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爾在《論自由》中說,迫使一個意見不能發表就是對整個人類的掠奪。因為,假如那意見是對的,就失去了一個以錯誤換真理的機會;假如那意見是錯的,也失去了從真理與錯誤的沖突中產生出來的、對于真理更加清楚的認識和更加生動的印象。
對于一個意見,因其在各種機會的競斗中未被駁倒故假定其為正確,這是一回事;為了不許對它駁辯而假定其真確性,是另一回事。當法律或公眾情緒不允許對一個意見的真確性有所爭辯時對意見的真確性本身就是傷害。
緘默的結果是使異端意見永遠得不到公平透徹的討論,但一些經不起這種討論的異端意見也不會因此消失。最大的損害還在那些并非異端者的人,由于害怕異端之稱,他們的整個精神發展被限制了,不敢追隨任何勇敢、有生氣的和獨立的思想結果。在精神奴役的氣氛中,從來沒有而且也永不會有智力活躍的人民。只要哪里存在著凡原則概不得爭辯的暗契,只要哪里所謂爭論是避開了那些大而重要足以燃起熱情的題目,人民的心靈就永不會從基礎上被攪動起來,人們永不會享有思想動物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