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茶道,講究湯、器、茶。湯要臘梅枝頭雪,臘梅傲雪,湯也沾了梅花的清幽;器要窖器,白者為貴,湯清葉綠,分外鮮明;茶要蒙山頂上茶,山高霧淡,茶亦有飄逸之氣。泡好的茶講究色、香、味。色要青翠,清綠透徹;香分真香、蘭香、清香、純香,真香為上;味有香、清、甘、活,香而清、甘而活者方是名品。這是楊八爺的講究。
茶有“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賓”之說,茶館便為茶客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好去處。茶館人多,就顧不得講究茶道,幾摞茶碗,淺淺地撒些茶末,水是在爐子上一直開著,來個人就提起大銅壺高高地沖。
楊八爺在茶館喝茶,卻偏偏講究茶道。湯,綿陽冬天幾乎不下雪,就轉而求其次:揚子江中水。楊八爺去的茶館是東方大橋橋頭茶館,茶園用水就近到涪江里去提。他趕著向提水的伙計喊:“要江中心的水,性活,污染小!”伙計對他笑笑:“您給我造條船?”這是趣話。
楊八爺到茶園喝茶是自帶茶壺,壺倒是窖器,很有些年頭,里壁厚厚的一層茶垢。一次差點被兒媳洗了,虧得他趕緊攔住:“就靠這點茶垢出味兒!”茶,楊八爺也自帶,但這位老爺子的退休金,每月買半斤特級綠茶就沒什么富余了。有一次,一位來客送了他一包龍井,他省著足足喝了半年。事后他埋怨送茶的人:“喝別的茶都沒味兒了!”到茶園來的多是退休的老頭,一大早進園,人人一只鳥籠,揭開半邊罩子,一溜兒掛在樹上。楊八爺也有一只鳥,是畫眉。每天第一壺茶,他都倒一盞給鳥兒。也許是喝茶的緣故,這只畫眉叫得特別清越婉轉,別的鳥都比不上。
喂完鳥,楊八爺就瞇著眼,細細地啜一口茶,輕輕地在口中灌漱一遍,“咕咚”吞下去,再徐啜慢飲。幾口熱茶下肚,就講開了茶道:“沏茶有下投、中投、上投。冬季下投,先茶后湯;春秋中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夏季上投,先湯后茶。湯有三辨:一曰形辨,有蝦目、蟹目、魚眼、連珠、涌泉;二曰聲辨,有初聲、轉聲、振聲、驟聲;三曰氣辨,有輕霧、淡煙、凝云、布露。真資格飲茶應以糕點果脯點茶,好比飲酒要有下酒菜……”人人都聽得津津有味,講究的還趕著去買了茶壺,拿來讓楊八爺鑒定。楊八爺瞥了幾眼,拿在耳邊聽一聽,不說好壞,擱在一旁,卻講起了他那茶壺的歷史。說他爺爺是清廷二品頂戴,蒙皇上龍恩賞賜了這把御壺,八國聯軍進京時,舉家逃到內地,大小家私都丟了,老爺子單單帶了這把茶壺。這壺有特點:內壁有四個龍頭,沒泡茶時,“嗚嗚”地作龍吟,茶一泡下,四個龍頭就活了似的擺動。泡出的茶醇、勻、鮮、活。講完,把茶壺遞過去:“您嘗嘗。”嘗的人接過去,先細細地看,又細細地品。有人點點頭,有人卻說:“沒味兒。”楊八爺笑笑:“您再品品,不品就沒味兒。”
這么一來,楊八爺這把茶壺的名聲就傳了出去。茶園的生意就熱鬧了,有人專為看這把茶壺而來。一位文物專家看了,“哎呀”一聲:“當年這茶壺一共是四把,是景德鎮的貢品,光緒皇帝都賞了近臣。其他三把不知下落,沒想到這一把竟在您老先生手里!”一語既出,舉座皆驚,唯獨楊八爺仍平心靜氣地喝他的茶。之后有人出高價買,價錢一直抬到十萬,楊八爺都一口回絕了。有了楊八爺這把茶壺,茶園算是有了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味道,來這里喝茶的老頭兒越來越多,楊八爺少不得每天還講他的茶道,不論新來的,還是老顧客,都聽得有滋有味。
突然有幾天,楊八爺沒到茶園來。
茶園里的老頭雖然天天聚到一起,但并不問人家的姓名住址。來了就點點頭,或者道聲:“您來了!”;走就各自回家。如果有人突然好幾天沒來,大家心里就明白:這人去了。所以楊八爺幾天沒來,大家自然都想到這一層,但誰也不點破。
不料,幾天后,楊八爺又來了,臉瘦了許多。有人問:“病了?”搖搖頭。原來兒子競選廠長,把茶壺送了人!老爺子沒了茶壺,幾天沒喝茶,在家悶著。悶不過,又來了。
堂倌趕緊泡來蓋碗茶,替楊八爺抹了抹桌沿。楊八爺飲著茶,卻再也不講茶道。
又喂鳥,卻也怪,當楊八爺把茶水注到鳥籠里時,畫眉只啜了一口,就再也不喝了,也不叫,只在籠子里上下撲騰。
第二天,把罩子揭開,畫眉就蔫蔫的,伏在籠底,不吃不喝。楊八爺就嘆了口氣:“唉!鳥兒也講茶道。”
又隔了幾天,籠里換了只八哥。楊八爺就只喂水,不喂茶。這只八哥挺聰明,見人就打招呼:“您好!您好!”但大家總覺得這聲音很刺耳。楊八爺倒像沒了感覺,只默默地喝他的茶。【作者系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高一(1)班學生】
點評
文章寫的是茶道,著眼點卻在“人道”———為人之道。文章以大量篇幅寫楊八爺飲茶的“講究”:水要涪江中心的水,茶要特級綠茶,茶壺則是自帶的容器,這茶壺來歷又是那樣不凡。楊八爺的爺爺是清廷二品頂戴,蒙皇上龍恩賞賜了這把御壺,在“八國聯軍進京時,舉家逃到內地,大小家私都丟了,老爺子單單帶了這把茶壺”,可謂傳家之寶。有人出十萬高價都被他一口回絕。可見楊八爺飲茶的品位之高。可是兒子為了競選廠長,竟將茶壺送了人!楊八爺高尚的生活品位與兒子的庸俗行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于是,楊八爺瘦了,幾天都沒有去茶館,以致茶友以為他“去了”。由此可見,人品、人格、人的尊嚴的可貴。文中寫了楊八爺養的兩只鳥:畫眉和八哥。畫眉因飲茶而叫聲清越婉轉,八哥因飲水叫聲雖乖巧卻刺耳。這絕非閑筆,而是具有諷喻性的細節。
【推薦并置評:張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