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主題闡釋
有人把人生比作大海,有人把人生比作萬花筒,也有人把人生比作夢……人生是一種體驗,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其中的意義。經歷的越多感悟的就有可能越深,但并不是所有經歷過的都會有感悟,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同樣的感悟。即使經歷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感悟。面對人生,人們有許多無奈,也會有許多誘惑,與誘惑和無奈相伴的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和煩惱。所以,人生有三重境界,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價值是人生的一種體驗。生命是短暫的,人生是漫長的。塞內卡說:“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長短,而在內容。”有人說:“把每一天當作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的生命將是美麗的,有意義的。”命運每天都會教給我們一些新內容。人生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就收獲什么:播下一種心態,收獲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動;播下一種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命運……
成長是人生的一種體驗。苦難、坎坷、冷漠、滄桑、無奈、孤寂、平靜都是我們在人生中必須面對的。人生歷程中所遭受的挫折苦難,所經歷的成功榮譽,所品嘗的酸甜苦辣,都是我們的財富,我們可以從中享受到成長的快樂,可以體味到成長的煩惱,可以懂得生命的可貴。
境界也是人生的一種體驗。人生的春天需要由心靈的純潔來勾勒、美化與充實。生命的境界往往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境界的形成出于我們靈魂深處的渴求,或者慰藉,或者曠達,或者超越。
B經典閱讀
看樹
在鄉村學校,十多年了,我總喜歡看樹。在四季的輪回中,樹像這幽靜的村莊,呈現出它自己的色彩。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過一棵樹。那是一個已被水珠打濕的傍晚,我輕輕地撫摩著一棵枝干像盤龍一樣的榕樹,它的龐大的樹身蓋住了一大片莊稼。和煦的風從耳邊掠過,心霎時像一泓明靜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亂的日子在心中漸漸沉靜了下來。這時,風是最美的問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皺的情感撫摩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縷思緒都變得那么純粹而蔥蘢了。從此,每當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溫柔的綠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著滿裝學生課本的三輪車看過樹。陽光火一般燦爛,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樹。它們盡力伸著腰肢,向我展示著一種青春的動感與奔放,碧綠的葉子滋潤地生長著。那樹陰給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涼的傘。于是,我用歌聲開始裝點這長長的山路,用昂揚的心情把不經意間掉進心里的那一點點孤獨趕走。這時,最好掬一捧清澈的泉水,讓那一陣陣清涼去廓清那迷茫的視野,然后再摘幾片大大的葉子,把陽光全裝在心底。
在秋天的鄉村,我帶著學生們看過樹。我對他們說,秋天的每一棵樹,都負載著一顆成熟的心靈。一棵樹也許滋潤不了萬物,但它能滋潤自己的每一片葉子,養熟自己的每一個果子。學生們臉上蕩滿歡笑,如一個個紅透的果。然后他們一個個把心貼緊樹,緊緊地去擁抱那些樹。這時我突然覺得,對于他們,面對一棵樹,竟是一種最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親趕路看過樹。那是一排白楊,它們和我們一樣,在朔風中感受一種寒冷。它們是鉆天楊,很高大,但腳下卻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頭頂一片蒼天,在風與雪中挺直著軀干,就像一桿桿堅強的旗幟。我知道,這是一種與脆弱無關的美麗。那一刻,我們只是和樹一樣在凜冽的冰雪中遙望自己的遠方。那是一排掛著冰霜的樹,然而,它們至今仍虔誠地站著,在我記憶的春天。
我喜歡看樹,也愛思索樹。人的一生就像一條長路,許多人走不到向往的盡頭,而樹的一生像一片葉子,竟能把一生幾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將每一片葉子都染成金黃。我不曾想這是為什么,但我明白樹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風雨,它坦然地以一種堅毅面對一樹同樣的葉子。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哲人的話:“永遠不要哀嘆,像樹葉一樣用一生綠著,最后成熟一個金色的夢。”這是關于一片葉子的名言。我想,這也是關于每一棵樹的名言。很多時候,我在想,不管誰怎么說,我總渴望像樹一樣活著,坦然地正視自己的一生。
