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賢能之士,大都來自下層、來自民間?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p>
韓非子說:“賢能之士,或在山林藪澤巖穴之間,或在圇圄縲紲纏索之中,或在割烹芻牧販牛之事,然明主不羞其卑賤也?!币馑际钦f大凡賢能之士多產生于卑賤貧苦之人中,只有獨具慧眼的明君才能發現、提拔、任用他們。
諸葛亮也有同樣的思想,他說:“夫柱以直木為圣,輔以直士為賢。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眾下。故人君選舉,必求隱處……?!?/p>
為什么賢能之士大都來自下層、來自民間呢?孟子對此有十分精辟的論述。他在列舉歷史上從民間選拔出來的許多人才,如舜、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等人的事例后,指出:“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泵献诱J為,只有在艱苦磨練中鍛煉出來的人,才堪擔負重任。
商朝有兩個奴隸出身的宰相,一個是幫助商湯滅亡夏朝、建立商朝,并輔佐了商朝三代君主的伊尹;一個是輔佐商帝武丁的傅說。按照商朝的法律,奴隸是不能出任國家官員的,但商代的統治者卻能夠破格提拔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和才智,這不能不讓后世人敬服。
伊尹原是商湯岳父有莘氏家的奴隸。
有莘氏家的女兒出嫁時,伊尹作為陪嫁的奴隸來到商湯的宮里。開始,商湯并沒有注意伊尹,只是把他當作一個奴隸,讓他在廚房中干活。
伊尹為了讓商湯知道自己是個有才干的人,有時故意把飯菜做的極為可口,有時又把飯菜做的難以下咽,以招惹商湯找他問話。
有一次,商湯因飯菜難吃,找伊尹來問話。伊尹抓住這個機會,對商湯說道:
“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佐料放得恰到好處,菜吃起來才會有味道。治理國家和做菜一樣,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p>
聽了伊尹的這番話,商湯暗暗稱奇,覺得這個奴隸是個人才。于是就解除了伊尹的奴隸身分,擢而用之,后又任命他為宰相,管理朝政。伊尹不負商湯的期望,幫助商湯籌劃了進攻夏朝的大計,一舉滅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中葉的另一位君主武丁,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立志學習商湯,但苦于沒有伊尹那樣的賢臣輔佐。經過反復思索,他想起了過去自己認識的奴隸傅說,認為傅說是位博學多才又關心政事的人,他可以幫助自己成就大事。
但如何讓奴隸出任官職呢?武丁想了一個計謀。
一天晚上,武丁睡覺后,故意放聲大笑起來,手下人忙過來問道:
“大王,你做了什么好夢嗎?”
“我們商朝有希望了!我夢見先王商湯。他向我推薦了一個大賢人,名叫傅說,先王說他能輔佐我治理好國家?!?/p>
左右侍臣聽說是先王托夢,自然深信不疑,趕快到民間百姓中去尋找傅說。
這時,傅說因犯了罪,正被繩索捆綁,由二名監工押著,在傅巖(今山西平陸縣兜)的地方做苦工。一個尋找傅說的官員發現了他,趕忙請他上車,直奔京城。
武丁見了傅說,十分高興,連連說:“就是他,就是他!他就是先王夢中推薦給我的大賢人?!?/p>
隨后,命人給傅說脫掉囚衣,換上朝服,當眾解除他奴隸的身分,并馬上任命他為宰相。
傅說用了三年的功夫,輔佐武丁把殷商治理得秩序井然,商朝再次興盛起來。各地諸侯也都擁護武丁的統治,稱武丁為中興之王。
像伊尹、傅說這樣的治國安天下的賢才,可以說任何時代都有。但是,并非所有朝代的君主都能像商湯、武丁那樣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結果大量的人才被遺忘在草澤,老死在溝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