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是我最崇敬的人,她是一個勤勞、簡樸、善良的老人,由于子女都不在身邊,退休后她與外公兩人就住在單位分的一小套職工樓里。由于我和父母住在外地,只有放假了才會回到她的身邊住上幾日,但也總是來去匆匆。只是當我考上她所在城市的大學,才有空在周末回家看看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
生活中的她總是顯得非常節儉,節約每一滴不該浪費的水和每一度電。有幾次我因為沒有及時將水龍頭關緊和順手關掉陽臺的燈而受到她的批評。可是讓我不能理解的卻是每天晚上她都將客廳里的燈開得很亮,甚至連墻上的裝飾燈也開著,然后再將家里的木門敞開,而只關上防盜門,并且總在她睡時囑咐我十一點后再將門和燈關上。
對她的這種做法我一直不能理解,這樣做要浪費多少度電啊,在我看來這與她一貫節儉的作風很不相符,將門開著讓外人看到家里只有兩個老人似乎也不是件好事。每次我同她說起這事她也僅是淡淡的說一句:燈亮著家里會顯得熱鬧些。
直到不久前的一次散步我才真正知道原因并不是如此的簡單。一天傍晚吃過晚飯,我與兩位老人一同去樓下的公園散步,出門前她又將廳里的燈都打開,還將木門敞開,只將防盜門鎖上。為何人都出去了還要將燈亮著?這不算,門也開著,萬一小偷來了怎么辦呢?
對于我的疑惑她沒有做任何的回答,我就這么想著想著,在經過底樓的樓梯門口時一腳踩空跌倒在地。外公扶起我,才慢慢跟我說起外婆每晚開門開燈的原因。
原來他們所住的這棟樓房已有了三四十年的歷史,很多的公共設施都已破舊不堪。樓道里的扶手有的早已斷裂,路燈多數也已經因為線路老化而“失明”了,外婆家門口跌倒了。這事原本與外公外婆沒有看到臺階而在外婆家門口跌倒了。這事原本與外公外婆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外婆卻因此非常內疚。從此不管是刮風下雨,哪怕外出散步,每晚她都要將大廳里的燈亮著,把門開著,用廳里的亮光給上下樓的居民當路燈使。這種習慣一直延續了下來,此后也再沒聽說有哪位老人在他們門前跌倒過……
原本關愛可以如此簡單,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只一個簡單的舉動就要以給人帶來多大的便利。
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了愛,這些愛來得并不都是轟轟烈烈,很多時候只要我們舉起雙手就能創造。一盞燈在他人照亮腳下道路的同時,也點亮了我們自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