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歡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人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每一次讀到李煜的詞,我就不免要想,倘若他不是一個亡國君,那么他的詞會怎樣呢?或許會充斥著那金樽清酒、歌舞升平的浮華樂事;或許是風花雪月、無病呻吟的凡塵俗事;或許他根本不會在詞史上留下一個名字。正是因為李煜有了這段不平凡的經歷,他才在感情的碰撞下,尋到了那流傳千古的火花。生活和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生于帝王家,是他無法選擇的,然而家族統治了那么久的江山,竟然在他的手里毀了,這個傷痛大概就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了的吧!這個傷痛也改變了李煜后半生的整個身心,也幾乎是自然而然地,回憶就成了李煜整個生命的組成部分?!巴鰢边@三個字也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上,于是他把這生活的大玩笑帶入文字中,用文字宣泄他的痛苦?!暗駲谟衿鰬q在,只是朱顏改”,在那一刻,他應該已經看透物是人非、世態炎涼了吧?;蛟S在那一刻,他甚至也在暗暗嘲諷自己,自己的無能與擺脫不掉的亡國之痛;嘲諷別人,那新的朱顏的狠毒,以至于把他鎖在一個院子里,最后又把他毒死。其實,李煜應該明白:一個失敗的君王的悲痛,對于天下百姓來說,抵不上饑鋨時的一頓飽餐;而他的昏庸,他的奢靡,卻是永不可饒恕。李煜的悲哀在于他不能放開胸懷,他活在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圈子里的一段段或是美好的或是悲痛的回憶里,用佛家的話語來說,他不能從此岸渡到彼岸去,此岸是“迷”是“惑”,彼岸是“悟”是“解脫”。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李煜就像人生戲臺上一個小小的悲劇小丑。然而,在詞史的舞臺上,他卻成了一個咤叱風云的人物。在文字的領域里,情感就是王者的保證。這段悲痛的回憶,必將鑄成他豐富的情感世界,這個情感世界為他贏得了一方天地,婉麗清新而又永遠充斥著淡淡的惆悵,哀怨的詞風讓每一個讀它的人都沉湎于其中的愁緒,久久不能回轉。他把他的喜怒哀樂融于詞中,融于文字里,并傳送到千古后的今天,也將傳送到萬古后的明天,這就是李煜的成功,這就是李煜的永恒,這也是詩詞中感情火花的永恒。李煜是悲哀的,然而他卻成功地詮釋了人們情感世界中悲傷的一角,一個人能做到如此也就很成功了。我想,李煜死時應該是微笑著的。不知道他死時窗外的梧桐樹是不是仍然蒼翠?李煜的一生太匆忙,卻沒有浪費一分一秒,他的一生,應該也算是無憾了吧!
【作者系湖南省湘陰五中學生,指導教師:劉 學】
點評
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清·趙翼《論詩》),也正是亡國之痛、故園之思才造就了李后主詩詞上登峰造極的境界。文章剖析了李煜的生平遭遇以及詩詞作品,“此岸”是作為一國之主的失敗,而“彼岸”是作為詞人的極大成功。掩卷而思,何止李后主如此,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這樣——有所失必有所得!
【特邀點評:馮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