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建博客,從表面上看來,是新浪圓了名人和網民的夢想:名人走進草根的個性自我空間,可以去掉光環,讓人看見他們作為平凡人的一面;網民呢,一則可以滿足好奇心,二則可以更直接地與名人交流。
博客素有“精英寫作”和“草根寫作”之說,名人建博客,和草根做起了鄰居,網友稱之為精英落草。恍惚間有點柴進上梁山的意思,草根們自然是要去圍觀的。
目前人駐新浪博客的名人有三十幾位,他們是吳小莉、閶丘露薇、余秋雨、徐靜蕾、劉震云、馮驥才、潘石屹、郭敬明、張靚穎、張海迪、余華、陳染、陸天明、韓喬生等。
超女張靚穎的人氣最旺,她的一篇《致全體北京涼粉的信》,一度占領了新浪博客人氣排行第一的位置,排在后邊的是著名作家郭敬明、張海迪、余華的博客。
照片發得最多的是郭敬明,共71張,他的博客也就是由這71張自身照片配上無厘頭的隨意搞笑文字組成。
回復網友留言最認真的當屬余華。有網友問他《兄弟》下部什么時間出版時,他用了不短的篇幅作了說明。他還表示“我現在需要這個博客來讓自己感到我還在人間”。余華的溫雅平和贏得了網友的尊重。
有些網友呼吁希望別的名人們也能像余華這樣與網友真誠地交流。
同時贏得網友贊揚聲的還有張海迪、劉震云、間丘露薇等,原因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學問膽識和堅強等。
中國的博客眾多,已成氣候的有博客網、中國博客,QQ博客、天涯博客等,網易搜狐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博客業務,一場博客門戶之爭是朝夕之間的事。新浪先推出博客大賽,接著利用網民的窺私欲推出名人博客,迅速吸引了草根們的眼球,可以說做得很漂亮。以至于有人評論說新浪此舉帶動了博客主流化。
不少名人還是首次接觸博客,不知道他們對網友損人的本事有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網上的評論回帖留言等有相當一部分是不會講客氣的。大作家馮驥才在博客里貼了一篇文章《今天的矛頭對準建筑師》。就有位叫fallen的網友在文章后留言:老馮同志,城市的建筑混亂與個性消亡基本上和建筑師是沒有關系的。莫要批錯了對象。
余秋雨的留言里文化氣息較濃,網友們很想和他共同探討,卻不見大師回音,于是有這樣的異聲發出:“得了,余秋雨和他同期的幾個作家都沒什么內容的,至于你們這樣兒么?我看他們都不,如痞子王朔,至少還代表一種風格!!!”
看到這樣毫不留情的帖子,不知怎么讓人想起王朔時代的一句流行語:千萬別把自己當回事。
但是好的博客要有自己的優秀寫手,有號召力的人物和編輯管理,博客的本質在內容,不管是普通博客、圖片博客還是音樂博客。僅靠名人博客拉虎皮做大旗是不可能保證博客長久興旺的,以后名人能把吃喝拉撒睡等私事寫出來嗎?名人能把自己最好的作品發在博客上嗎?名人建博客仿佛還帶著屈尊的意味,這種看似平等的溝通能維持多久呢?
不管如何,博客的出現改變了人們溝通的方式,名人和普通人的溝通也縮小到鼠標輕輕一點的距離,網絡發展的速度是誰也無法預料的,也許有一天,精英與草根的距離也只是一個很微妙的距離。
(馮國偉薦自《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