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11月9日依法對湖南省高級法院原院長吳振漢受賄一案作出一審宣判,以受賄罪判處吳振漢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法院經公開開庭審理查明,1998年至2003年間,吳振漢利用其擔任湖南省高級法院院長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贓款、贓物共計折合人民幣607萬余元。
近年來,我國的司法界一直在呼吁“司法獨立”。另一方面,法官司法犯法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僅2003年一年就查處794個違法違紀法官。今年以來,先有安徽阜陽中院原院長尚軍被檢察院審查起訴,后有深圳中級人民法院5名法官先后被中紀委、最高檢“雙規”或逮捕。當然,“司法獨立”與法官犯法沒有聯系,但是我們擔心,假如不能防止“法官犯法”,那么“司法獨立”很可能助長“法官犯法”的現象。
法官違法案近年來頻出,也并不代表法院系統是重災區。事實上,它表明了中國法院系統的反腐決心。隨著中國高層對反腐的重視,腐敗分子將越來越無處藏身。但是一批有法律素質、有辦案能力的法官,一批位高權重的法官也淪落,實在令人憂慮。與一些法治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們的差距太大了。新加坡自獨立至1994年以來,沒有一名法官犯案;德國上世紀60年代以來,幾乎沒有法官犯案;英國全國250名法官,犯案者極其罕見;美國自立國200年來,只有40余名法官犯案。顯然,司法腐敗是制度問題,我們現在必須要下大決心進行司法體制改革。
盡管我們越來越強調“法治”,但是我們在法官選任的標準、司法權行使的方式、法院的內部管理模式、上下級法院的關系以及司法官員獨特的倫理準則等方面都缺乏深長的思考。例如,在法官任用制度方面,院長、副院長職位有時成為解決行政干部級別的位置,不具備法律素養的人擔任要職后,習慣用行政命令方式指揮法官辦案,有的還將此作為“撈最后一把”的機會。如原湖北省黃岡市中院院長程坤波歷任縣長、縣委書記,但大部分受賄均為任中院院長后所為。又如鄂州中院院長鄢立中在任鄂城區區長、區委書記時就已經腐敗墮落,但仍然被選舉為中院院長。
假如法官犯法現象得不到遏止,不但會褻瀆法律的權威性和至上性,而且會動搖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杰伊說:“過去的歷史表明,將正義運送到每個人的家門口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如何以一種有益的方式做到這一點,就遠不是那么清楚的了。”如何“將正義運送到每個人的家門口”?當然主要依靠法官。但是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治理司法腐敗現象?建立怎樣的制度去預防法官犯法?是一個值得深思,也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