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忙碌的現代社會,各種各樣的疼痛纏繞著廣大女性朋友,明顯地影響著她們的生活品質。
陳女士今年35歲,過去無受傷史。最近幾個月來,她發現早上起床后,只要右腳腳板一踩到地面,腳跟處就會感到刺痛,走了二三十分鐘癥狀便慢慢減輕,然而在一段時間的行走之后,又會開始疼痛。起初陳女士不以為意,照常上班,沒想到癥狀一直持續,還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于是前去求診。經病史詢問及檢查后,診斷為“足底筋膜炎”。醫生還告訴她,此病常見于女性,經常穿高跟鞋也是誘因之一。因為穿高跟鞋的女性易有輕微阿基氏腱攣縮,一旦癥狀加重,就有較高機會發生足跟痛。
陳女士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物理治療,并使用足弓護墊,一個多月后,惱人的足跟痛消失了。
病因探尋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造成足跟痛的常見疾病,是位于腳底的足底筋膜由跟骨內側伸出處產生的發炎狀態,由組織學上可見,此處的筋膜纖維有慢性退化的現象。
足底筋膜是人體足弓的主要支撐構造,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足弓穩定的支持,吸收在步態周期中著地期所引起的反作用力。若說足弓是弓身,那足底筋膜就是弓弦。可以想見,任何可引起足底筋膜張力增加的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筋膜附著處的骨骼與相鄰組織的傷害,進而引起足底筋膜炎。臨床上常見的原因有扁平足、空凹足、跟腱柔軟度不佳等。
常見癥狀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時的第一步最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負重,會處在較為縮短的狀態,因而當早晨下床踩地時,會對足底筋膜產生較大、較快的牽拉,進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時間后,足底筋膜會變得較松,因而癥狀會緩解。但若過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的次數漸增,癥狀又會再現。
通過檢查可發現,病患最疼痛處是在跟骨的前內側,被動地往上牽拉病人腳趾,或請病人用腳尖站立,會引發足跟疼痛。足部的X光片有時可以見到跟骨處產生骨刺,但骨刺的程度與足底筋膜炎無絕對關系,故診斷以臨床癥狀為主,并可輔以超聲波影像。
3種療法
對于足底筋膜炎患者的治療,可分為以下3種:
1. 減輕疼痛
休息并以物理治療來改善足跟的疼痛,包括超短波、電療等。若是久站或運動后引起的足跟疼痛,則可在足跟部冰敷約10分鐘~15分鐘。如無明顯改善,可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
2. 足弓護墊
適當的足弓護墊,可在下肢負重時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進而減少反復牽拉對足底筋膜的傷害。
3. 改善足底筋膜炎的伸展運動
a. 靠著墻壁把上臂向前張開到肩膀的高度,用手掌壓著墻,當彎屈一側膝蓋往墻壁推時,保持另一膝蓋伸直;而在彎屈膝蓋慢慢地向前靠時,嘗試保持后跟平貼在地上,在感覺到跟腱和腳弓有拉張時,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后放松、直立。這個運動每側后跟應重復20次。
b. 向前靠在一張桌子、椅子或柜臺上,慢慢地蹲下,保持兩后跟貼在地上。當你感覺跟腱和腳弓將要上升離開地面且肌肉充分拉張時,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后直立。重復20次。
c. 在樓梯的最底階用前腳平衡站著,慢慢降低后跟,直到你開始感到小腿肌肉拉張,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后站起來,并且重復動作20次。
對于足底筋膜炎,若能早期有效地治療,大部分人都能痊愈;拖得過久,轉變成慢性就棘手了。這是種非常困擾人的疾病,但也是可以預防和治愈的疾病,只要加強日常衛生知識和伸展運動的技巧,就可以減少足底筋膜炎發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