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法》頒布實施三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集中采購機構不斷深化改革、規范操作流程,盡管各地的做法各具特色,但實質性的運作是相同的,主要體現為:一是公開透明。各地所進行的集中采購都在政府指定的全國性公開媒體上刊登公告,公開采購信息,沖破傳統的地區封鎖的束縛,使廣大供應商平等地獲取政府采購信息。二是客觀公正。各地集中采購機構在改革和規范政府采購流程上很下功夫,不少采購中心實行“流水線”作業,即接收登記、發布公告、制作標書、組織評標、簽訂合同、驗收,實行分段和分科室管理,使采購活動的每個工作環節都處于相互監督與制約之中。評標則由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的專家進行評定。這些做法確保了采購結果的客觀公正。三是清正廉潔。各地集中采購機構基本上由自我“創收”轉變為“吃財政”,監管部門普遍加強了對集中采購的監督,集中采購活動中的腐敗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政府采購受到的質疑和投訴較以前大為下降。財政資金節約率穩步提高。
政府集中采購所發揮的作用在社會上得到了普遍肯定,但這種肯定大部分還僅僅停留在其節約資金、制止腐敗的層面上,而《采購法》所提到的“應當有助于實現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目標”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和有效發揮。在國際上,發達國家更加注重將政府采購作為管理公共資金、控制支出的重要手段,并成為維護國家主權、增強國家競爭力的有效措施。隨著我國政府采購事業的發展,政府采購具有的政策調控功能,已經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在新的發展時期將其作為促進科技創新、實現“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采購不能只停留在節約資金和防止腐敗上,而應該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其政策功能的發揮。
推動政府采購宏觀經濟調控作用的發揮,目前面臨著許多困難,主要有:一是體制不順。有的集中采購機構無主管部門、有主管部門的也各不相同;有的地方有集中采購機構,有的地方沒有,還有的成立了又撤銷了。各地對集中采購有各自的理解,各自的做法,各不相同。這種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嚴重制約著政府采購的健康發展和政策功能的有效發揮;二是職責不清。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和執行機構的職責不清,不僅造成監管缺位,而且制造了許多矛盾,使政府集中采購難以發展,更談不上政策功能的發揮。三是采購規模分散。盡管這幾年政府采購規模有所增加,但原本由政府集中采購的項目,正在向各部門成立的采購機構和社會招標機構分散,集中采購機構的業務量增長緩慢,有的地方還出現萎縮。而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招標機構的業務,無論從增長速度,還是總量上都超過了集中采購機構,這更不利于政策功能的發揮。四是政策不明。通過政府采購來鼓勵、扶持的產業或產品的政策不夠明確具體,而缺乏政策的有力支持的政府采購活動也會因為無據可依而無所作為;五是標準不一。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所需的物品和服務沒有統一標準,各部門在貨物、服務的選擇上,隨意性過大,采購活動可能因為沒有滿足采購人的要求使委托協議或采購合同無法簽訂。這種約束力不強的政府采購,造成一些高配制的辦公用品功能長期閑置和財政資金的浪費。
要實現政府采購政策調控功能,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一、理順體制、明確職能。目前急迫需要解決的是體制問題,政府集中采購機構必須有統一的主管部門。不能使政府成立的集中采購機構游離于政府之外,成為“無根草”;也不能每個地方主管部門各不相同,各行其是。否則政府集中采購機構所遇到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會因為無處訴求,而無法解決;或者由于主管部門不同,使中央的政策不能順暢貫徹。因此,理順體制是實現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前提。誰應成為政府集中采購機構的主管部門,我認為財政部門首當其選,因為“政府采購制度是公共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財政支出管理的一項有效措施。”部門預算和采購計劃的編制是實現政府采購的前提,國庫直接支付是政府采購的結束,政府集中采購只是其中間的一個環節。將政府采購從財政割裂出來,造成許多摩擦和矛盾,不利于政府采購事業的發展。
只要理順了政府采購管理體制,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和執行機構的職能就會迎刃而解。
二、擴大采購規模,加強集中采購。一方面,政府采購規模要不斷擴大,沒有規模就談不上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發揮;另一方面,政府采購必須以集中采購為主,部門采購和社會招標機構為輔。將集中采購機構和社會招標機構等同對待,甚至讓其相互競爭,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兩者有著本質區別:執行政府采購政策、發揮政策調控功能是集中采購機構的職責;營利才是社會招標機構的目的。把大量政府采購業務委托給社會招標機構,會增加財政支出,不利于監督、容易發生腐敗,更不利于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實現。因此,應從編制《政府采購目錄》著手,擴大政府集中采購項目,在執行中加強管理,嚴格監督,確保落實。
三、制定扶持政策,統一配制標準。主管部門要按照中央、國務院制定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制定扶持和鼓勵發展產業、產品的政府采購政策,政策的制定要明確、具體、便于操作;確定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辦公所需物品與服務的統一配備的標準,這項工作應從行政機關、從車輛、電腦、辦公桌椅等通用商品開始,逐步深入到科研和其他單位。采購人,要從大局出發,丟掉只為本部門、本單位利益著想的做法,根據政府采購統一配制標準,申報和委托政府采購項目、物品和服務,積極支持政府采購事業的發展。
四、提高集中采購工作人員素質,推進采購信息化建設。要不斷提高集中采購工作人員的素質,主要是通過培訓來進行。要改變社會新聞媒體舉辦培訓多、管理機關舉辦培訓少,以會代培多、專業培訓少的局面,提高培訓質量,使集中采購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得到穩步提高。同時,要積極推進政府采購信息化建設步伐,改變以人工操作為主的采購方式,逐步實行網上采購,有效提高政府采購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