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里是冬天,哪里都是冰天雪地;如果,心里是春天,哪里都是花香鳥語!
——題記
四季是首輪回的歌,在春的草長鶯飛、夏的映日荷花、秋的金菊飄香、冬的銀裝素裹中淺唱低吟……為什么要讓秋天的風吹散我的思緒?為什么要讓冬天的落日勾起我淡淡的憂傷?為什么要讓青春年少的我充滿憂郁?為什么要讓流金歲月在冰雪冷月里飄搖?不!我選擇讓生命之花開滿春天,充滿陽光!
回望,歷史深邃。烏江畔,我聽見虞姬衣袂飄飄的絕唱;汩羅旁,我聽見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悲吟;青燈側,我看見李叔同黃卷相伴的身影;黑夜里,我看見顧城尋找光明的眼睛……
玉環飛燕的塵逝,“馬上琵琶關塞黑”的無奈,“弦弦掩抑聲聲思”的凄苦,“雁子回時,月滿西樓”的悲涼,將我的思想擊得千瘡百孔,所以我逃離,逃離黛玉的“他年葬儂知是誰”,逃離寶釵的“紅消香斷有誰憐”,逃離李清照的“被冷香消新夢覺”,逃離柳三變的“執手相看淚眼”。呵,幼小的我載不動這厚重的哀嘆!
幸好,我遇到了東坡,那個雖經宦海沉浮卻坦然以對的東坡,那個會唱“大江東去”的東坡,那個會說“樂官樂民樂政樂文樂流放”的東坡。風再大,他也昂然挺立,捋須微笑;雨再急,他也“竹杖芒鞋輕勝馬”;浮云遮眼,他也“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荒山野嶺,他也“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我終于明白,什么是“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豁達,什么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達觀。春天里的生命,飛揚卻不跋扈!
佛說,放開便是快樂!我的心里冰雪消融。
黑格爾說,我們沒有權利悲傷!我的心里春風拂過。
畢淑敏說,別讓我們的精神小屋充滿凄風冷雨。我的心里柳絮綿綿。
冰心說,愛在左,同情在右,將種子播放在生命的道路兩旁,讓穿過枝葉的人們踩著荊棘也不會痛,有淚流也不會苦。我的心里早已陽光燦爛,燕語呢喃了!
我不感傷落花的飄零,因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不痛心朋友的分離,因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我不沉淪于昨天的失敗,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我不感喟時間的流逝,因為風鬟霧鬢的臉龐,更具生命的內涵!
我不懂得什么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因為我的字典里沒有憂郁悲傷……
我只有一顆感恩的心,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個要讓我的生命之花開滿春天的信念……
有著“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求,對人類苦難痛徹心肺的憐憫,我的生命永遠熱烈而充滿激情……”
現在是春天,青春沒有冬天!
開滿春天的生命之花,是我永遠的成長感言!
【作者系浙江省紹興縣魯迅中學高三(20)班學生,指導教師:苗金德】
點評
語言精練,句式整齊,大量排比句的運用,增添了語言的表現力。大量引用詩句且恰到好處,為文章增色很多,也體現了小作者廣博的知識儲備。
回望歷史,從歷史的縫隙中感悟人生的寫法很好,有歷史厚重感,也體現出了很深的文化積淀。
在內容上,有空洞之嫌。主旨也不夠明確。文章應言之有物,要實話實說,不要無病呻吟,也不要用華麗的語言外殼掩蓋內容的蒼白。
【特邀點評:王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