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彬
“中國人的銀行”令市場反應空前熱烈,中行香港招股一蹴而就
中國銀行公開招股23日中午截止。雖然香港股市此前一天重挫逾500點,經歷美國“9·11”事件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但并未影響市民投資熱情。
23日中午11點,在香港觀塘一家接收申請表格的銀行門前,交表市民絡繹不絕,一度出現30人的人龍。為了確保收表順利,除原有的60家分行外,中行旗下中銀香港又增加10家分行為收表銀行,各分行收表時間亦提前至上午8點。
到截稿時為止,尚未得知最后完整的認購情況。不過有消息人士稱,港股連日下跌只輕微影響散戶利用開展(margin,即以部份借貸方式認購股份)認購中行的意愿。從目前數家證券行的情況看,估計整體開展認購約400億元,連同用現金認購的散產,中行的公開招股部份,超額認購為50至70倍,凍結資金大概2600億元。至于國際配售部分,已獲得13至14倍認購。兩者相加,目前香港市場已輕易消化了逾萬億元的中行新股銷售。
港人熱捧“中國人的銀行”
作為中國第二大銀行,中國銀行上市的有關新聞,已持續半年多占據香港報紙版面,成為本地最重要的財經大事之一。此次上市,中行以介于2.5至3元(港元,下同)的價格,全球發售255億股,不過在香港發售的僅5%,約為12.78億股。認購日期從本月18日至23日中午截止,24日定價,6月1日正式掛牌上市。如果招股價位的中間價2.75元計算,經扣除有關費用開支后,中行全球發售的凈募集資金約為680億元,成為近六年來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股發售,也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新股發售。
在17日的中行招股新聞發布會上,中行董事長肖鋼以“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此次招股。此前香港天文臺稱,臺風“珍珠”將正面襲擊華南,香港自然不能置身暴風圈外。然而,“珍珠”最終與香港擦肩而過。
18日,一掃連日陰霾,香港艷陽高照。在遍布全港的60家收表行,處處可見上百人的人龍。記者當天中午前往港島軒尼詩道的一家中行分行,看到有200多人正排隊領取認購表格。該行蔡姓經理告訴記者,到中午大概已經派發出30000多份認購表,由于排隊人數太多,每人最多只能領取3份,如欲多領,則須重新排隊。而分行也每隔一小時就向總行報告白表存量,以便實時補充。蔡經理說,此次中行招股,市民反應空前熱烈,因為中行名氣“好大”,是“中國人的銀行”。
小學教師侯小姐從未涉身股海,看身邊朋友投身股海,特別是認購新股賺快錢,“沒有理由不動心”。朋友也教訓她說,以前錯過認購湖南有色、大連港等新股,這回趕緊行動,別再錯失賺錢良機,于是下定決心做人生第一次。有香港媒體在一家派表行附近隨機訪問了61位市民,有8.2%的市民都是同侯小姐一樣首次認購新股。
不過也有理性的散產。任職商界的梁先生認為,中行規模大,加上銀行股歷來較其他板塊穩健,相信不會有太大起落。他也笑言:“稍后便會將招股書送進環保箱,好過銀行把它們丟進垃圾桶”,因為中行有個“中國大靠山”已足夠了,不必再花時間看沉悶的財務報表。
另外,由于市場傳聞中行傾向以“一人一手”方式分發股份,股壇老手建議,要增加中簽機會,應采取“大包圍”策略,即動員全部已成年的家庭成員,各人都認購幾手,而不是以大額資金只填一份申請表。記者看到,不少市民一家數口齊來領表,在超市當收銀員的黃女士就拉著父母親一起,“碰碰手氣,說不定能中簽呢”。
由于中行招股反應空前熱烈,全城掀起認購熱浪,原來預備的300萬份認購表格仍不足以滿足需求,承銷團次日又緊急加印100萬份,使香港每位成年人人均一份還多,“全民皆股。的狂熱景象前所未見。有環保團體批評,中行印制的這400萬份申請表和35萬份招股書,耗紙量達559,2噸,相等于砍伐了9506棵樹,招股書堆起來相當于20多座中銀大廈的高度,是一次生態小災難。
為投資者預留“水位”?
