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什會聽嗎?
美國《新聞周刊》(12月11日)
以前國務卿貝克為首的伊拉克研究小組即將公布其評估報告。該報告語氣緩和,沒有設定美軍撤出的時間表,建議美軍轉變角色,并呼吁采取更多外交努力保證海灣安全。伊拉克的嚴峻局勢可能會迫使布什聆聽貝克的報告,這對于希望走進白宮的貝克,已經夠了。
★ 布什能找到撤出戰略嗎?
美國《時代》(12月11日)
美國總統布什在任期內有過很多次遲到的“政策急轉彎”,中期選舉失利后撤換防長拉姆斯菲爾德就是最新的例證。在伊拉克戰略上,布什會再次“急轉彎”嗎?巴以和解,和伊朗、敘利亞對話,謀求伊拉克的鄰國幫助穩定伊局勢,這些都是貝克給布什開出的現實療法。
貶值的美元
英國《經濟學家》 (12月2日)
由于房地產泡沫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加劇,本周美元匯價跌入近20個月來的谷底。很多人相信,與歐元區相比,美國經濟表現更出色,而且諸多海外投資者仍會力挺美元。不過這和現實并不一致:雖然美國GDP增幅超過歐洲,但這和美國人口激增有直接關系。此外,和歐洲相比,美國經濟增長更多是消費拉動的結果,在緊縮儲蓄和增加借貸前提下的增長是不可能持久的,最終將加劇金融市場失衡,導致美國經濟增幅放緩。但美元的持續貶值并不意味著世界的災難。美元持續貶值將有助于緩解全球資金流動的不平衡,各國央行拉動內需的舉措也能抵消美元貶值對出口的影響。當然要盡量避免美元貶值過快的情況出現,因為這將導致美國通脹壓力增大,使美聯儲無法應對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其結果對于美國和世界而言都是極具破壞性的。
★ 高利貸分崩離析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12月2日)
日本的高利貸有個非常動聽的名字:“消費者金融。”日本消費者總負債23萬億日元,其中大約10萬億日元是高利貸。現在日本修改了法律,高利貸利率從原來的29.2%改為被限定在20%以下,而且借貸者最多只能借總收入1/3以下的金額。高利貸總量被限制后,有不少人會失去工作。
★ 秘密謀殺任務
德國《明鏡周刊》(12月4日)
俄羅斯前特工特利維年科中毒身亡,與他聯絡過、同樣有情報特工背景的意大利人斯卡拉梅拉也被查出有輻射中毒,這使此案更加撲朔迷離。到底誰是幕后兇手,是誰指使他人以這樣的手段迫害俄羅斯政權的反對派?媒體普遍懷疑俄羅斯是背后指使者,把矛頭直指普京。
★ 諾瓦雷:一代宗師辭世
法國《巴黎競賽畫報》(11月30日)
菲利普·諾瓦雷,法國最著名的男演員,11月23日在巴黎辭世,享年76歲。他一生出演了包括《天堂電影院》在內的125部電影。諾瓦雷死得和他活著的時候一樣優雅。患病幾個月之后,他受邀最后一次面對觀眾,讀他那些情書,莫尼卡是他44年以來惟一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