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門,亦稱華夏文明之門。位于山西省臨汾市堯廟區中心,是昭示堯帝創始華夏文明、展現中華歷史淵源的大型文化紀念建筑,也是臨汾市堯廟區旅游建設的標志性文化景區。該建筑總面積2.2萬平方米,結構為地下兩層、地上七層,是中國第一個門文化旅游景觀,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門文化博物館。
華門由基座、主門與閣樓三部分組成。
基座分別由華門大臺階、黃河瀑布墻、巨手托陶、21彩球、56級大臺階、車輪滾滾以及迎客獸組成。其獨具匠心的設計理念,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華夏之源和根祖文化的主題特征,使每位游客在進入華門伊始,便會由此產生追根溯源之感。
主門是華門的核心部分,高大厚重,雄偉莊嚴,令人肅然起敬。正面三門矗立,象征堯、舜、禹三位文明始祖,直觀地體現了文明之門和根祖之門的文化主題。據導游介紹,位于中間的主門高達18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高最大的門。大紅色的門扇以中國傳統的九九規制分別鑲嵌81顆銅釘,莊嚴挺拔,富貴吉祥。呈半開狀態的兩扇巨門寓意華夏文明由堯帝剛剛開啟,這正是華門歷史文化的特殊意義所在。
華門大廳由八根頂天立地的龍柱支撐,高大挺拔,氣勢恢弘。華門龍柱高達14米,為青銅鑄造,是目前中國最高的龍柱。八龍對稱排列,龍首相望,在彩云石柱和頂部天體的襯映下飄逸騰升,如火如云,如電如風,象征中華民族如東方巨龍橫世騰空,在5000年歷史演進中繁衍生息,奮斗不止;“連環九鼎”為青銅鑄造,高2.9米,寬2.4米,由主鼎和副鼎組成,八尊副鼎相互環連,圍繞主鼎銜接,形成一鼎撐九鼎、九鼎融一鼎之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尊九鼎合一的藝術造型,也是中國數千年鼎文化的歷史創新,是華門的鎮門之寶。華門是天下第一門,當然就有天下第一聯了,在大門兩側懸掛的就是一幅由500字組成的巨聯。該聯的上聯主要寫5000年的中華發展變革,下聯則主要寫中華5000年的思想變化,融史學、文學、書法藝術為一體,讀一聯而知5000年,堪稱聯中珍品。大廳兩側的四個殿堂,分別陳列著“中華祖壇”、“中華圣壇”、“中華教壇”、“中華神壇”銅制雕像,她是中華民族的四大信仰,展現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古老而豐富的信仰文化,反映了中華民族最高層次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乾坤大廳陳列著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著名文獻、重大發明和重要人物;大廳的八根石柱,叫“八卦柱”,每根石柱代表一卦,體現了中國最古老的文明和最原始的文化形式;位于大廳中央的水晶球直徑7.5米,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水晶球,透過球體可以俯視中央大廳;大廳東西兩側,是華門集中展現中華5000年文明的經典寶庫,四個大型書架分別陳列著中國有史以來的哲學、歷史、文學、科技各100部經典名著;大廳南北兩側分別陳列著萬里長城和京航運河立體銅雕,展示了中國古代舉世無雙的軍事工程和水利工程;大廳中央陳列著秦代戰車和鄭和航船,展示了中國古代陸地和水上的交通工具。大廳的四周還有32件青銅雕塑,是集中展現中華民族重大發明和重要人物的藝術珍品。這32尊群雕渾然一體,造型逼真,從全新的文化時空,極其生動地展現了中華民族自遠古以來劃時代的文明成就和民族精神,突出了華門華夏文明紀念碑的文化主題。華門門頂平臺共有兩層,這是活動平臺,距地面高度為40米。站在此處,舉目遠望,四周風物盡收眼底。
華門頂部的閣樓叫“門祖閣”,陳列著中國的“門祖”和“門神”文化。閣樓南北大門各有一副門文化對聯,北側為“開開閉閉一瞬間,進進出出五千年”,南側為“進出有道勿忘思門祖,起居安身何不惜門神”。閣樓內位于東側的雕像是中華民族的“門祖”有巢氏,西側展示的是中國古老的“門神”文化。閣樓中央是一尊青銅八卦愿珠,借中國陰陽八卦文化和門祖門神之靈氣,游人可旋轉分布八個方向的愿珠,寄托對天、對地、對國、對家、對人、對事的美好心愿。在華門的最高處,置放于平臺中央的是一尊舉世無雙的“多音方鐘”,該鐘的發明是我國歷史上鐘器制造的創新,堪稱華門獨有的傳聲之寶。登高擊鐘,心悅神馳,同鐘異聲,八方共鳴,充分顯示了華門的高遠博大。
華門又是一座集觀光、娛樂、休閑、購物為一體的文化景觀,數十種燈光使華門夜景蔚為壯觀。每當夜幕降臨,華門內外繽紛多彩的立體燈飾、瀑布噴泉與華門廣場交相輝映,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華門夜景,置身其中,幕夜遠遙,星月當空,門樓相映,如臨人間仙境,使人賞心悅目,愜意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