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掛職鍛煉旨在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近年來并以可見的實效使人們對它建立起了方向感和成就感。
隨著這一探索的深入和社會關注面的擴展,制約這項工作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個要害問題日漸突出,那就是怎樣保證掛職工作的正當性、掛職干部的純潔性和掛職職位的有效性。干部掛職無疑是新時期組織人事工作改革和創新的新舉措,而最終成效要由科學嚴密的制度體系來保障。目前,建立健全干部掛職的工作定位制度、運行規則制度和績效管理制度,成為制度供給的當務之急。
掛職定位制度
掛職定位是決定干部的掛職預期和掛職作為的心理底線,在根本上回答為什么去掛職,如何看待掛職的得與失的問題。定位正確了,心理的預期就能恰當,思想的取向就能正確,工作的建樹就能合格,反之,不恰當的預期必然導致錯誤的追求,倒置的取向必然造成違規的期許,失范的建樹必然帶來工作的損失。掛職定位必須制度化,制度化就是掛職目的的規格化、掛職經歷的規范化,以克服掛職定位的隨意化。
掛職是以援智和增才為目的的干部培養和鍛煉的平臺,是以引知和示范為手段的事業促進措施。這一定位確定了掛職干部全部投入的兩個方向,一是在培養和鍛煉中獲得自身的提高,二是在創造和貢獻中推動掛職單位和地區的發展,從中致力于擺正自己與掛職單位和工作的關系,珍重掛職的鍛煉經歷,珍惜掛職的合作關系,珍視掛職的良好名聲,力圖在掛職環境獲得對自己從思想到行為的認識,只能把職位當作責任,把貢獻當作義務,而不能給投入設定個人的非分產出。
運行規則制度
它制約著選派對象的取舍,是決定掛職工作準入關的關鍵。一個干部在掛職的過程中其能力是否勝任掛職崗位的要求,其品行是否符合掛職身份的要求,從根本的意義上講,起決定作用的并不是掛職工作本身,而是掛職干部自身,并不是掛職工作的中局,而是掛職工作之前,選不選得準人,從一開始就注定了這個人掛職生涯成敗的基因。干部掛職工作的運行規則必須制度化,制度化就是選拔標準的擇優化、選拔程序的公正化、選拔決策的透明化,以避免選拔工作的偶然性、感情性和暗箱性。
選拔標準必須擇優,擇優的標準包含高端性和可度量性,高端的標準標志著條件的高度,從中選出的人才具有明顯的示范效應;可量度的標準標志著條件的實度,據之準確衡量出備選人才的真實素質和狀況。選拔程序必須公正,公正的程序蘊涵客觀性和競爭性,客觀的程序有利于避免情感、關系等非條件因素的染指和取代,保證標準的尊嚴;競爭的程序有利于實現優勝劣汰,保證對象的質量。選拔決策必須透明,透明的決策具有公意性和監督性,公意的決策集中領導和群眾的意見,保證選拔結果的公信度;監督的決策設防關鍵性環節,使走歪門邪道的人沒有空子可鉆。干部掛職工作是否具有科學、合理的運行規則制度,以及是否能夠真正實施,造成的正面效應將是根本性的,造成的負面效應將是毀滅性的。
績效管理制度
實行績效管理是對掛職干部進行有效督導的重要手段,決定著掛職干部從上崗到離崗整個過程的履職質量和效應。新的崗位對于掛職干部而言,既是新的挑戰,又是新的機遇,挑戰就是困難,對峙著責任,機遇就是資源,照應著效能,通過嚴格選拔上崗的掛職干部,盡管具備了基本的優良素質,而基本優良素質向高強領導能力和效應的轉化,都是在戰勝挑戰和抓住機遇的過程中實現的,這個結果既是干部自身努力的結果,更是績效管理的結果。績效管理必須制度化,制度化就是實行目標責任制、過程評價制、效能激勵制,以排除干多干少沒區別,干好干壞無獎懲的弊端。
實行目標責任制,就是需要派出單位、干部個人和掛職單位明確各自必須承擔的目標責任,派出單位和掛職單位要研究并制定科學可行的掛職鍛煉方案,要求掛職干部填寫掛職目標責任書,明確掛職期間的工作規格和績效,并按照責任書進行督促和驗收。實行過程評價制,就是派出單位和掛職單位要對掛職干部進行嚴格的年度和期終考核,對崗中的成績及時肯定和鼓勵,對成效的偏差及時進行提醒和糾正,對不稱職的行為及時誡勉,形成從一而終、連續不斷的評價督促體系。實行效能激勵制,就是必須回應掛職干部作出的貢獻和取得的成績,不僅鼓勵他們在常規條件下和環境中掛有所為、掛有所獲,更要激勵他們在非理想條件和環境里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把條件和環境的有限性變為發展機遇和前景無限性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