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豪華大廈工作、去餐館吃海鮮、閱讀報紙上的新聞、欣賞驚險的電影……體會種種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時候,你是否知道,那些提供這些服務的人卻冒了極大的風險?
一、鋼筋工人
1882年,15層的里萊思斯大廈在芝加哥動工興建。鋼筋工人——高空作業的建筑工人這個危險的職業隨著這座大樓的興建誕生了。
工地開工以后,起重機將鋼梁吊起,運到指定的地方,守在那里的鋼筋工人就負責將鋼梁裝好。鋼筋工人們一般騎在已經固定的鋼梁上作業,如果一不小心被這些笨家伙碰一下,半條胳膊或者半個腦袋可能就沒有了,他們一步走錯就會有性命之憂。因此,鋼筋工人必須時刻注意著頭頂的鋼梁和腳下潛伏的危險。
隨著作業高度的上升,風又成了新的危險因素。
初來的工人一般上到鋼筋架上就會開始恐懼,隨著經驗的增長,鋼筋工人的高空作業變得越來越自如。但是無論你多么有經驗,也有疏忽的時候。在舊金山金門大橋的建設期間,有11位鋼筋工人喪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這一偉大的建筑增加了悲壯的色彩。鋼筋工人自身是最清楚這一工作的危險度的,但他們沒有退縮,工作的危險給他們帶來的恐懼卻被一種深深的成就感沖淡了。當一座座精美的建筑聳立在人們面前,為人們所贊嘆的時候,鋼筋工人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真正意義。
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哪座樓里有他們的名字。他們習慣在最后一塊鋼板上簽上所有建筑工人的名字,在鋼筋骨架上的最后一根鋼梁上插一枝萬年青——表示在施工期間沒有工人死亡。
二、特技演員
應該說,每個動作片英雄的后面都少不了特技演員。為了帶來好的視覺效果,特技演員們嘗試著高難度的動作,有時為了逼真甚至不用道具。他們工作的危險在與日俱增。
意外是無法預料的,每個特技動作都有危險,演員們時時都得提心吊膽。有時從6米高的地方跳下來這樣簡單的動作也能讓人受傷或是送命。
特技指導布雷登·豪克很謙虛地對這種職業進行了評價,“我們和那些從事危險工作的人不一樣。比如說消防人員和警察,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做的只是如實再現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經歷。”但這是個危險的職業,也是項有意義的工作。社會的各界同仁也對這一職業作出了高度評價并用行動做了說明。
2001年,由陶魯斯世界特技獎基金贊助的“世界電影特技獎”(World Stunt Awards)第一屆頒獎慶典晚會在美國加州圣塔莫妮卡成功舉辦,電影特技人從此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節日。
三、森林消防員
森林起火,訓練有素的森林消防隊員,收到火警后10分鐘,便已經全副武裝地登上了飛機。他們會很快傘降到偏遠的火場,在火勢蔓延之前把大火撲滅。
在森林中傘降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如果著陸時被樹枝掛到,特別是著火的樹枝,那是難以脫身的。當火情嚴重時,他們最需要的是毅力——與大火對峙的毅力。
所有的空中護林員都要經過嚴格的技能和體能訓練。但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經常進行真實的傘降訓練,在實踐中摸索經驗。艱苦的訓練和出色的膽量成就了空中護林員的英雄膽色。1949年蒙大拿的曼·戈爾茨大火讓12位空中護林員喪生,這是當時空中消防史上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悲劇。然而這項工作的危險和艱辛嚇不倒那些熱愛大自然,渴望同烈焰搏斗的勇士們。那些空中護林員說,這是一件充滿刺激和樂趣的工作。
