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瑞典的阿斯托普市。一天,一名警察正在街上巡邏,發現一個小偷偷走了電器商店的兩臺收錄機。警察見狀,大喊一聲,撒腿就追。小偷在前面拼命地跑,警察在后面拼命地追,演出了一場真正的警察抓小偷的游戲。眼看就要抓住小偷,突然,教堂的大鐘敲了11下,警察戛然止步,悠閑地看著小偷在自己的面前慢慢地消失。
原來,在這個城市有這樣一條法律,規定任何人都不準加班加點工作。11點是警察下班的時間,如果這名警察再追下去,他就觸犯了法律。
我們不去探討阿斯托普市制定這條法律是否恰當,只想研究一下這名警察此刻的行為是否恰當。警察抓小偷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是警察的天職。按著國人的習慣只要抓住小偷,超出一點下班時間總是小事,因為我們從事的是一項“神圣的事業”!何況與小偷只是咫尺之遙。可瑞典的這名警察卻沒有這么做,在他看來,他不會違反法律去抓一個小偷一這也許就是中西方法治文化的差異。
在履行職務的時候,什么最重要?按照西方文化的觀點,依法履行最重要。而我們的執法者卻常常對此不以為然。盡管我們在盡力糾正,但并不理想。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司法干警為了尋求事情真相,不惜以身試法,辦案中出現刑訊逼供、非法拘禁、非法搜查,以至致死人命。江西四個農民1995年被控故意殺人,經過5年的審理最終認定無罪。其中最有力的證據是四個人的有罪供述,但由此而衍生的證據卻矛盾百出,根本達不到定案的標準。為什么四個人做了有罪供述?盡管我們不知道詳情,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四個人不會故意供述自己有罪!還有如昆明戒毒所民警杜培武故意殺人錯案,湖北吳鶴聲入獄八載錯案,已被錯殺的聶樹斌錯案,“殺妻”服刑11年的余祥林錯案等等,從中折射出來的東西真正值得每一個執法者靜下心來,對自己的行為和心靈做一次徹底的檢討。
司法官員首先應該是守法的楷模。司法官員的執法本身就是法治的最好教材,它最直接地作用于大眾的感官,進而影響人們對法治的理解和尊重。司法官員不守法,可以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這是對法治的極大破壞。也許在一個個的司法官員違法辦案被查處以后,會是一臉的委屈和無奈,認為自己抓壞人,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到頭來自己反到挨處分,或者身陷囹圄,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就是一個執法觀念的問題,或者說是對法治的粗淺理解使然。
法治的終極目標是為社會的秩序、公平和正義。我們的法治之路還很漫長,社會的許多違法、犯罪和形形色色的丑惡還需要我們去匡正。越是這個時候,執法者的執法形象就顯得越發重要,它有一個導向的作用。
學一學瑞典的警察,對我們的執法者不無教益——當然學的是本質,而不是形式。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