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疑問句用句號
含有疑問詞的句子如充當句子成分的話,那么整個句子表達的是陳述語氣,而非疑問語氣,所以不使用問號。如:
1、旅游景點大都承擔著對廣大群眾進行歷史文化教育的責任,景區門票價格由誰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論證。(2005年江西卷)
例1中雖然用了疑問詞,但是陳述語氣,因此問號應改為逗號。
二、選擇問句間用問號
選擇問句雖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擇項,但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個問號,句中各項之間應用逗號。如:
2、姚明在整個NBA賽季中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成為關注的目標。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體型?他的親切?還是他的什么?(2005年山東卷)
例2屬選擇疑問句,“體型”和“親切”后面的問號應改為逗號。
相反,如果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問句連用時,各句中間就不能再用逗號了。例如:
3、“是誰找我們來鑿墻的?是您老人家吧?先鑿哪面墻呀,是都鑿了哇還是留下一面?。俊保?005湖北卷)
例3中是4個問句連用,句中逗號應改為問號。
三、非書籍、報刊名用書名號
書籍、篇章、報刊、劇作、歌曲等名稱使用書名號,除此之外的主題活動、欄目、計劃、考試等名稱不使用書名號。如:
4、近日,《重慶日報》、重慶電視臺和重慶電臺共同推出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欄目———《不朽的紅巖》,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2005年重慶卷)
例4中的第二個書名號應改為引號。
四、引號與點號錯位
引用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當引文為直接引用時(即引文獨立成句且意思完整),句末點號放在引號里面;反之,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為行文的一部分時,句末點號(問號、感嘆號除外)放在引號外面或不用。如:
5、李老教導他的學生說:“一定要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強不知以為知”。(2005年江西卷)
6、“留住濟南”圖片展深深吸引了觀眾。那小巷,那泉水,那綠草青苔,已經成了難以尋覓的影子———真可謂“夢憶深深深幾許,一街一巷總關情。”(2005年山東卷)
例5中的引文為直接引語,句號應放在引號里面。例6中的引文為間接引用,引語作為行文的一部分,所以引號里的句號應放在外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引文為間接引用時,引號前不應加冒號。
五、倒裝句中間用句末點號
7、“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媽媽“冬冬冬”地敲著我的房門,“人家來電話催好幾趟了,你倒是給人家一個回話呀!”(2004年浙江卷)
倒裝句中表語氣的標點應放在句末。所以,例句中主謂倒裝句內的問號應改為逗號,感嘆號改為問號。
六、省略號與“等”或“等等”并用
8、第二代無繩電話采用了數字技術,主要有泛歐數字無繩電話、個人便攜式電話、個人接入通信系統……等,具有雙向互呼和越區切換性能。(2004年湖南卷)
省略號與“等”作用相同,兩者不能同時使用,選其一即可。
七、括號位置不當
括號分為句內括號和句外括號。句內括號注釋的是局部的詞語或短語,且緊貼著被注釋部分;句外括號注釋的是整體的句子或段落,放在句末點號外。如:
9、我們在田間,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葉子(如絲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葉子(如水稻、小麥)是直立的。(2004年重慶卷)
句中的句內括號應緊跟被注釋部分,即應分別移到“蔬菜”“有些作物”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