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患血液病的哈爾濱青年,騎著一輛自行車只身環游中國,與病魔抗爭,同死神賽跑,近10年累計行程7萬多公里,并沿途宣傳捐獻骨髓的社會意義,呼吁國人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推動我國社會醫療人道救助專項基金事業的發展。
死神乍現,他含淚離家遠行
1995年,拿著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出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的診斷書,曲秀堂頭暈目眩,宛如墜入了深淵。家里為了給他治病,取出了全部的積蓄。住院僅14天,就花去近萬元,手里還攥著大夫開的數千元藥費單。
“大不了一死!”苦思冥想找不著出路,一念之下他把藥費單撕碎,頭也不回地出院了!
家住哈爾濱市道里區安廣街的曲秀堂出生在一個普通人家,妹妹3歲時因意外死亡,母親受不了打擊得了間歇性精神病。1995年6月,厄運再次降臨到這個貧窮但平靜的家庭,風華正茂的曲秀堂被診斷出得了“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屬白血病前期。
熱戀中的女友得知這個情況后,離他而去。
醫生告訴曲秀堂的父母,由于造血功能的障礙,他的血液將像油燈里的油一樣慢慢耗盡,直至死亡。為給他滋補身子,慈愛的父母總是盡其所能地弄些雞蛋、骨頭湯給他吃,并磨磨叨叨地癡笑著對他說:“吃,快吃!比藥好吃!”而他們自己卻是隨便弄些黃葉青菜躲到另一間屋里偷偷下咽。
看著自己漸漸虛弱的身體,想到可能發生的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曲秀堂心如刀絞。為了不再拖累父母,更不愿看到父母近乎絕望的笑容,身形枯槁的他咬咬牙橫下一條心:反正也治不了,與其天天面對父母無可奈何的悲涼,不如一走了之。實在走不動了,就隨便死在哪兒,哪兒的黃土不埋人!
出走,是絕望中逼出來的希望。厄運籠罩下的曲秀堂深知,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治好他的病,否則,他將只剩下8年的生命。在住院期間,僅僅半個多月,他就花掉了家里的全部積蓄。父母的工資每月加起來只有230元,骨髓移植的費用對他來說不啻是個天文數字。借錢嗎?恐怕父母一輩子也還不起。
“那時我想,家里的情況已經很糟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一幕如果又一次在我家上演,母親脆弱的神經受得了嗎?”曲秀堂在心里對自己說。
1995年12月27日,曲秀堂給父母留下一封被淚水打濕的信,身揣借來的76元錢,含著眼淚悄悄離開了養育他的父母和故土,悄悄地踏上了南下的火車,離家“旅行”了。
異鄉打工,生命烈焰重燃
搭上從哈爾濱開往菏澤的火車,曲秀堂一路向南。“因為醫生說我的病怕冷,所以我要到南方去,這樣即使露宿街頭,也不會凍死。”曲秀堂回憶到。
他先后到了濟南、泰安、徐州、南京、廈門等城市。心靈手巧的他,電焊、氣焊、架子工、鉗工,他樣樣能干。憑手藝他四處打工,一干就是兩個多月,他幾乎忘記了自己本來是出來求死的。
在漫無目的的行程中,曲秀堂來到了廈門。這時他已身無分文,舉目無親,第一天晚上就是在火車站候車大廳的長椅上度過的。為了生存,他開始了打工生涯。因為自己沒有什么手藝,所以只能在一些建筑工地上打小工,別人能掙30元,而他每天只能掙5元,如果身體狀況不好的話,就只能休息。
然而,一次偶遇讓曲秀堂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在廈門一供電所打小工時,他認識了畢業于哈爾濱電力學院的所長。所長知道了他的情況后,就讓手下人在工作和生活上照顧曲秀堂,而且經常陪他聊天,這讓當時舉目無親的曲秀堂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曲秀堂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動力。他整天忙碌地工作著,幾乎忘了自己曾有的絕望。
一天,他壯著膽到一家醫院檢查身體,一化驗,5個月來沒服任何藥物,他的病情不但沒有惡化,反而好轉了。曲秀堂聽到這個消息,簡直不敢相信。經過有如鳳凰涅槃般的洗禮,他歸心似箭,他要把這個喜訊告訴日夜擔心自己的父母。于是,他踏上北歸的旅途。
