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掇聞
第二屆深圳文博會閉幕成交額比首屆增長兩倍多
5月18日,第二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拉開帷幕。國務委員陳至立,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局長王太華,中宣部副部長李從軍,新聞出版總署署長龍新民、副署長柳斌杰,文化部、中國作家協會、廣東省深圳市等相關領導出席開幕式并參觀展覽。新聞出版總署署長龍新民出席了文博會印刷業國際論壇大會并致辭。本屆文博會以“文化中國、創意未來”為主題,以“創意”和“科技”為核心,安排了博覽、交易、論壇、評獎、網上展會和藝術節等活動項目,設置了文化產業成果交易、創意設計、傳媒科技等9個專業館和6個分會場,26個城市展團、1500多家企業和機構參展。本屆文博會簽訂總值過億的項目超過10個,估算總成交額超過100億。
總署等七部門出臺2006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實施意見
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等七部門日前發出通知,在全國范圍開展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并提出具體實施意見。通知要求,各地在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中,要注重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切實加大對本地區治理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力度。部際聯席會議將適時組織力量,對各地治理教育亂收費聯席會議機構工作情況進行抽查。各地要對自行制定的有關教育招生、收費等方面的政策、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凡與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不符的,要堅決廢止和限期糾正。
人民出版社劃歸總署管理
“人民出版社要發揚優良傳統,銳意改革創新,當好出版業的排頭兵。”這是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杰在5月11日上午舉行的人民出版社劃轉交接儀式上代表總署對人民出版社提出的殷切希望。中宣部副部長李東生出席了交接儀式。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楊牧之出席并講話。交接儀式由總署副署長石峰主持。
總署發文要求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材價格管理
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材價格管理,減輕學生家長經濟負擔,國家發改委、新聞出版總署就教材價格管理有關事項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材價格管理等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對教材正文印張基準價格、教材封面、插頁和配套光盤管理、教材紙張、教材租型費政策等都做出了具體規定。本通知自2006年秋季學期起執行。
105個古籍整理出版項目獲國家補貼
據悉,38家出版社申報的105個項目獲得本年度的古籍整理出版補貼。這次確定的105項資助項目經過專家評議委員會討論并無記名投票選出的。在這105項中有48項重點項目,8項特別資助項目。
專家們認為,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補貼雖然有限,但是希望通過這種來自國家的補貼和鼓勵,使古籍整理出版一方面堅守自己嚴謹的學術立場,一方面追蹤國際和國內學術界的動向,而且適應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把握閱讀的心理和興趣,在弘揚傳統文化上面作出自己的貢獻。
業界關注
關于禁止出版發行“黃金書”等包裝奢華、定價昂貴圖書的通知
為堅決遏制“黃金書”類奢靡浪費之風蔓延,新聞出版總署做出以下規定:1.禁止圖書出版單位出版或與他人合作出版以黃金、白銀、珠寶、名貴木材等高檔材質為載體或進行豪華包裝的奢華類圖書。2.禁止出版物發行單位發行銷售此類圖書。3.禁止報紙、期刊等出版物為此類圖書做廣告。4.自通知發布后,凡違反規定,擅自出版、銷售、推介此類出版物的出版、發行單位,一經發現,嚴肅處理。5.通知自2006年5月1日起實施。
——中國圖書出版網
新聞出版總署要求各媒體嚴查管理制度
新聞出版總署近日對《中國食品質量報》社原四川記者站副站長汪啟明、《中華工商時報》社原浙江記者站站長孟懷虎、《經濟日報》農村版原浙江記者站副站長卜軍、《中國工業報》社原河南記者站常務副站長陳金良等4家報社記者站記者以新聞報道為名,向基層單位和群眾敲詐或詐騙財物的違法違規活動發出通報。
通報要求各地有關管理部門和各報社針對記者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逐一糾正,將各項管理措施落到實處。
——中國圖書出版網
山東設立全國首家省級知識產權保護機構
山東省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9日在濟南揭牌,這是目前全國第一家省級知識產權保護機構。
山東省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成立后,將通過發揮知識產權案件受理、及時移交、跟蹤督辦和情況綜合等職能,調動全社會力量,全天候、全方位、多領域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侵權行為進行有效遏制。
