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云是個三歲男孩的媽媽,最近,好友小張的寶寶滿月了,虹云買了禮物到小張家看望,小張見到虹云,絲毫也沒有初為人母的喜悅,反而愁眉苦臉地訴起了委屈:“自從生了寶寶,我忙得暈頭轉向,喂奶、換衣服、洗澡、弄尿布,沒完沒了的。寶寶覺少,睡得還輕,我們家人走路都躡手躡腳的,簡直大氣兒都不敢喘,寶寶還是有點動靜就醒,非得我抱著、搖著、遛著才睡點安穩覺。可我呢,這一個月就沒睡過囫圇覺,困得都要發瘋了!寶寶體質弱,都病兩回了。一次是發高燒,把我嚇得,大半夜打車就上醫院;還有一次是拉肚子,小臉兒黃瘦,吃藥也不見效,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別人坐完月子都又白又胖,我呢,倒瘦了十幾斤!寶寶剛好點,公司又打電話來問我能不能提前一個月上班。你知道,我們那兒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我要不去,這位子興許就保不住。去呢,又實在不放心寶寶。我這兒心急火燎的,可老公一點兒不上心,照顧寶寶他也笨手笨腳的,幫不上忙反添亂。為這,我們差不多天天吵架。真沒想到,有了寶寶會是這樣,早知如此,干嗎要生孩子!”
在我們身邊,像小張這樣的新媽媽非常普遍。新媽媽在生了寶寶后會面臨很多的問題:照顧寶寶的辛勞、與丈夫關系的調整、自身形象變化的不適、對今后事業的擔憂。這些問題給新媽媽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讓新媽媽情緒不佳,煩躁抑郁。
但新媽媽們是否意識到,身旁那個小家伙正被你的壞心情傷害?據專家研究證明,新媽媽情緒波動太大,對寶寶有多重影響:首先,焦慮、生氣、不安、憂慮等都會使母乳分泌減少,使寶寶吃不飽;其次,媽媽在情緒不好時,沒有心緒照料寶寶,而寶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建立與媽媽的依戀關系。媽媽忽冷忽熱、憂郁、冷漠、焦躁會讓寶寶難以很好地建立這種依戀關系。沒有這種依戀關系體驗的寶寶,長大后很難與別人建立信任關系,常會有人際交往障礙。另外,寶寶的快樂更是其自身成長中重要的財產,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快樂的寶寶長得快、長得好,在智力發育上高于平均水平,尤其在學習、觀察、溝通等方面顯出獨特優勢,而受媽媽不良情緒感染的寶寶,身體和智力發育則比較遲緩。
看著淚流滿面,苦惱不堪的小張,虹云似曾相識:這不就是三年前的自己嗎?作為過來人,虹云也最清楚,新媽媽是可以通過種種辦法改善心情,調整情緒的,于是,她給小張提了幾條減壓建議:
1、 保證睡眠
俗話說“睡眠是天然的補藥”,中醫也認為:“安寢乃人生最樂。”可見睡眠對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新媽媽睡眠不足,就會疲憊不堪,無精打采,感到頭暈腦脹,煩躁不堪。盡量抓緊時間休息,比如在寶寶睡覺時也一起睡,或讓家人照顧寶寶,自己熟睡一會兒。這就好比給電池充電,是“儲備能量”。良好的睡眠,讓你精神飽滿,振奮情緒。
2、保持清潔
邋遢的衣妝,蓬亂的頭發,汗酸的身體,是不是最容易令新媽媽們消沉懊惱?好好洗個澡,換上潔凈的衣服,梳個利落的發式,整潔清香的你,心情也會自然而然的“容光煥發”。
3、 戶外運動
千萬不要關在家里不出門,封閉單調的育兒環境,是誘發新媽媽不良心情的直接因素。即使在冬天,只要條件允許,新媽媽也應該多到戶外走走,帶著寶寶,在陽光下散散步,去公園看看景色,和偶遇的其他新媽媽們聊聊天,交流經驗與體會,心胸會開朗許多。
4、 日常計劃
初為人母,平添了許多家務,面對鋪天蓋地的瑣碎與繁雜,新媽媽往往手忙腳亂,疲于應付,情緒怎能不變壞?不妨抽點時間,給每天的生活作個計劃,按事情的輕重緩急來排一張次序表,最重要的優先處理,再處理次重要的,把每件事都安排就緒,這樣,你將嬴得更多的時間,心情上也輕松從容一些。
5、 量力而行
誠然,寶寶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的精心呵護,但這并不意味著新媽媽凡事都要親歷親為,十全十美,讓家人分擔家務,或請保姆幫忙,量力而行,給自己一些空間,新媽媽才能擺脫疲勞和失意。
6、 親子樂趣
新媽媽們不要只沉浸于不斷付出的苦惱,而要學會從寶寶的成長中尋找樂趣,比如隨手記錄寶寶趣事,給未來留一份珍貴的回憶;定時給寶寶照相,辦一個“寶寶成長攝影展”;多做親子撫觸,和寶寶說話,對寶寶唱歌,寶寶天真的笑臉會是新媽媽情緒最好的“撫慰劑”。
7、 適當娛樂
新媽媽為了專心育兒,通常停止一切娛樂,但這樣做會加重憂郁。不妨偶爾給自己放個假,讓家人照管寶寶,自己去逛逛街,看場電影,參加個聚會,讓精神呼吸點新鮮空氣。
8、積極學習
因為做了母親,自己耽于家庭的小天地,和社會脫節,這是不少新媽媽擔憂的。其實,媽媽們也可以尋找點滴的時間學習,比如收看電視新聞,經常讀書看報,保持對新知的探求欲,保持對事業的進取心,有追求的人生才不會萎靡不振。
愛心帖士:
1、 有備無患
新媽媽們應該及早動手,從懷孕起就開始進入母親角色,閱讀書刊、觀摩講座或求教親友,學習育兒知識和技能,同時,從物質上做好育兒準備,比如準備好寶寶的衣服、奶瓶、被褥、小床等,這樣,寶寶出生后,媽媽不會捉襟見肘,手足無措,心情也就不會緊張焦慮。
2、飲食安排
飲食可以調節情緒,新媽媽可以選擇一些能帶來好心情的食物,比如貝類、雞、魚、瘦肉、巧克力、香蕉、柑桔、全麥面包,攝取豐富營養的同時也悄然改善了心情。
3、求助醫生
如果新媽媽的憂郁情緒持續存在或加重時,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士幫助,進行藥物和心理方面的治療和疏導,控制憂郁情緒發展。只要接受適當幫助,便會重拾育嬰樂趣,抑郁不過是一場噩夢而已。
4、加入“組織”
新媽媽可以嘗試加入一些社會上有組織的育兒活動,比如“媽媽俱樂部”、“親子樂園”,在這些地方,可以得到比較專業的育兒指導,可以和身份相同、經歷類似的新媽媽溝通,還給自己的寶寶找到了許多同齡小伙伴,真是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