四、飛機試飛員
一架飛機像離弦的箭一樣沖進了藍天,大約90分鐘后,幾乎是俯沖下來,在機場跑道上高速滑行,起落架與跑道劇烈摩擦使得飛機身后塵土飛濺,最后停在了停機坪上——布萊恩向我們解釋道:“高速降落便是試飛任務,駕駛它升空的目的就是要檢驗它的性能。”
為了對一架新型飛機進行測試,飛行員必須承受高速飛行時產生的巨大重力的影響和不適。地面的試飛工程師則在努力尋找任何可能的潛在危險。一旦接近或達到了某種極限,就有責任下命令立刻停止試驗。這樣可以避免讓飛行員和飛機承擔不必要的危險。
真正的危險大都來自試飛員內心的恐慌,試飛過程中,最讓試飛員興奮的就是“期待”——期待危險。雖然他們設法減少了危險,但仍會有一些未知因素;否則,也就沒有必要試飛了。
五、航母甲板工作人員
“航空母艦”的甲板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4.5英畝”。如果你自己不小心,不注意周圍的情況,隨時都可能在意外中喪生。為了便于識別和確定工作的危險程度,甲板工作人員都穿著特定顏色的服裝。
黃衫軍士負責指揮飛行甲板和機庫甲板上的交通,當飛行員坐在駕駛艙里,將發動機開足馬力后,綠衫軍士要爬到飛機下面檢查彈射器掛鉤是否拴緊。飛機起降時,不光是綠衫軍士,所有甲板工作人員只能站在甲板上聽任命運的安排。他們不光要防備著隨時可能出現的險情,還必須和疲勞做斗爭。如果說他們的工作在白天很危險,那么夜幕的降臨意味著在危險上加上恐怖的因素。
為確保航空母艦和艦載飛機的正常運轉和安全,航母上的其他戰士也作出了巨大貢獻。1994年,美國一艘航空母艦上的一架F-14戰斗機墜入太平洋。這架戰斗機在將要到達甲板的時候,減速器失控,為避免和航空母艦相撞,飛行員在千鈞一發的時刻扭轉機身,駕機沖向大海……飛機墜海后爆炸,飛行員不幸遇難,但他的英勇行為讓甲板上的工作人員得以幸免于難!
有時甲板工作人員也會因為其他工作人員的疏忽受到牽連,設備出現故障同樣會引發悲劇,大家必須互相關照。如果你發現同伴出現失誤,可能受傷,就要設法阻止他們,然后告訴他們原因——謹慎、互助是干好這項工作的要訣。
六、排雷工兵
軍事對抗時,對抗的雙方在地下埋設大量地雷,以便阻止對方的軍事行動。停戰以后,大量地雷仍然存留地下。1995年,據聯合國估計,在全世界范圍內已埋設1.1億顆以上的地雷,而且每年還以200萬-250萬顆地雷的速度埋設新地雷。
戰爭期間,排雷工兵是戰地工程師或經過特殊訓練的海軍陸戰隊員,他們負責清除雷區和餌雷區,為友方部隊開路。他們用盡渾身解數來探測并排除地雷。地雷的形狀、偽裝物和殺傷力千差萬別,排雷者必須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探測方法。探針用來探測小型塑料地雷;電子探測器可以探測那些金屬含量高的地雷;有時排雷兵會使用軍犬,這種犬經過特殊訓練,能嗅出地雷的味道。但是,每種方法都有危險,排除餌雷的時候更是馬虎不得。餌雷就是專門用來殺傷排雷者的——當餌雷被抬起之后,下面的另一顆地雷就會爆炸。
地雷每年讓大約2萬人受傷或死亡,其中很多是婦女和兒童。徹底清除地雷是人們急切的心愿,但事實是,各國在清除地雷的問題上都感到財力和人力的不足,在美國和歐洲之外,一名訓練有素的排雷工兵每天的報酬僅5美元。要將散落于全世界的地雷徹底清除,需要數以千計的排雷兵忙上1000年。在地雷未徹底清除之前,排雷兵們仍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險。
七、戰地記者
現在全世界雖然沒有大范圍的戰爭,但小范圍的戰火卻綿延不斷,在戰場上,記者既不是敵人,也不是盟友。因此,他們必須設法保護自己。如果身處交戰區,那就非常危險。但這已經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信念:他們的報道能讓世人了解真相!
