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陽黔森 陶純
出版:貴州人民出版社
開本:880×1230毫米1/32
字數:300千字
內容概要: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貴州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了貴州本土作家歐陽黔森和軍隊作家陶純的小說《雄關漫道》。作者以30萬字的宏偉篇幅,對紅二方面軍長征史進行了激動人心的描寫,是第一部表現紅軍二、六軍團長征歷程的巨著。紅二、六軍團的長征歷程在時間和行程上不同于中央紅軍,他們轉戰八省,行程二萬余里,經歷大小戰斗幾百次,付出了重大犧牲,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書頁片斷:
這時候是1934年的6月。紅三軍三千多人一頭鉆進貴州東部的大山里,雖然暫時脫離了危險,但依然兇多吉少。從湘西轉到貴州說是斗爭的需要,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是在逃竄,是在躲避,正像敵人說的那樣,變成了流寇。最感到窩囊的是賀龍。僅僅在兩年多前,他一手創建的洪湖根據地和江西蘇區、大別山革命根據地并稱為紅軍三大根據地,鼎盛時期的紅二軍團最多時有三萬人馬。那時候是何等氣派啊!不僅湖北的徐源泉、長沙的何鍵奈何他不得,就連南京的蔣介石提起他也是唉聲連連。誰知好景不長,紅軍沒有毀在敵人手里。卻栽在了自己人手里,尤其是夏曦被中央派到洪湖以后,不停地搞肅反,大抓所謂的“改組派”“AB團”,殺害了不少的紅軍官兵,還說這是在不折不扣地執行中央的指示,防止敵人混到革命隊伍里來,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因此混入革命隊伍的敵人才是最危險的敵人。
戰斗很快進入尾聲。蕭克放下望遠鏡,站起來,清脆地喊道:“同志們——出擊!”
谷口這邊,王震站起來高喊:“同志們沖啊!”
頓時,紅軍的沖鋒號響起,四面山頭上,到處紅旗飄動,喊殺聲驚天動地,整個谷地被槍聲、喊殺聲籠罩”“……
賀龍的望遠鏡一直沒離開眼睛,他看到,王震騎著大白馬沖鋒,氣勢逼人。他看到了老丁的兒子丁天娃,那小子揮舞著大刀片子沖鋒,左殺右砍,十分勇猛。后來,他竟然看到了丁順清,老丁是來送飯的,他放下擔子,從地上撿起一支步槍,跑向河谷……
賀龍不由得樂了。
戰斗持續了兩個小時,鉆進河谷地帶的敵人,除了周燮卿、龔仁杰等拼死沖出去的幾百人之外,全部被殲滅或投降。賀龍派羅揚去告訴蕭克。讓他親率紅六師十八團和紅十七師五十一團,迅速地追擊敵人。
……
谷底,槍聲漸漸稀落下來,勝利的呼聲響徹了整個戰場。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等下到谷底,興奮地巡視著激戰后的戰場……
王震就把他的打算說了,他說紅軍要在黔大畢一帶創建新的根據地,需要動員人民群眾支援紅軍,還需要招兵買馬,擴大力量,如果周老先生能夠出面為紅軍做些事情,那就求之不得了。周素園當即表示,他愿意為紅軍做任何事情。王震、夏曦感謝一番,遂告辭出來。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了國民黨蔣介石圍追堵截、妄圖殲滅紅軍的陰謀徹底破產,標志著中國工農紅軍已經勝利地完成了1934年秋開始的戰略轉移的歷史任務,給全國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展示了光輝的前景,有力地推動了正在蓬勃發展的抗日救亡運動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
主持人說:
《雄關漫道》是一部引人向上、催人奮進的小說,反映了紅軍長征的悲壯美和崇高美,作者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為牢牢把握時代機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書以虛構的小人物和真實的大人物并駕齊驅,共同推進事件、抒發情懷和表達主題,通過對紅二方面軍長征史實進行了激動人心的抒寫,顯示了紅色敘事的強大力量。紅二、六軍團的長征歷程在時間和行程上不同于中央紅軍,不了解這段歷史就不算真正了解長征,這部小說的出版,為我們了解和回顧這段歷史提供了鮮活的畫面和動人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