考點訓練
1.請概括作者在四季看樹時內心受到的影響和啟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賞析“風是最美的問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皺的情感撫摩得平平展展的”這句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我總渴望像樹一樣活著,坦然地正視自己的一生”這句話的含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指南
“登山尋樓法”是在散文閱讀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面就文章的第一題來具體說明。
第一步:問山——跳讀——定內容、定文體。讀題目,看作者,讀開頭,讀結尾,我們知道這篇文章圍繞著“樹”在進行描寫,最后抒發了一種人生情感,屬于移情就景的散文。
第二步:登山——研讀——定結構、定中心。仔細研讀,可以看出文章的基本脈絡:總說——四季的特點——人生感悟。中心就在文章最后一句。
第三步:尋樓臺——答題目——審題干,定區位;抓詞語,定重點;多聯想,定答案。“審題干,定區位”可知感受是按照四季來敘述的,可以在文章中間四段尋找;“抓詞語,定重點”可知“沉靜”“溫柔”“昂揚”“完善”“牢牢”“挺直”“與脆弱無關”等詞語就是作者的感受。“多聯想,定答案”,答案比較明確,只要稍微加以概括就非常完美了。
確定后答案為:春,心靈得到凈化;夏,心情昂揚振奮;秋,得到自我完善的啟迪;冬,激勵自己堅毅、執著。
C經典作文
人的一生必定要走過曲曲折折的風雨人生路,有喜有悲,有苦有樂。回首過去,我們會有怎樣的感受呢?請以“感悟人生”為話題,寫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屋檐三境界
雨水或者冰凌沿著頭頂的屋瓦淌下來或者掛著,鄉村的童年就矮矮地覓一處干禾——坐著或者躺著,任那斷金碎玉般的聲音在耳畔不停地叩響,像叩響那扇不曾開啟的童真之門。
這——大抵是一種境界。
梧桐葉落了又落,油菜花黃了又黃,一盞老眼昏花的桐油燈依舊滋滋地亮,一扇大門靜靜地候在屋檐下,開或者關似乎已無關緊要。時間倒像個無事生非的頑童,或無端地抽走幾塊青瓦,或惡作劇地抹上幾筆滄桑,唯有郁郁蔥蔥的藤藤蔓蔓長長地爬上屋檐,你就不知不覺地生出一種攀比,于是決定揣上幾塊瓦片出門,因為你還不懂得滄桑的味道。
一顆不安分的心哪里還容得下片刻的依戀之情,屋檐就像個沉默的老人以一種深邃的目光送走你倉促而又燦爛的背影。待你驀然回過頭來望上一眼,屋檐就越發矮了,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發模糊了,看不見了,唯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
在有風有雨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的日子里,越來越多的人將你淹沒,越來越多的事情將你困擾,你彷徨你失意你迷惑你無奈你身不由己,偶爾你也會躲在某個無人的角落里汪汪地叫上幾聲。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種奢望,一種涌動不止抓肝撓肺的情緒。
這——大抵也算是一種境界。
漸漸地,在屬于你的詞匯里不再有“假如”二字。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樣的港灣,寂寂地泊著白天和黑夜,讓原本屬于你的自由你的夢想在無聊的張望中悄無聲息地滋長……當你遙遙地恍恍惚惚又看見了自家的屋檐,那個古老的童話式的寓言已經在跌宕的血脈里坍塌,可你依舊離滄桑很遠。你懂得了生命更需要像天空一樣寬廣、大地一樣遼闊,讓你的太陽炙烤著你,讓你的月亮濯洗著你,讓世俗的塵埃不斷覆蓋又不斷擦亮你,遠方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諦。
路總是漫無邊際的長。春天風也似的跑了,火爆爆的夏天已經遠走他鄉,踉踉蹌蹌的秋正一步步滑向深谷,冬天的霜雪預謀著就要爬上你的額際……你的屋檐呢?
此刻,你正穩穩當當地端坐在某某街某某胡同的某一幢大樓里,它雖然構不成現代都市里的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但堅硬的水泥結構已經使你不在乎任何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大雨。
你已經很少出門,你將所有經歷的滄桑鎖進了記憶的檀木匣子里,間或搬一張小椅坐在黃昏的陽臺上,看雁來雁往云卷云舒,看如血的夕陽一步步邁下對面的山岡。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境界?
是啊,每次仰起你渾濁的雙瞳看到的或許已經不再是現在或者從前的屋檐,但相信每一次仰首已經成為你生命中永遠的從容。
技法點拔
高考作文在結構上的片段組合法是十大易得滿分的模式之一。片段組合法有幾個顯著的特點:1.題目富有文采又能讓人一看就知道合乎題意;2.開篇破題總述,點明寫作的意圖或要寫的內容;3.主體部分圍繞著作文題目要求,對話題概念的內涵,或橫向并列,或縱向延伸,使各個段落之間既各自獨立,又彼此相連;4.在各段之間,首句的語言形式基本相同;各段之間的內容要嚴整、和諧;文章的結尾,要言簡意賅地強調文章的要旨,使文章前后渾然天成。
《屋檐三境界》基本符合這種作文法。首先,它有一個簡潔而緊扣話題的題目,讓人一看就知道沒有偏離主題。其次,從三個方面組織材料,縱向對人生進行感悟,反復共鳴,立意明確。最后,三次出現“這——是一種境界”,使文章形成一個整體,具有一種結構上的回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