詩·小雅·魚麗》上說“物其多矣,維其嘉矣”,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歡呼的場面吧。正當這些人期待著下一個奇跡發生時,第二波海浪像數十米高的水墻,迅猛推至,將所有的人都掃蕩了、吞沒了。
人類總是喜歡夸耀說自己如何偉大,是萬物之靈,有何種何樣的特異功能。然而海嘯一至,輕易就戳穿了這些神話。因主演《少林寺》一舉成名的功夫巨星李連杰,是親身遭遇海嘯的一位名人。在影片中的李連杰,是那樣的神乎其神,幾有金剛不壞之身。海嘯來時,李攜嬌妻弱女住在近海的一家賓館,巨大的海浪破窗而入,隳突叫嘯,將室內家具攪動得漂浮旋轉起來,化作猛獸,胡亂搏人。李連杰在慌亂中抱起女兒奪路逃生,腳部竟為家具所傷。文壇大俠金庸是親眼看到海嘯的又一位名人,據說老人家站在樓頂上看到遍地的橫流時,面容失色,連連嗟嘆人命的危賤與渺小。
耐人尋味的是,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蒙童的智慧竟超過成人,禽獸的直覺更遠逾人類。據報載,有個歐洲小女孩看到第一波海浪,便警告母親說,老師曾經講過,當海水迅速退去的時候,就會有更大的海浪襲來。母親信了孩子的話,緊急呼叫海邊的人們向高處逃生,和她們在一起的那群人,因此躲過了滅頂之災。《老子》上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海嘯來臨之前,動物們便謀于“未兆”,提前高飛遠走。據說海嘯過后,遇難者尸橫遍野,卻難看到動物的尸體。還有一個更加神奇的故事:泰國游樂場的一群馴象,在海嘯來臨前拒絕表演,相呼狂奔,引主人及觀眾逃至安全高度,很多游人因此獲救。
海嘯之后,發生了不少“饑寒起盜心”的事,最令人齒冷的,莫過于災后印尼發生的歹徒打劫華裔,致3000人逃難,使我同胞雪上加霜的事件。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巨大災難也同時喚醒了人們的同情心,導致人性的回歸。不同的國度、不同的人種在聯合國的旗幟下,爭相把援助之手伸向受災國人民。香港藝人成龍、曾志偉等組織演藝界募捐甚力,令人感動。內地富豪一向對慈善事業較為冷漠,個中原因不一。此次海嘯之后,內地民間和演藝界人士也陸續掀起了獻愛心的行動,可喜可嘉。中國政府在整個救援活動中,展示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贏得了國際聲譽。
在這場全球性的救援行動面前,人們更加感到戰爭的荒謬。《莊子·則陽》篇中有一個寓言,說是在蝸牛的左角上有個國家,號觸氏;另一個國家則在蝸牛的右角上,號蠻氏;就那么大一點點地方,兩國還時時爭戰,死傷無算,沒有寧日。在海嘯面前,世界上許多地區沖突,看上去與觸蠻之爭無異。
總之,海嘯就是一首歌,它有太多的內涵,值得玩味。為此,特作《海嘯歌》一首:
板塊小碰撞,能量大放釋;山島且踉蹌,海洋作人立。海洋直立勢排空,滌蕩八國洪濤風;近海生民二十萬,一彈指頃萬事空!陽光海浪沙灘客,未知天譴在頃刻;一波多魚維其嘉,二波從空走何及?向來沙上拾魚人,全向海心為魚鱉。隳突咆哮入室中,身手雖健難為功;器具轂轉俱搏人,洪舌亂舐西忽東。未兆易謀禽獸知,獸皆遠走鳥高飛;唯我物靈非先覺,身縲始疑網恢恢。人當澒洞太渺小,回天乏術唯祈禱;此際何物更輕生?浮物皆作救命草。真成無謂觸蠻爭,海嘯一來便傾城;市街聯翩倒骨牌,水火于人殊無情。由來劇變不可測,朝或多金暮洗白;饑寒起盜令齒冷,一方有難八方惜;港臺慷慨盡解囊,內地富豪莫羞澀!
最后還有一點補充,就是在此次海嘯中,北歐人遇難較多,而華人遇難人數極少——其中來自內地者不過一二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內地游客雖然并不拮據,卻不像北歐游客那般闊綽,所以一般不住海邊賓館;二是內地游客組織紀律性較強,一般隨團行動,很少有人外出獵艷,而紅燈區一般都靠近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