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工業從商用車(尤指載貨車,因目前客車占商用車的份額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車一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驅動主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統計資料表明(見圖1),1998年到2004年7年間,國內商用車市場年均增速達14.38%,均高于GDP的增長速度。而這期間,重型卡車年均增長高達45.25%,呈現出國際罕見的水平。
從1999年開始,商用車在國內汽車市場一直占有絕大部分份額。到2003年,全國商用車銷售241.92萬輛,轎車銷售197.16萬輛,商用車所占比例為55.1%;2004年商用車銷售274.46萬輛,轎車銷售232.65萬輛,商用車所占比例為54.12%。然而,到了2005年,商用車引領中國汽車市場的格局終被打破,全國汽車銷量575.82萬輛,其中商用車僅銷售178.71萬輛,乘用車則高達397.11萬輛(當然這與微客從商用車中劃出,而目前歸入乘用車有一定關系),商用車對汽車市場的銷售貢獻度降為31.04%。今年1-7月,全國汽車累計銷售400.61萬輛,其中商用車為115.81萬輛,商用車對汽車市場的銷售貢獻度更降為28.91%。
上述數據的變化,意味著中國汽車市場的總體需求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顯然,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總體上汽車的商用性在弱化、乘用性在增強,這也是國際汽車發展的一種規律,表明中國汽車市場正在與國際市場趨同。
一、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帶來商用車市場份額的下降
當然,商用車市場份額的下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進入2005年以后,中國政府提出要建設“節約型”社會,倡導“科學發展觀”。在這一理念指引下,投資已不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消費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變得越來越大。由于商用車生產資料的屬性、投資的回落,使得2005年商用車各細分市場增速普遍回落:2005年客車累計銷售17.86萬輛,同比下降2.34%;半掛牽引車累計銷售5.68萬輛,同比下降42.76%;客車非完整車輛累計銷售9.05萬輛,同比下降 0.15%;貨車非完整車輛累計銷售29.77萬輛,同比下降2.98%;只有貨車累計銷售116.34萬輛,同比小幅增長3.79%。全年商用車總體銷量同比下降0.75%,而2005年乘用車銷售卻同比大增21.40%。
進入2006年以后,我國GDP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有所回落,相反,上半年GDP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達10.9%和29.8%,分別比2005年上半年的增速快0.9和4.4個百分點,其結果使商用車市場終于止跌回升。從1-7月的銷售數據看,客車累計銷售10.97萬輛,同比增長10.40%;貨車累計銷售74.64萬輛,同比增長8.07%;半掛牽引車累計銷售4.81萬輛,同比增長35.29%;客車非完整車輛累計銷售5.38萬輛,同比增長13.24%;貨車非完整車輛累計銷售20.11萬輛,同比增長2.64%。商用車各細分市場全線飄紅,總體同比增長8.43%。與此同時,由于國家宏觀經濟一路走高,國民的消費能力增強,再加上國家出臺了取消限小、調整消費稅等刺激小排量家用轎車消費的政策,乘用車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井噴\"期,1-7月乘用車銷售284.80萬輛,同比大增32.14%。因此,此期間的商用車市場份額同比依然下降。
二、中國商用車市場將步入新一輪增長期
在今年的后5個月以及2007年,商用車的市場份額還會下降嗎?商用車各細分車型市場將會怎樣發展?
2006年7月下旬,國家信息中心主辦了一個汽車市場形勢研討會,會上國家相關部委領導、主要汽車廠商的市場營銷及信息部門的十幾位專家,對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上半年汽車市場形勢以及未來的汽車市場發展進行了研討,下面筆者結合與會專家的觀點對以上問題做一個基本分析和預測。
1.下半年和明年國家將會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但商用車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期
上半年經濟增長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當前國民經濟的總體形勢是好的,出現了高增長、高效益、高就業、低通脹的良好局面,但在良好的表象下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亮點:經濟平穩、快速增長,GDP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9%;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夏糧連續三年獲得豐收;工業增長較快、效益提高,煤、電、運供需狀況好轉;消費需求穩中有升,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3.3%;物價增長大體平穩,上半年CPI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進出口增速差距減小;居民收入增加,財政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2%,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了10.2%和11.9%;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9.8%;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壓力加大;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能源、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增大等。

