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別熟悉的校園,走向陌生的社會、陌生的崗位,面對陌生的人和事,如何成功實現人生的一大跨越?多年從事學生就業咨詢服務的劉繼亮老師與心理專家許維素給我們提供一些建議與意見。
劉繼亮華東師范大學就業指導部主管
剛畢業的大學生們走上工作崗位受挫,原因主要有三點:
1.缺少職業規劃,工作不理想。許多畢業生在校期間只安于讀書,以為只要成績優秀就一定能找一份好工作。然而畢業時,找了一份原以為很滿意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后,才發現與自己的理想大相徑庭。
對策:首先應尋找理想與現實的平衡點。冷靜地分析當前形勢,綜合各種因素,結合專業特點、能力專長和個人興趣等,在價值取舍中以發展為大計,避免好高騖遠。
若覺得目前的工作確實不適合,不妨重新給自己制訂一個職業規劃。可以先把自己的興趣列個清單,預測一下與之相關的職業。隨后,將其交給朋友或家人,讓他們通過對你的了解來排序。將兩種結果進行比較,找出共同點,也許就是你的職業方向。
2.學生味濃重。剛走上工作崗位,許多畢業生一下子適應不了新的環境及繁忙的工作。在工作中,也不能立刻轉換角色,依然帶著學生氣的思想、行為,毫無疑問,在工作中必然受挫。
對策:盡快實現角色轉換。大學生雖然生理上已是成人,但在校園內以求學為主的學生身份決定了仍是受照顧、被關心的對象。而走進社會后,所處的環境、條件、生活方式和人際關系都有明顯不同,經濟上和生活上要自主獨立,工作競爭的危機感也隨之而來。這一切都要求初涉職場的新人們盡快轉換觀念意識來實現角色的轉換。
要培養自己強烈的責任感,特別是在工作中牢記自己的崗位職責,認識到自己工作上的一點粗心大意都可能影響他人工作,甚至造成單位損失。此外,要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精神。由于學習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在某種程度上,很容易形成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意識。因此,畢業生們在工作中應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積極與同事合作,在團隊的成功中求得自己的成功。
3.人際關系處理不好。人際關系是一門社會學問,復雜而又多變,缺乏經驗的職場新人們勢必會遇到一些問題與麻煩。
對策:在工作中,難免會與同事意見不一、互相摩擦,有時由于一時沖動或脾氣暴躁與他人發生沖突,傷了同事間的和氣。遇到工作中的分歧,應該通情達理地對事不對人,克制情緒,防止轉化為個人間的矛盾。一旦發生沖突,應主動溝通,消除隔閡,相互理解與諒解。
許維素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
一些大學畢業生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弱,在新的環境中稍受挫折或不如意,就易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障礙,如果得不到緩解和調整,容易走向極端。其實,人生遇到各種事件都會引起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反應,產生程度不同的心理問題。大多數人經過自我認識、自我調節等方法,可以緩解心理壓力,但也有少數人無法越過這道思想障礙而產生心理問題,甚至患上心理疾病。
以下介紹一些個人心理調適法,對于初涉職場的新人們在這一轉折過程中保持心理平衡是十分有益的。
★傾訴法
也叫發泄法,即將自己的心理痛苦傾訴出來。這一方法是近年來心理學比較提倡的一種治療心理失衡的方法。受挫后,失望焦慮的情緒若一直鎖在心里,久之會積淀成一種失控力,而適度傾訴可以隨著語言將失控力逐步排除。
傾訴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與別人聊天,所謂“一吐為快”——告訴家人、朋友關于自己工作上遇到的煩惱,及時說出心中的感受。作為畢業生,有一個其他職業人無法比擬的優勢,就是身邊有一群同樣目的、同樣經歷的同學、好友,他們有的可以做你的聽眾,有的可以成為幫你出謀劃策的謀士。總之,他們的傾聽、勸慰、分析及忠告,常能對當事人情緒的改善起到良好的效果。另一種方法是自我傾訴。可以以寫日記的形式,將煩惱“倒”出來。當一個念頭、一種情緒在腦海里糾纏不休,影響思考或者休息的時候,不妨試試把這種心理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是一種自我反思、自我解脫的方法。
★優勢比較法
受挫后,倘若一時難以找到適當的傾訴對象或想不出什么有興趣的活動,不妨阿Q一下,自我調節和平衡心理。優勢比較法就是去想象那些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難更多、處境更差的人。通過客觀的比較,找出自己和他人的條件、經歷、受挫折的程度,等等,將自己的失控情緒逐步轉向相對平衡。等內心平靜后,再分析自己的優勢、長處,從而肯定自己,強化自己的挫折承受力。
★弱化法
按心理學的理論,某種外在刺激通過人們的感知器官,經過大腦的加工,然后會產生相應的情感反應。當這種刺激屬于受挫、失敗的信息時,強烈的委屈、怨恨、氣憤等感受就會油然而生。一些畢業生往往從失敗的原因想到后果,于是越想越懊悔,越想越沮喪,越想越擔心、害怕乃至絕望。而事實上,后果往往并沒有那么嚴重。
弱化法就是客觀地分析事件的后果,并有意識地淡化、弱化挫折可能帶來的后果,或者干脆不予多想,以此調節自己的心理。
★轉移法
轉移法是抵制外在的不良刺激長久停留于大腦的有效方法。
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有時的確是刻骨銘心的,但如果長時間消沉,不僅于事無補,而且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隨后的職業生涯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此時,不妨轉移注意力,盡量讓自己從煩惱中走出來。例如,把注意力暫時轉移到感興趣的活動中,參加運動、聆聽音樂、觀看電影……
★目標法
現實與理想畢竟是有區別的。進入工作狀態后,很可能發現與原來設定的目標有誤,這時就需要重新尋找方向,確立一個新的目標,這就是所謂的“目標法”。重新評價、確立目標,這是一個將消極心理轉向理性思索的分析思考的過程。人往往因為沒有目標才會現出消極、墮落的思想。目標一旦確立,猶如心中點亮了一盞明燈,人就會生出調節和支配自己新行動的信念和意志力,從而排除挫折干擾,投入新的努力。
目標法既可以抑制和阻止人們不符合目標的消極心理和行為,又可以激發、推動、鼓舞人去開始為新的目標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