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紗如何成了政治?
[美]《新聞周刊》11月20日
穆斯林婦女是否應當在公共場合穿遮面長袍最近成了歐洲社會的一個熱門話題。荷蘭政府11月17日提出了在公共場合全面禁止穿著遮面長袍的法案,法案若獲得通過將是歐洲第一個針對這一問題的全國性禁令。
目前法國禁止在公立學校穿戴穆斯林頭巾等具宗教象征意義的衣飾;德國部分州不允許公立學校的教師戴頭巾;意大利援引打擊恐怖主義的法律,禁止穿戴掩蓋面容的服飾。在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表示,人們有權自由決定是否佩戴可讓人看得見的宗教飾物,布萊爾則明確表態說:“面紗是分離的象征,可能使英國的非穆斯林人士感到不安。”
有人認為面紗是男權社會對婦女的壓迫,從心理上將婦女與社會隔絕開;也有人認為戴不戴面紗個人有選擇權利,同時,歐洲社會的基石是包容,種族和文化的多樣化,應該尊重其他不同文化。但根本問題是,面紗怎么成了政治?這實際上反映了歐洲多元社會正在面臨的困境——如何和穆斯林這個封閉性很強的族群打交道。
在尊嚴中死去
[德]《明星》11月23日
人最害怕的是什么?“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不能在尊嚴中死去。”12名身患重病的德國人公開宣布愿意接受安樂死。他們大部分是癌癥患者,無法承受疾病折磨,不愿接受躺在床上靠藥物維持生命的結局,不愿繼續“無尊嚴的”生命。
但他們缺乏自己結束生命的勇氣,希望能通過瑞士蘇黎世一個名為“蒂科尼達斯”的死亡幫助組織實現自己安樂死的愿望。之所以要去瑞士,是因為安樂死目前在德國仍屬于違法,死亡幫助組織推薦的藥物無法通過合法途徑在德國藥店購買,應病人要求執行安樂死的醫生將被判刑。
問題的關鍵在于是否能應病人的要求幫助其死亡,德國的反對者認為人可以選擇自殺,但不能要求別人殺人,將安樂死合法化,無異于納粹用無痛苦致死術消滅精神病人或殘疾人,其后果不堪設想。

克魯尼:最性感男人
[美]《人物》11月27日
時隔9年,45歲的克魯尼再次成為《人物》“最性感男人”。《人物》“當世最性感男人”評選始于1985年,首位坐上“最性感”交椅的人是梅爾·吉布森;其他得過桂冠的還包括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丹澤爾·華盛頓等人。
《人物》認為,克魯尼集諸多優點于一身,單身、才華橫溢、近乎完美,演技和執導才華都受到奧斯卡肯定,還熱心公益,有慈善心。憑借影片《辛瑞那》中的出色表現,克魯尼拿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由他出演的新片《好心的德國人》將于12月與觀眾見面。片中克魯尼將與凱特·布蘭切特上演精彩的對手戲。
克魯尼對《人物》表示,他做夢都想約會的女人,是索菲亞·羅蘭。“謝天謝地,我終于在米蘭遇見了她。羅蘭的美令人難以置信,而且她很會開玩笑。”
羅雅爾:我候選
[法]《焦點》11月23日
近日法國社會黨舉行黨內選舉,根據競選規則,三名候選人——羅雅爾、前總理洛朗·法比尤斯和前經濟部長斯特勞斯·卡恩進行了電視辯論和黨內辯論。擁有投票權的社會黨黨員總共約21.9萬名中80%的人進行了投票。結果顯示,羅雅爾遙遙領先,獲得61%選票,以絕對優勢勝出,被正式提名為社會黨候選人參加07年法國總統選舉。
隨即,羅雅爾發表就職演講,對黨員們的支持表示感謝,并強調自己不會讓大家失望。她將致力于團結全體社會黨人以及各左派勢力,力爭贏得明年的總統選舉。她宣稱自己是惟一能夠擊敗右翼(候選人)的人。
一年以前,53歲的羅雅爾在法國還是無名之輩,如今卻異軍突起成為主要政黨社會黨的總統候選人,而且還可能成為法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總統。

怎么又是林肯?
[美]《大西洋月刊》12月
誰是美國史上最有影響的人?《大西洋月刊》就此詢問了10位聲譽卓著的歷史學家,這就是他們的百人榜。前總統林肯名列第一,進入前十名的其他人物包括:前總統喬治·華盛頓、前總統托馬斯·杰斐遜、前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前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和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
排名并不是無可爭議的:沃爾特·迪斯尼一定比伊麗莎白·斯坦頓(婦女運動先驅)更有影響力嗎?本杰明·斯波克(育兒專家)的影響力一定超過了理查德·尼克松?貓王一定超過了劉易斯和克拉克(兩人率領探險隊成功進行了第一次橫越美國的考察)?洛克菲勒和比爾·蓋茨比起來怎樣?這些比較恐怕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雜志評選的目的是激勵美國人就“誰影響了美國、如何影響”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