市場分析指出,中行此次招股,對投資者有強大吸引力。首先,以2.5至3元的招股價,相當于中行今年預測市賬率(即股價除以賬面值,數字越低越有升值潛力)1.9至2.2倍,這個范圍不僅接近承銷商估計中行合理市賬率2至2.66倍的下限,更遠低于建行和交行預測市賬率2.6和2.7倍。分析員表示,中行以較低市賬率定價,似有意為投資者預留“水位”,預計甫一上市,即會成為基金“追貨”對象,如果以2.6倍市賬率計算,中行股價短線可看升兩成,中線升過三成也不難。
其次,有分析師表示,較其他內地銀行,中行有其獨特優勢。亨達國際聯席董事黎偉成在接受記者釆訪時指出,中行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以及香港等世界主要金融中心都有據點,其國際化水平遠高于內地同業;同時中行的外匯規模在內地銀行中雄踞第一,有著眾多外匯人才和豐富外匯業務經驗。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融合的步伐加快,“引進來、走出去”戰略逐步推開,各方面對外匯的需求更為迫切,這都使中行的發展前景大為看好。
另外,香港多名頂級富豪對中行青睞有加,如包括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和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等。李兆基曾表示,近年投資中國企業也得心應手,他對中國企業有信心,相信會有不俗的表現。有港人朋友稱,跟富豪上車是否一定賺,不好說,但單看他們以往認購新股“賺到翻”的經歷,就足以吸引諸多散產隨富豪們起舞。
最后,“新股必勝”已成鐵律。今年以來,港交所新上市的近20支新股,首日交易無一例外都出現升幅。其中3月31日掛牌的湖南有色,上市首日股價更飆升超過72%,成為近兩年以來的“新股之王”、近十萬散產的“運財童子”。新股大連港4月28日掛牌,上市首日股價即上升68%。以每手2000股、5202元入場,如果中簽,除去傭金等成本,仍可凈賺3348元。新股的神勇表現,讓散戶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更紛紛落實在行動上。中行的高知名度及龐大規模,更令人心動。此外,同為中資銀行股的建設銀行自上市以來升幅己近五成,交通銀行更升過一倍,這些都使港人對中行充滿期待。
專家建議散戶謹慎投資
中行近700億元的融資規模,為香港各大銀行及證券公司提供了巨大商機,多家銀行及證券公司紛紛借此機會推出認購優惠招攬客戶。如匯豐銀行在5月18日至5月22日的優惠期內,向客戶提供多項認購新股的服務優惠,包括4.88%的新股貸款優惠年利率,不獲配股的客戶可獲豁免認購手續費。
中銀香港也推出新股認購及貸款優惠,從5月18日至6月30日,客戶以中銀香港名義認購新股,認購費優惠低至50元,高級證券客戶更可獲豁免新股認購費。其他優惠包括新股實貨即沽服務及豁免交易處理費。另外大福證券表示,通過大福證券申請認購中行,將獲得開展最高9成,如果認購兩萬股,開展為利率6.0%;如果開展融資額超過五百萬元,利率更可降至5.75%。
不過香港不少投資界專家也都建議,對于易于受傷的散戶來說,在目前港股前景不明,股市起伏比較大的情況,人市應冷靜、審慎,并應作好長期持有準備,據了解,建設銀行去年10月定價當日,港股下跌約200點,建行未以招股價范圍的上限2.4元定價,最終定價為2.35元。上市當天沒有升跌,到今年1月才開始逐步攀升,至昨天收市價計算,過去7個月累積上升了44%。
接近承銷團的消息人士也表示,股市下挫的確對認購反應造成影響,市場在心理上有些擔心,但影響不是太大。凱基證券董事鄺民彬表示,中行規模較大,且發行價格定得比當年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都高,近日市況并不明朗,因此上市升幅不會太大。長期來看,作為中國第二大銀行,中行前景不錯。他還表示,中國內地近期可能會進行宏觀調控,預計銀行股可能會受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