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作槳,劃過艱苦歲月
1970年仲秋時節,正在邵陽新寧縣巡田鄉西江小學代課的蔣妹,在一位同事的介紹下,與曾令超見面了。那一年,曾令超21歲,蔣妹18歲。
不久,蔣妹收到了曾令超的第一封“情書”。打開一看,她立刻就被曾令超的才氣所吸引。她回了信。
信來信往中,兩個年輕人的心靠到了一起。不久,勤奮好學的曾令超被推薦到了邵陽師專讀書。畢業后,分配到了新寧二中任教。稍后,積極上進的蔣妹也被推薦去了武岡師范深造。為了不耽誤各自的學業,直到1975年,蔣妹師范畢業后,一對有情人才終成眷屬。
1978年,工作出色的曾令超調到新寧縣法院就任辦公室主任,第二年,蔣妹也調入縣城的一所學校。這時的他們,已擁有了一對聰明可愛的兒女,好日子似乎就在眼前。然而,一起驚天動地的爆炸,把一個幸福之家送入了黑暗和痛苦之中……
為丈夫揚起生命的風帆
1981年12月12日,曾令超帶領法院新招收的4名干部去縣人民醫院做體檢。一進醫院,一個腰纏炸藥的瘋狂男子正摟著醫院的一名收費員行兇。見此情景,身為法官的曾令超挺身而出,急忙趕上去制止。然而,亡命的男子拉響了炸藥,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男子跟那名收費員粉身碎骨,曾令超也倒在了血泊中……
蔣妹聞訊,急忙趕往醫院。躺在手術臺上的曾令超,已是面目全非。蔣妹守在病床前,整整3天3夜未合眼,一聲聲的呼喚,硬是把曾令超從死神手中拉回。
當休克3天的曾令超,從死亡線上掙扎著蘇醒回到現實時,那雙明亮的眼睛再也看不見這世上的萬事萬物了,色彩成了他永恒的記憶。那一年,曾令超還只有33歲,正是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這對于一個擁有30多年光明的人來說,該是一件多么殘酷的事情啊!
為了不拖累妻兒,他向蔣妹提出了離婚。當蔣妹明白曾令超的用意時,不禁淚如雨下,斷然拒絕了他。見蔣妹不答應,曾令超就急得用頭撞墻,大吼:“我已是廢人一個,除了吃就是在家里等死,活著還有什么意義,我不配作丈夫,不配作父親,我何必還要活在這世上,讓我去死吧!”蔣妹見狀,拚命地撲向他,聲淚俱下地說:“你不能死,孩子不能沒有爸,我不能沒有丈夫,你在別人眼里。可能是個廢人,但在我眼里,你是我的全部,我們家的主心骨、頂梁柱!即使你成了一塊爛木頭,我也要背到底?!闭f完,夫妻兩個抱頭又大哭了一場。
做失明丈夫的“眼睛”
1985年陽春三月的一天,曾令超家里來了個貴客。來者是曾令超的一個大學同學,某市報的一位總編,他是借去廣西某出版社出差的機會,特意繞道來看望這位老同學的。
曾令超向摯友敞開了心扉,訴說著自己的不幸和絕望:“雖然我因工負傷,政府照顧,工資照拿,但是,我是一個人,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維有靈魂的人,而現在我眼睛看不見,茫茫一片漆黑,還能做什么呢?”說到傷心處,曾令超竟嚎啕大哭起來。那位同學擦了擦自己濕潤的眼睛,對摯友的不幸,深表同情。但為了使曾令超振作起來,他不顧工作繁忙,特意在新寧多逗留了幾天,與曾令超促膝談心。他對曾令超說:“令超,我很同情你現在的處境,但是命運是靠自己去改變的,你雖然殘疾了,但是作為人你并沒有殘缺,你不是一直很熱愛文學嗎?那你何不拿起筆來,向文學的殿堂進軍呢?”在同學的循循善誘下,曾令超的臉上,自失明以來第一次綻開了笑容。
但是,說來容易做來難,尤其是對這樣一個雙目失明的男人,更不可想像。曾令超首先面對的是寫字時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間隔距離難以掌握,試筆之初,常常是字與字重疊,行與行重疊。盡管如此,蔣妹對曾令超的握筆,就像遇到重大節日一樣喜悅。為了幫助曾令超克服這一問題,蔣妹就買來一塊塑料薄板,然后在薄板上精心割出均勻相等的橫格來。這樣,曾令超寫字時就按照格子摸索來寫。但是即便這樣,寫出來的字還是“天書”,無法辨別。為了認識丈夫寫的這些“天書”,蔣妹就像教啟蒙的孩子一樣,教曾令超從簡單筆畫的字開始練習,她卻站在一旁,認真研究他走筆的規律,努力去認識他寫出的字。
經過整整3個多月的磨練,蔣妹終于認得了曾令超寫的“天書”。于是,蔣妹除了上課、備課、帶兒女、干家務之外,又多了一項工作:認曾令超寫的“天書”,然后替他“翻譯”謄清,最后去郵局替曾令超把稿子寄出。
投出去的稿件,如石沉大海,杳無回音。這時的曾令超也有泄氣的時候,寫著寫著,就會發火、摔筆,對蔣妹大叫:“我寫的這些稿,你到底幫我寄了沒有?!”蔣妹不知道該怎樣安慰丈夫,只好說:“令超,你別焦急,慢慢來,練筆總還得有一個過程吧?!?/p>
一天,蔣妹收到一封退稿信,編輯還特意在信封里夾帶了一份報紙。蔣妹靈機一動,回到家,善意地對雙目失明的曾令超撒了一個謊:“令超,你的文章見報了,這是樣報?!薄霸谀睦?在哪里?”曾令超一聽,高興得踉踉蹌蹌地摸索著走近蔣妹。蔣妹連忙遞過報紙。曾令超接過來把它緊貼在臉上,喜悅之情充溢心頭。蔣妹看在眼里,淚水卻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她為丈夫付出了比常人不知多少倍的努力而無以回報感到痛楚卻又愛莫能助的同時,更為自己“幫”丈夫“發表”了文章這個創舉,充滿著矛盾,因為她畢竟是在撒謊。但那天對曾令超來說,卻是一個幸福的日子,因為他的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那夜,曾令超特意要蔣妹多炒了兩個菜,他高興地喝了酒。
從那以后,曾令超又充滿了自信。這時的蔣妹,也照樣給曾令超謄稿、郵寄,她堅信經受如此磨難的曾令超。定會讓上天感動。
將他打造成一級作家
曾令超沒有辜負妻子的一片赤誠。1987年11月上旬,蔣妹收到了《中國勞動報》寄來的一份報紙,打開一看,是曾令超的組詩四首發表了。曾令超寫的“天書”真正變成了鉛字。這時蔣妹的心情不亞于那次撒謊,曾令超聽到自己作品發表時的喜悅心情,讓她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不久,曾令超發表的《我心中的神像》,被《婁底日報》推薦,獲得全省地市報副刊一等獎,全國報紙副刊二等獎。
曾令超的努力終于感動了上蒼,他成功了。從此,他的作品在全國各地報刊如連珠炮一般地轟響,并接連不斷地獲得全國性的大獎。
至今,曾令超已出版了詩集《鑄造太陽》、長篇紀實文學《警魂雄風》、《璀璨明燈》、《人生情緣》、《人生愛旅》、長篇小說《跋涉光明》、《朝陽》等10部作品。因此,他先后被湖南省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并被評定為國家一級作家。
(廖冰薦自《今日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