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溝位于聞名遐邇的山丹馬場境內,在甘肅省山丹縣城東南100公里處,系祁連山北麓西大河流域上游一條南北走向的狹長溝谷,因盛產名貴中藥——大黃而得名。這里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大西北不可多得的旅游觀光勝地,它曾使多少來往過客贊不絕口,流連忘返,也曾使多少文人雅士頓首慨嘆,振臂抒懷。
這里有看不盡的青山綠水,望不斷的白云藍天,聽不厭的鳥語蟲鳴,賞不夠的異獸珍禽。這里雖沒有一山飛峙的嵯峨雄奇,但它那層巒疊嶂、嶙峋起伏、林海蒼茫的氣勢,也足以使人們為之驚嘆。每當人們欣賞氣勢磅礴的山水畫卷,解讀壯懷激烈的邊塞詩歌時,無不為這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精美絕倫而扼腕贊嘆,無不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感慨萬千。
大黃溝的風光陰晴各異,晨昏有別,四時不同。
大黃溝的春天是靜謐的。初春和煦的陽光溫柔地灑向大地,冰雪開始融化,百草初露新芽,松柏舒展身軀,清澈的溪流蜿蜒于山谷間,丁冬作響,宛如仙女彈奏古琴。山雀歡快地扇動著羽翼,沖向藍天。旱獺探頭探腦地鉆出洞穴,貪婪地吮吸著第一珠甘露,沉醉于春的氣息。雄鷹盤旋在山巔曠野,覬覦草叢中若隱若現的獵物,展示矯健的身姿。整個山谷洋溢著盎然春意。
夏季是大黃溝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且不說有林濤喧危石、晚帳上孤煙的清幽,有棧道環山去、飛禽伴客游的愜意,有蒼勁挺拔的片片云杉,青翠欲滴的叢叢灌木,密密匝匝的奇花異草,隨處可見的紫蘚青苔,單就那似蛟龍蜿蜒、如玉帶環繞、不舍晝夜、奔流不息的空谷飛瀑,就足以使人心曠神怡。飛流湍急,奔騰而下,濤聲陣陣,此起彼伏。這濤聲匯集了百音之精華,凝聚了萬籟之靈氣,為夏日的大黃溝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在那峭壁之上,密林之中,牧人吹奏牧笛,那悠揚的旋律伴著濤聲,和著水韻,裊裊娜娜,絲絲縷縷,不絕于耳,為空曠的山野平添了幾分野趣,幾分幽靜。這聲音如同天籟,沁人心脾,使人疲憊頓消,身心俱爽。翻鞍上馬,縱轡抖韁,穿行于山嶺峽谷之間,信步在草地花叢之上,倍感瀟灑與浪漫。
大黃溝的雨,來得急去得也快。剛剛還是驕陽似火,熱流襲人,蟲鳥絕跡,霎時間又烏云密布,遮天蔽日,雨腳如麻。經過雨水的擦拭清洗,林木越發蔥郁,草葉愈加鮮亮,空氣更清新了,世界更透明了。與其說雨下在天地間,還不如說雨沁入人的心田。眼中愈來愈青蔥,心境愈來愈清澈。靜靜地坐在草地上,聽那松林的颯颯聲響,那山溪的流水潺潺,像是在傾聽戀人娓娓動聽的訴說,頗有一種“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意境。此時此刻,心緒會極其平靜,像完全融化在山光水影之中,是那樣恬靜、淡雅。
各色帳篷點綴于松林草地之間,顯得格外耀眼。信手掀開牧人的帳房,盤腿坐在暖烘烘的爐火旁,風雨中的絲絲涼意頓時散去。好客的主人熱情地端上了酥油奶茶、青稞美酒,品茗酌酒,不亦樂乎。
大黃溝的秋是多姿的。秋霜掠過,山林便變得五彩繽紛,夕暉晚照,霜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云錦,如爍彩霞,恰似濃妝艷抹的村姑穿上了色彩斑斕的花裙,滿目燦爛,美不勝收,與九寨溝勝境相比也毫不遜色。秋天象征著收獲,孕育著希望,昭示著未來。漫山遍野的果實綴滿枝頭,在秋風中搖曳,好似一團團熊熊燃燒的火焰。
大黃溝的冬是冷峻的。飄飛的白雪紛紛揚揚,撒落在山嶺草地上,這里便成了一片銀色的世界。玉樹瓊枝,玲瓏剔透,銀妝素裹,分外妖嬈。幾片紅葉傲立于落滿白雪的枝頭,紅白相間,顯得格外醒目。黃昏時分,幾聲寒雅,劃破了山谷的寂靜。一彎新月,靜靜地照耀著大黃溝的山山水水。
我曾經領略和體驗過廬山煙雨的迷蒙,黃山云海的深邃,泰山日出的磅礴,錢塘潮涌的壯觀,西湖泛舟的愜意,也曾聆聽和感受過井岡山蟬鳴的空靈,巴山夜雨的纏綿,九寨飛瀑的鳴響,但最讓我夢牽魂縈的還是對大黃溝山水的那份鐘情和依戀。大黃溝的山雖然沒有泰山的巍峨,華山的險峻,峨眉的雋秀,青城的幽深,但它擁有祁連山獨特的陽剛之氣;大黃溝的水雖然沒有陽春天池的嫵媚,初夏漓江的清澈,深秋九寨的多彩,隆冬萬泉的裊娜,但它擁有西部溪水的陰柔之美。
初到大黃溝,我為這里的山水所陶醉,也為牧馬人的真誠所感動,禁不住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千巖如削靄如浮,萬木蔥蘢碧水流。雨落幽林朝似夏,云興靜壑暮成秋。紅綃帳里歌方罷,綠玉杯中酒未休。莫負天公奇造化,濤聲蕩盡古今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