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出版界出現一些變化,首先是出版的軟弱癥狀:思路不開闊,缺乏優秀選題,編抄類圖書已經窮途末路。其次,市場出現不穩定因素:國營書店盛行體制改革,變化多端;民營書店發展也遇到瓶頸,到了一個不進則退的階段。加之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也影響了出版者的信心。
在此背景下,香港聯合出版集團仍注冊成立廣東聯合圖書有限公司(簡稱廣東聯合),并成為全國第一家獲準進入內地的港資圖書發行公司。
廣東聯合實行一種專業化的定位:心無旁鴛做好發行。在發行市場做專做精,在市場不明朗的情況下,采取謹慎的發展戰略。
廣東聯合自身不涉及出版,它與出版公司、出版社三方合作,各取所長,發揮廣東聯合在渠道方面的長處和優勢,出版社吸收各種優質的出版資源,發揮組合功能,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風險分擔的運作模式。
我們不贊成有的企業在人力、物力、管理能力不濟的情況下,業務發展過快。這些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團隊建設,以及逐步形成自己企業文化的能力,如果實力與業務發展不相稱,很可能導致失敗的結局。廣東聯合還是一個很小的企業,但我們不希望它膨脹,對它的發展過程有所控制。
廣東聯合的發行人員,主要來自剛畢業的大學生,發行人員要先進書店做銷售。廣東聯合的基本通路分布在哪里是有基礎的,發行業務是從客戶管理開始。廣東聯合有一個很好的市場考評體系,一是對客戶市場消化能力進行評估,另一方面對企業資料全面掌控。如果對對方的情況不清楚,寧可將合作推后。在客戶管理上,把風險防范放在重要地位。
我們相信理智和信仰的力量,相信圖書作為一種載體的永恒性。廣東聯合期望在市場完全開放前建立好有效的發行網絡,并倡導和推動圖書市場信用體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