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只筷子遇到另一只筷子時,它的生命才真正開始;當兩只筷子相依相伴時,它們會填補彼此生命的空隙。——題記
小時候總是好奇,為什么外婆家廚柜里那一把嶄新的筷子中會有兩只破舊的筷子,那兩只筷子雖然是銀制的,但經過歲月的洗滌,那高貴的銀質品漸漸變得模糊,已不再煥發出金屬的光澤,而卻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
外婆卻很珍視那雙筷子,她每天把筷子刷得干干凈凈的,小心翼翼地用它給生病的外公煮飯,從不允許我們動它一下。
長大后我才知道,那雙筷子是外公年輕時送給外婆的禮物,是外公和外婆珍視了大半生的寶物。
那雙銀制的筷子是外公家里唯一值錢的東西。外婆年輕時是美麗的,有很顯赫的家世,但她還是在那個盛行門當戶對的年代嫁給了外公。
后來,中國政局混亂,外公南征北戰,戰功赫赫。但打仗是不允許拖家帶口的,外公孤身在外,外婆要料理家務,照顧老小,還要四處避難。在那樣一個烽煙四起、戰火紛飛的年代,外婆帶著無限的憂慮和期待,無數次撫摩著那雙筷子,無數次祝福祈禱著。
外公一生中很長時間是在戰場上度過的,而外婆一生中很長時間是在等待中度過的;外公沖鋒陷陣,外婆望眼欲穿。
外婆依舊常常撫摩著那雙筷子,笑得很甜,那笑容點亮了她的生命,并使之綻放出永恒的光彩。
那雙破舊的筷子依舊放在外婆的廚柜里,它已不再有銀那清亮的光澤。它折射出的影子是那樣模糊,但這模糊的影子見證了在歷史的硝煙中如鉆石般璀璨的故事。
一只筷子是無法獨立完成它的使命的,它會帶著它空白的人生去尋找生命中的另一只筷子,共同寫下精彩的一頁。所以,兩只筷子的生命是互補的,它們填補了彼此的生命,完成了彼此的使命。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學0407班學生,指導教師:馬 麗】
習作以“筷子”為題講述了一個崇高美麗的愛情故事,刻畫了馳騁疆場的外公與望眼欲穿的外婆兩個形象,折射出人性的偉大,顯示出習作者構思的巧妙。其次,由“筷子”固有的自然屬性(互補)開掘到人生的境界,詮釋了人生互補才有生命這一哲理,顯示出習作立意的深刻。此外,簡潔的行文,老到的語言,也是習作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特邀點評:高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