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和一個朋友走過一幢特別漂亮的建筑,隨口感嘆了一句: “這房子蓋得不錯。”那朋友瞅我一眼,說:“沒病吧你?”那房子就是著名的“和喬麗晶”,據說一套得七八百萬,最小戶型也有200平米。
朋友算是一個有錢人,投資影視的,當即給我數出幾個影視名流,都在里面住著。我說我得見識見識這么貴的房子,有樣板間嗎?
朋友說,人家把房子蓋成這樣,可不是得誰就給誰看的。想看他們家的樣板間,得預約,而且還得先讓人家看看你現在住的地方,要是你現在住的特別不靠譜,比如經濟適用房啥的,人家直接就把你“婉言”了,因為你看也是白
我當即大怒,說我們家要是住中南海呢?
那天下午,我一直坐在麗晶對面的咖啡館,想我和上品華人的距離,其實不止隔著一條街。生活在北京,尤其是由于你的職業或者你的交往,一年有那么幾次被邀請到上流社會的party上并不是什么太費勁的事。當然,如果你下了決心要鉆進那個圈子,那么每個月甚至每個周末都接到邀請也不是太難,難的是,你去那兒打算干什么?難道你就穿著真維斯T恤去嗎?不是說你不可以那樣穿,問題是你那樣穿,到那種場合去,一般是自取其辱,還不如不去。
我柜子里有幾件稍微昂貴一點的衣服,都是為那種場合準備的。但是到了那種場合,我就明白為什么當年瑪蒂爾德小姐要借項鏈了——所有人,女人或者男人,上了年紀的還是風華正茂的,從頭到腳,隨便掃上一眼,我就知道就是把我們家那輛豐田賣了,也絕對沒戲。比如,那個角落的女人,穿得再普通不過了,但是她耳朵上垂下來的兩粒珠子,如果是真貨,可是價值407哦。因為那是今年卡地亞的最新款。即使是假貨,是贗品,但是你端詳端詳她那張臉,絕對是一張年過半百成熟的大臉,可是卻沒有一點皺紋,一看就知道是長年累月用最好的化妝品保養出來的。還有她那個發型,即使她的年紀被我猜錯了,她的珠寶被我看走了眼,但是她的頭發,那樣的發型我可是知道做一個需要多少錢!
我一個朋友對我說,跟上流社會混,年輕女孩秀身材,富姐富婆秀恩愛,看那些嫁了人的,不管有人問沒人問,自己都要翹個蘭花指,得誰跟誰說無名指那塊鴿蛋大的鉆石是老公給買的生日禮物。像你這樣的,又不年輕,又沒嫁到鉆貴的,就不能混那些了,你要混,就得混知名度,比如說,就跟當年居里夫人似的,參加上流社會的聚會,穿得巨樸素,但是誰還都特尊敬她,你得混那個范兒!
我說得了吧,我還是回家洗洗睡吧。明兒一早還得交活兒呢!
朋友問: “你不喜歡上流社會?”
我說我也喜歡,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奢侈的生活。奢侈品和日用品的區別就像“喜躍”狗糧和普通饅頭,即使是一條從未接受過時尚熏陶的狗也能準確地撲向“喜躍”,這是本能不是品位。
朋友惶惑地看著我,問:你到底要說什么?
我說我要說的是,如果我出身豪門,或者老天爺眷顧我,讓我發了一大筆財,我倒是愿意天天到這樣的party上,或者自己召開這樣的party,為什么不呢?好喝的香檳,好聽的音樂,好看的人,但是就我目前這個德行,這樣的場合,我去是去,但也就是坐一坐,看看有沒有什么熟人,有,聊聊,沒有,回家,只當散散步。要我借條項鏈掛脖子上,去跟那些太太小姐們交相輝映,我才不呢。人家花1007像花100塊,我何必?再說,那些人的眼睛多毒辣啊?人家掃你一眼,別說你是借的項鏈,你年薪多少按揭幾成,估計都給你掃個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