山東是國務院確定的保護知識產權15個重點省份之一。自2001年4月國務院部署開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以來,山東省共查處各類擾亂市場經濟秩序案件220萬余起,案值280億元。
——新華網
書業內外
文化出口的前提是“文化自立”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雖說近年來復興傳統文化的呼聲日高,但側身其間的所謂“當代大儒”,既有“小人儒”,更不乏掛羊頭賣狗肉者,這種情形越發顯示出傳統文化繼承事業的寂寥局面。所以,念及傳統文化的現實困境,欲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魅力,不僅在于派出幾個文化“形象代表”,更重要的還在于使國人恢復對傳統文化的信心,進而實現“文化自立”,然后才談得上“推己及人”,使之流播于世界。
所謂“文化自立”,簡單說就是文化上的“和而不同”,使傳統文化既與西方現代化相接軌,又能夠在全球化大潮中保持自身特性。
科普也要“以人為本”
據《光明日報》報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能夠感受到由于科普知識缺失而造成的嚴重后果。前不久又看到一篇關于在國外一場突發火災中,中國留學生比外國學生自救能力差的報道。在一年一度科普受到重視的五月里,我們在談論科普時是否應當反思一下缺失,以便更好地“以人為本”?我們大規模的科普活動不是多了,而是還太少。我國人口多,發展不平衡,這種大規模的科普活動是相當一部分人群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別是在廣大農村,信息不暢仍是制約農民擺脫貧困的重要因素。
當前,隨著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人的生存面臨更加復雜的情況,科普的內容在擴展,傳統科普從內容到形式的“老三樣”已不適應今天公眾的需要。因此,在有條件的地方,將必要的科普知識納入教育范圍,由專業人員進行系統規范的培訓,應成為科學知識普及的主渠道。
高校教材回扣案黑幕撕開
據《文匯報》報道:江蘇省檢察機關經過兩年多的偵查,挖出了一系列高校教材回扣案:在江蘇115所高校中,已查出有109所學校涉案,已有130多起商業賄賂立案。
2004年初,南京市建鄴區檢察院反貪局工作人員在一家書店調查時,發現了5本記滿圖書回扣情況的“小賬本”,上面記錄了數十所學校有關人員拿教材回扣的情況。辦案人員順藤摸瓜,很快摸出了100多條線索。建鄴區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耿輝說,僅他們院承辦的教材回扣案中,涉案人員收受的賄賂款已有200多萬元。
檢察機關發現,大部分學校沒有將折扣返還學生,也沒有用于教材發行業務支出,而是先將折扣放進“小金庫”,然后“洗”進個人的口袋。目前,已查出在“小金庫”里的這類違法金額2000萬元。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明折扣,還有大量暗回扣。教材回扣中,大學英語回扣率比較高,也最為普遍。
檢察機關指出,發生在高校的商業賄賂,除了教材回扣外,教學設備、科研設備、生活用品的采購,教學樓、宿舍樓等基建工程,都有商業賄賂的“暗流”,圖書館購書中也存在大量的回扣問題。據對南京40多所高校統計,這些學校一年的圖書館購書金額累計有8000萬元。兩家集中給南京高校圖書館供應圖書的書商,僅有賬可查的回扣款項就達600多萬元。大量的民營書商究竟給高校多少回扣,由于沒有建賬,根本就無從查起。
篡改名著之風當剎
據《中華讀書報》報道:近年來,肆意篡改、續編甚至丑化文學名著的歪風愈演愈烈。在一些圖書和報刊上,人們常會看到賈寶玉和眾多姐妹多角戀愛,唐僧師徒與眾女妖談情說愛,等等。《紅樓夢》、《西游記》等古典文學名著,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在國外享有盛名。一些出版商和個人為了追求商業利益,把古典文學名著改得面目非,情節編得離奇荒唐、古怪、下流。這是對古典文學名著和中國文學的污辱,是對名著作者的傷害,是對知識產權的侵犯。
現在又有人打起魯迅的主意,將魯迅先生的名著《阿Q正傳》篡改成《阿Q的故事》,將《藥》、《孔乙己》、《故鄉》等五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穿插在一起,編成亂七八糟的愛情故事,并拍成電視劇,劇情十分荒唐。
我們要運用文藝批評的武器,運用法律的武器,形成聲勢,有關部門要齊抓共管,狠剎這股篡改、續編名著之風。
新書上市研討會變成教輔書市批判會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日在山東泰安召開的一場新書上市研討會,出人意料地變成了教輔書市的批判會。這次研討會由一家企業組織,原本推介新書,但與會企業和主管部門的官員,卻紛紛對目前教輔市場品種泛濫、同質化競爭、高回扣賄賂等現象表示擔憂。山東省新聞出版局一位負責人說,當前教輔市場“鋪天蓋地、魚龍混雜”。據稱,山東省每年的教輔讀物品種在10萬種以上,但真正適合學生使用的品牌教輔書很少。濟南東關廢品收購站去年暑假期間,每天回收的教輔用書都在1噸以上,其中近一半是嶄新的,這些書的回收價格每公斤只有0.8元左右。一位書商說,連封面在內,教輔用書10元的書,其實成本只有3元。想出書靠抄襲別人,想發展靠挖墻腳,想發行靠換書皮欺騙消費者。還有與會者援引數字說,每年全國中小學教輔材料定價總額約600億元,回扣率達30%。每年180億元的流動資金使教輔書成為新的腐敗“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