據此專家預測,下半年和明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將會低于今年上半年的增長速度,走勢會更加平穩,國家也會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
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來越大。上半年我國貿易順差達到64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接近萬億美元,巨大的貿易順差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增大,在國際貿易中的摩擦不斷。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下半年和明年國家將要控制“投資率”、提高“消費率”、降低“儲蓄率”,可能會啟動第二、第三輪貨幣組合工具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新農村建設將給商用車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我國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列為中國未來5年科學發展的首要方略,“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任務,國家對建設新農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規劃。
國家建設新農村的系列政策將給商用車企業,特別是輕卡、微卡生產商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先從較為富裕的江浙、沿海農村入手,逐步進入廣大的內陸農村,加快開發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產品是目前商用車企業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選擇。
商用車市場將步入新一輪增長期。根據業內專家對中國商用車市場、特別是載貨車市場發展規律的研究分析發現,載貨車市場發展是按一定周期波動的。專家研究發現,載貨車市場發展的周期波動不僅與國家近期宏觀經濟運行、金融形勢以及經濟政策等因素密切相關,還與國民經濟五年規劃、載貨車內部結構調整及更新周期等密切相關。
結合圖1并綜合考慮上述各項因素,筆者認為,未來中國商用車市場(主要由載貨車走勢決定)將步入新一輪增長期。最保守的預測是,在今年的后5個月以及2007年,商用車市場應有一個恢復性的增長。當然,這種增長再也不可能是02、03年前后那樣的高速增長,而是10%或略低的穩步增長。與此同時,乘用車市場由于前期的“惡性透支”,必然導致后期市場的快速回落,回到15%左右穩步增長的正常水平。因此,未來商用車市場占整個汽車市場的份額還將下降,但下降速度將極為緩慢,預計2007年底將降到27%或略低。
2. 商用車各細分市場發展預測
重卡(含底盤、半掛牽引車)已開始恢復性增長。重卡市場目前正處于從谷底慢慢回升的過程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恢復到高峰。因此,今年后5個月以及2007年,重卡市場將在一個理性的調整過程中緩步走高,而且這種增長是以大噸位的重卡產品為主要增長點。從用戶需求來看,可靠、節油和服務便利依然是重卡產品最重要的三大賣點。此外,低端車型仍是市場需求的主體。
中卡(含底盤)市場短期依然調整,但中期看好。從1-7月商用車各細分市場來看,中卡是唯一負增長的車型,中卡銷量同比下降了11.72%。由于今年以來中卡底盤市場受重卡底盤高速增長的沖擊,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預計今年后5個月的中卡市場將繼續維持調整、低迷格局,當然弱勢中肯定有反彈,但全年總銷量與05年相比,下降應該是定局。從2007年及更長時間來看,中卡在整個載貨車市場中的比重應維持在10%左右。因此,隨著載貨車整體市場的回暖,中卡市場必將止跌回升,且產銷量應該創新高。
輕卡(含底盤)還將穩步增長。2002-2004三年,輕卡年均增速曾高達30%;2005年以后至今,增速降至10%-13%,預計這一增速還將至少維持到2007年。不過,未來輕卡的增長將會兩極化:一是高端輕卡,適應城市物流的需要;二是低端輕卡,適應城郊或農村需求。中央建設新農村的政策,將促使農用車向低檔輕卡大規模轉移。
微卡(含底盤)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自2003年擺脫低迷后,微卡市場是近兩年低迷的載貨車市場中最大的亮點,去年和今年1-7月的銷量增長均在15%以上。隨著城鄉貿易的日益活躍以及農村城鎮化進程的逐漸加快,微卡市場需求已在城鄉物流中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國際慣例與發展趨勢,將來對重卡和輕微卡產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大,特別是微卡將是未來物流行業最快捷便利的工具。\"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會對微卡進入農村市場提供很好的機遇,但微卡利薄,其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大客(含底盤)已步入平穩增長期。自2001年以來,大客市場受城市公交、旅游和高速公路快速發展等因素的拉動,已連續5年高速增長。進入2006年以后,隨著私人轎車的增加,造成客源流失;再加上城市公交相對固化、城際客運網絡基本完善等因素,使得大客銷售增長恢復到1-7月10.53%的平穩增長。預計這一趨勢在今年的后5個月以及2007年還將持續。
中客(含底盤)后市依然看淡。與大客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客因為座位數相對較少,運輸效率不如大客;短途運輸靈活性較差,經濟效益又不如輕客。因此,從2002年至2005年,中客市場連續4年低迷,銷售連年呈現負增長態勢。進入2006年以后,由于一些優勢企業開始以大型客車為主調整產品結構,從而為一些實力較弱的企業送出了部分中客市場空間,且這些廠家的產品一般價格較低,故中客銷售在1-7月出現了7.96%的正增長。不過,由于上述中客產品的先天不足,筆者以為在今年的后5個月以及2007年,中客市場的增長率很難超過8%。
輕客(含底盤)后市增幅可能降低。今年1-7月我國輕客行業表現不俗,銷量同比增長12.56%,而去年全年輕客累計銷量是負增長。在今年的后5個月及2007年,由于對汽車消費稅調整、油價上漲的敏感人群逐漸減少,以及銷售同比基數越來越大等因素的影響,預計輕客銷量再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