然而,1996年7月,在家休息了70多天的曲秀堂又閑不住了,決定再度南下。這次對于曲秀堂來說不再是死亡之行了,而是要實施他的“打工療法”,并且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這樣,即使自己不治而亡,他也覺得心滿意足了。
單騎走神州,播撒人道火種
曲秀堂終于萌生并堅定了要騎自行車走遍全國的想法,他想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呼吁社會上所有患絕癥的人頑強地與命運抗爭,恢復生存下去的信心。啟程前,曲秀堂鄭重地立下了遺囑并作了公證:本人愿意將遺體無私地、沒有任何要求地獻給醫療機構做醫學研究之用。
一輛破自行車經曲秀堂一收拾,就變成了他得意的“坐騎”。曲秀堂騎著它從東莞出發,日行夜宿,風雨無阻,平均每天75公里。由于經費緊張,他大多借宿在農家。
曲秀堂這一路轉下來,那輛老爺車換了40根輻條、8塊閘皮,馱著曲秀堂跑了足足2000公里。幾經周折,曲秀堂來到與海南島隔海相望的海安。他決定去海南走一遭。
在海口停留了兩天,他就直奔五指山———當年紅色娘子軍戰斗過的地方。自從得了絕癥后,曲秀堂滴酒不沾。但到五指山,他破了一回戒,喝起了山蘭酒,還與當地青年跳起了打柴舞。
離開海南島,曲秀堂到了舟山群島,此時他已4天沒吃飯了。他跟電話亭的人說了半天好話,才以身份證和舊手表作抵押,撥通了哈爾濱的長途電話,讓家里匯錢救急。曲秀堂的話,被一對老夫婦聽到。這對好心人供他吃了3天飯,直到他收到家里電匯的300元錢。曲秀堂謝過兩位好心的老人,返回哈爾濱。
回顧這一路上,曲秀堂都是一邊打工一邊行走,既領略祖國的美麗山河,又以實際行動傳播著他與病魔作斗爭的不屈不撓的精神。他的事跡很快在全國各地廣為傳頌。
自曲秀堂于1997年11月1日騎上自行車的那一刻,他開始了孤身單騎環行祖國乃至世界的生命之旅。1998年,中國紅十字會得知他的情況后,給他發去了慰問信,曲秀堂感受到了莫大的溫暖,同時為此深受鼓舞,成為了一名中國紅十字會的志愿者。從此,曲秀堂的“生命之旅”便有了新的神圣的使命。他沿途現身說法、演講、作報告,弘揚著紅十字會的人道主義精神。
在外已度過了4個春節的曲秀堂,于1999年12月18日騎車返回故鄉哈爾濱,與父母兄弟一起度過了一個祥和的“跨世紀春節”。
2000年3月16日一大早,他又騎上那輛熟悉的自行車,迎著晨光開始踏上新的征程。
如今,曲秀堂走過了我國33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1088個縣市,行程71459公里。曲秀堂自豪地說,除了臺灣省,他已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兩進西藏。
腳不停息,愛心創造生命奇跡
每到一處,曲秀堂都積極傳播人道主義精神,呼吁大家奉獻愛心,捐獻骨髓,為更多的白血病患者提供延續生命的機會,同時呼吁建立和完善中華骨髓庫,造福人類。曲秀堂拿出的每一張名片,背后都印著有關骨髓捐獻方面的知識,他不是在推介自己,而是在向人們宣傳,人類的生命健康需要大家來共同維護。
“現在中國的百姓最怕的是病,作為單個的人,在疾病面前是弱小的。”曲秀堂不無憂慮地說。他不厭其煩地向人們講解建立骨髓庫和捐獻器官的重要意義,從自行車上取下隨身攜帶的橫幅,請人們簽字,尋求他們的支持。
曲秀堂的最大理想,是大型的社會互幫互助機制與現有的醫療保險機制相配合,使我國社會醫療人道救助的保障機制得到完善,“人民平安,社會平安”。在走遍1200個市縣之后,曲秀堂還準備去52個國家,向世界弘揚中華精神,宣傳人道主義。
“充實的生命是長久的生命,我要用行動,而不是時間來衡量生命。”這是曲秀堂演講時常說的一句話。是的,生命有限,但他那種頑強與疾病抗爭、為人類生命健康奔走呼吁的精神是永恒的。曲秀堂說,在有生之年,他將腳不停息地一直走下去。他相信,通過努力,一定能走出一片艷陽天。
從1995年12月曲秀堂開始他的生命之旅,至今已11個年頭,他的足跡已遍布全國1161個縣(市),行程75000多公里。他用自己的愛心,在播撒人道主義火種的同時,他的血色素、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等各項指標也正在日漸好轉,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奇跡!
編輯 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