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在1月北京圖書訂貨會上,中國出版集團立志打造本集團的品牌標志性出版物,“中國文庫第二輯”賀歲出版。
1月19日,湖北長江出版集團舉行2005年新書推介會暨第二屆“九頭鳥長篇小說獎”頒獎儀式。并向獲得第二屆“九頭鳥長篇小說獎”的作者頒發10萬元獎金等。
1月25日,云南出版集團公司在昆明正式掛牌成立。云南出版集團公司是云南省政府出資的省屬國有獨資企業,由省政府授權集團公司依法經營管理其所屬成員單位占用的國有資產。公司總資產20多億元,年銷售收入近30億元。
3月
3月,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召開黨委會,部署集團轉企改制工作。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與所屬單位關系是:將集團內除上海人民出版社、辭海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篡處與擬增設的英漢大詞典編篡處以外的所有事業單位改組為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企業或控股子公司。
3月26日,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在集團書香廳舉辦“大眾文化系列講座”,首場嘉賓是老舍之子、原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著名作家舒乙先生。這個講座將成為京版集團的標志性品牌活動。
4月
4月,江西省新聞出版局、江西出版集團在完成了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機構改革工作的同時,全省11個新聞出版(版權)分局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劃歸地方管理。
4月8日,湖南華瑞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如期運營。華瑞物流整合了湖南出版集團旗下24家子公司的物流資源,借助湖南出版集團的品牌優勢和全國性的網絡優勢,由長沙向全省及周邊輻射。
4月24日,由新華書店總店、外資、國內民營資本和國內出版社共11家單位共同出資組建的“新華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新華書店總店持股40%,改制邁出第一步。
4月29日,重慶出版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集團由20多個成員單位組成,成立了六大出版中心、多家全資公司和控股公司。
5月
5月1日,浙江新華發行集團的博庫書城在上海開業,不久“龍祥書城”將開業,百聯世紀的旗艦店也將在浦東張楊路開業,上海新一輪的大型書城熱正在悄悄地形成。
5月,四川出版集團召開出版通氣會,提出加強出版物質量管理的四項措施。其中包括建立“紅名單”和“黑名單”制度,把圖書質量檢查結果與個人業績考評和職稱晉升掛鉤,以此提高圖書質量。
5月14日,總資產35億元的我國首家大型股份制出版發行企業——四川新華文軒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成立。公司凈資產11億元,按照66.67%的凈資產折股比例,總股本為73333萬股。其中,四川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持有股份公司85.92%的股權。
5月20日,百聯集團和世紀出版集團簽署合約,雙方共同出資3000萬元成立上海百聯世紀圖書連鎖有限公司。其中,百聯出資1650萬元,占據55%股權。合資公司將借助百聯集團下屬4000多家商店開設店中店、圖書角,同時還計劃3~5年內在國內各個大城市開設上萬平方米的旗艦店。
5月24日,遼寧出版集團與貝塔斯曼合資組建的遼寧貝塔斯曼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全球著名傳媒企業貝塔斯曼所屬的貝塔斯曼直接集團通過與遼寧出版集團合資合作的方式,取得了進入中國圖書分銷市場的批發許可證。這是我國加入WTO后,第一家完全由國有資本與外資共同組建的圖書發行公司。遼寧出版集團在遼寧貝塔斯曼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占有51%股份,貝塔斯曼直接集團占49%股份。公司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國有資本絕對控股。
6月
6月21日,以上海各區縣新華書店25家教材門市為基礎組建的上海發行集團教材連鎖店,連鎖店專門開發了“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教材書店網上書店”購書平臺。
6月21日,中國科學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該集團公司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00萬元,中國科學院占20%,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占80%。
7月
7月,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世紀人文系列叢書”,首批推出94種圖書,將于10年內以每年100到200冊的速度共出版1500種圖書,并分為“世紀文庫”、“世紀前沿”、“袖珍經典”、“大學經典”、“開放人文”五個部分, 堪稱一項宏大的出版工程。
7月20日,廣東出版集團全面啟動出版社轉制工作集團公司召開了出版社轉制工作會議,標志著集團所屬出版社的轉制工作全面鋪開。
9月
9月2日,河北出版集團在河北飯店邀請北京新聞出版界和社會各界人士懇談,共商“走出去”大計。集團的定位是個性化出版,品牌化經營。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集中精力打造100種左右的暢銷書和常銷書。
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發文批復同意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旗下的湖北省圖書發行集團更名為“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的核心企業。
9月30日,貴州出版集團公司正式成立。貴州出版集團公司是貴州省大型國有文化企業,是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領導、省新聞出版局依法實行行業管理的省屬國有獨資公司。
10月
第二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的子項目——第二屆泛珠三角出版論壇,于10月12日至15日在成都舉行。在這次會議上,廣東擬引入資金3億元人民幣,以建設“廣東出版城”。
10月17日,廣東新華發行集團召開ISO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試運行動員大會,標志著集團的質量管理體系已進入實踐階段。
10月26日,湖南出版集團召開集團“十一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項目論證會。此次論證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黨史研究室、故宮博物館、中國中醫研究院等單位專家學者20余人到會。
11月
11月4日,由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兩部委組成的中央聯合考察組就《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的籌備工作進行了實地考察。《讀者》雜志自1987年創刊時月發行量不足9萬冊,發展到目前最高月發行量已達943萬冊,為中國第一、亞洲第一。
11月22日,我國最大亦是唯一國字號出版集團——中國出版集團在經歷一年多的醞釀后,終于正式掛牌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從事業單位整體轉制為企業。同日,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改革發展成果展示會在北京隆重召開。與三年前相比,集團資產規模增長了23%,所有者權益增長了16.5%,銷售收入增長了21.7%,出版各類出版物增長60%多;各類出版物進口總額占全國出版物進口總額的57.9%,各類出版物出口總額占全國出版物出口總額的36.54%,圖書零售市場占有率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11月26日,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個國內出版領域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欲真正實現以資產為紐帶的資源整合和跨地區、跨媒體的整合。
11月28日,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召開成立大會,這是全國第一家組建同時完成轉制的出版集團,其旗下擁有安徽省教材出版中心、人民出版社等15家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公司。
11月28日,武漢出版集團公司正式成立,武漢出版集團公司是由武漢出版社及其所屬企事業單位與市新聞出版局整體脫鉤組建而成,是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國有文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