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現代人一樣,古人很重視相貌,如果一個人相貌不佳,可以說會處處碰壁。比如想當官估計指望不大,因為選拔官吏的條件就有相貌這一關,你要是長得抱歉怎么去“親民”呢?相反,有些人本事不大,但因相貌堂堂,便可平步青云。西漢時期的江充,不過是個趙國的亡奴,逃到長安,只因長得帥,馬上得到武帝信任,被拜為水衡都尉,煊赫一時;還有車千秋,七老八十了還僅僅是個叫高廟寢郎的二百石小官,武帝見他“體貌甚麗”,非常喜歡,馬上拜為二千石的大鴻臚。這些事跡雖然讓人眼饞,但更意想不到的是,長得帥有時還可以救命。西漢北平侯張蒼因為長得“身長大,肥白如瓠”,讓監斬官王陵覺得殺了可惜,從而揀了條命,最后還當了宰相,制定了很多律歷,名垂青史。

當然長得不帥卻活得牛皮哄哄的人也有,但這種人都很有后臺,一般人別想指望。比如西漢武帝時期的武安侯田蚣,史書上說他“貌寢”(國學大師黃侃認為“寢”是“丑”的通假字)。西漢的皇帝大多有點龍陽之興,喜歡美女的同時對美男子也饒有興趣,像田蚣這樣的丑哥要得到寵幸本來有點困難,但人家是景帝王皇后的同母弟弟,后臺太硬,所以在武帝時期能當到宰相。因為相貌怕被人輕視,所以總是不自覺地在行為上擺出高人一等的架勢。后來他和魏其侯竇嬰爭寵,搞得家破人亡,歸根結底不過是為了爭個面子。按照奧地利有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說法,每個人生來都有自卑的心理,而在生理方面有缺陷的人,他們的自卑心理還要遠遠超過一般人。雖然這種自卑能給人帶來動力,促進成功;但也有可能自暴自棄,帶來毀滅。田蚣他成功了,但也毀滅了,簡直把阿德勒他老人家的學說全盤吸收,各方面都吻合得天衣無縫。
為人臣者自卑,最多落個自作自受的下場,而如果當主子的人自卑,常常會讓他們大開殺戒,三國時候著名的歷史人物曹操就是這樣的典型。
每次讀曹操的詩文,面前總會出現一個英武豪邁的梟雄形象。但《魏氏春秋》里提到他“姿貌短小”,可見是個矮子。《世說新語》里也揭露了曹操對自己的相貌很自卑,有一次匈奴使者來拜見,他左思又想,覺得自己相貌不足以“雄遠國”,于是找著名的帥哥崔季硅去代替自己接見,自己則假裝侍衛。這本來也說得過去,畢竟是外國使者,找個帥哥去能撐得起場面,不至于有辱國格。話說事后,曹操又派人悄悄去問匈奴使者魏王長得如何。不知那匈奴使者是識破了曹操掩耳盜鈴的把戲呢,還是別的什么原因,總之他老實而又含蓄地回答說:“魏王長得確實不賴,雅望非常,但床頭的那位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一聽大為羞慚,竟馬上派人追殺了那個匈奴使者。曹操是很懂法家的御下之術的,他不喜歡讓別人猜到自己的想法,何況是這種要命的自卑心理,自己的計謀竟被區區一個匈奴使者看穿,還怎么能讓他活下來?曹操這種行為,看似莫名其妙,其實深刻反映了他的矛盾心態。正如阿德勒所說,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自卑是所有自卑里最可怕而又無可奈何的一種。
學識不夠可以靠勤奮彌補,錢財不夠也或許有努力掙得的機會,唯有長得不帥卻無可奈何,就算在整容術異常發達的今天,也不能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形象面貌。而如果一個人的形象面貌不能改變,那么你想改變他的精神面貌也只能是癡心夢想。生理的自卑是人的軟肋,你隨便不要去碰。如果對方是個普通人還好,如果對方有權有勢,則你未免有性命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