其實,對記者來說,比流彈更為危險的,是那些罪行遭到揭露,惱羞成怒,蓄意謀殺或獵殺記者的黑惡勢力。從1985年開始,每年1月,“保護記者委員會”都會公布一份全世界因公殉職記者的名單。僅從1989年到1999年,世界各地就有472名新聞記者被殺。即使平平安安地離開戰場多年,記者還需要承受許多親歷戰火而帶來的精神創傷和痛苦。
“如果你拍出的照片不夠好,那說明你離炮火還不夠近。”這是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對于這一工作的經典描述。
八、伐木工
伐木業在美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至今仍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工作。伐木工人們用的鏈鋸就是一種危險的機器。它的鋸齒轉速很高,每分鐘能達到4000轉。另外,當樹干倒下的時候,伐木工必須判斷好樹干倒下的方向,及時避開樹枝和碎片。當他們用纜繩把數噸重的原木轉運到存放場時,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危險。
吊運原木是指把原木拉上陡峭的山坡,進行這項操作的通常只有兩個人:吊車司機和伐木工。由于吊車和地面工作人員之間的距離很遠,他們選擇通過各種哨音來交流。但如果纜繩斷裂,木頭就會從空中落下,這時能不能保命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用直升機伐木能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但對伐木工和飛行員來說,危險依然存在。威脅伐木工的危險因素除了這些龐大的機器,還有大自然帶來的災難。伐木工十分害怕林火。樹林里引發火災的因素很多,大多數都和伐木工用的設備有關:集合管和排氣管的溫度很高,飛濺的火星一旦落到地面,工人們就真的有麻煩了。盡管危險重重,這工作卻能讓人每天真正融入大自然!
九、煤礦工人
瓦斯爆炸、塌方、漏水、著火……這些礦井事故屢見不鮮。整個20世紀,礦井事故奪去了十幾萬礦工的生命……
現在有一些機器可以代替工人的一部分工作,減輕了礦工的勞動強度,但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危險。調查表明,烏克蘭的礦工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即使到了現在,仍然平均每天有一名礦工死亡。
那些躲過了井下重重危險的礦工,在遠離采礦工作多年之后,仍然要面對一種來自體內的危險——黑肺病。這是由于他們長期呼吸井下高含量的二氧化硅粉塵所引起的。嚴重時影響呼吸功能,喪失勞動能力。一般來說,他們只能依靠一種“吸氧器”來度過余生。
而正因為工作中隨時可能出現傷亡,礦工們非常珍視彼此間的友情。
十、阿拉斯加捕蟹人
根據有關研究,捕蟹漁民的工傷死亡率可能是普通工人的30~40倍。到了捕蟹季節,白令海平均每周有一個捕蟹人喪生。
在阿拉斯加的白令海上行駛,到處都是冰雪和巨浪,溫度會降-5℃~-10℃。如果加上寒風,氣溫能達到零下五六十度。捕撈開始后,船員必須先解開堆在船上的巨大捕蟹簍。
捕蟹簍有兩層樓那么高,七八百磅重,船員必須格外小心,不要讓手被捕蟹簍掛住,成為第一個掉進捕蟹簍的“大螃蟹”。
回收捕蟹簍的時候更危險,船員們要將裝滿了螃蟹的捕蟹簍拖上顛簸的船,同時還不能傷人。捕蟹人最易患的病就是手部痙攣,他們自己將其謔稱為“蟹爪”。在捕蟹船上,為了抵抗困倦,他們晚上就在甲板上練習跳高來活動身體,刺激神經。白天不撈蟹的時候,他們就拿起鏟子和鋤頭,抓緊時間為船除冰——白令海的冰冷海水加上極低的氣溫,一晚上就給捕蟹船掛上了厚厚的冰層,這大大加重了船的負載,搞不好就能讓捕蟹船傾覆。
一般情況下,捕蟹人3個月就能掙6萬美元。這對沒什么文化的人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大蟲薦自《資料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