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屆德國世界杯足球賽上,凡是東道主德國隊參加的比賽,看臺上的德國觀眾總是占據絕對數量,有球迷提出疑問:“德國世界杯組委會在安排球票銷售時,是否有意地將德國隊參加的比賽的球票只出售給德國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如果他們這樣做,將違反歐盟法律。
在1998年法國世界杯賽上,法國世界杯組委會將世界杯60%的門票保留給在法國有可證實的住所的人,這引起了歐盟委員會的關注并實施了調查,歐盟委員會適用了《羅馬條約》中有關保護和促進競爭的條款,以及禁止以國籍為基礎的歧視的原則,認為法國世界杯組委會的這種球票銷售方案無疑是對非法國的歐盟居民的歧視。
首先,該方案可能構成違反《羅馬條約》第85條第1款的限制銷售協議的一部分,其可能構成銷售商的一種限制型銷售條件,損害購買者的利益。其次,該安排構成違反《羅馬條約》第86條的對市場支配地位的濫用,因為法國世界杯組委會是唯一的世界杯球票的銷售機構,在世界杯球票銷售市場上占據壟斷與支配地位。此外,這種球票銷售方案還違反了《羅馬條約》第59條,即不得對服務的自由流動實施非法的限制,這是歐盟所追求的在成員國之間“人員、資本、貿易、服務自由流動”的“四大自由”之一,銷售球票就是向廣大球迷提供一種服務,而現在這種服務被人為地進行了限制,大部分都只能向在法國有真實住所的人提供。最后,該安排還違反了《羅馬條約》第2條規定的基本原則,即禁止基于國籍的歧視。該調查的結果是法國組委會被處以1000歐元的象征性的罰款。
由于處罰太輕,當時歐洲各大媒體對歐盟委員會的處罰決定都提出了批評。此后,歐盟法律中確立了這樣一項原則,就是一項賽事門票的銷售政策不應當建立在歧視的準則之上,即對歐盟居民在國籍或者是類似的住所條件上進行歧視。因此在2000年歐洲杯比賽期間,主辦國比利時與荷蘭組委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球票銷售機制,使歐洲任何國家的球迷均能自由購買,而沒有給東道國居民以任何優惠。
本屆世界杯比賽期間,我們國內很多旅行社都組織了去德國看球的世界杯團體旅行。將球票與去東道國的團隊旅游聯系起來,將觀看比賽作為團體旅游的項目之一(事實上是核心項目),以此方式來出售門票,這是歷屆世界杯很常見的球票營銷模式之一,而這也可能引發歐盟法律的相關問題。
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期間的團體旅游門票分配案中,歐盟委員會根據《羅馬條約》第85條調查并譴責了在意大利的1990年世界杯的球票分配方案。當時國際足聯(FIFA),已經指定意大利足協(FIGC)為世界杯的組織者,并且它們一起組建了意大利世界杯賽事組委會。該組委會授權一個合資企業——其由兩家意大利的旅行社組建——在世界范圍內獨家出售作為團體旅游的一部分的比賽門票,這些門票占據了至少30%的整個意大利世界杯期間的門票數量,其他的門票則是通過各國的國家足球聯合會、歐洲足聯、賽事的贊助商與一家意大利銀行銷售的,并且根據上述團體旅游門票獨家銷售協議,這些團體旅游的門票不能夠向其他人轉售。
一家比利時的旅行社很想在世界杯期間組織去意大利的團體旅游,卻得不到世界杯的門票,因此它向歐盟委員會投訴,它無法獲得1990年世界杯的團體旅游門票,歐盟委員會根據《羅馬條約》第85條支持了該投訴。歐盟委員會認定,將觀看比賽作為團體旅游的一部分,僅僅由一家旅行社來獨家銷售這種門票,扭曲了旅行社之間的競爭。但是在該案中,歐盟委員會并未實施罰款,理由是這是一個全新的法律問題。被投訴的意大利世界杯組委會提出的抗辯理由是,這一做法是出于安全考慮。其辯稱,考慮到球場的安全,以國籍為基礎將觀眾區分開來是必要的,這就意味著只能授權一家旅游經營者將這種團體旅游門票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分配。但是這一抗辯被歐盟委員會所否定,理由是通過一家經營者來限制門票銷售不是達成該安全目標的唯一方式,還有其他更合理的方式能夠保障觀眾按國籍進行隔離。事實上,意大利世界杯組委會的一名代表舉出證據證明,在意大利的主要的一個銷售商,就是上述的那家意大利銀行,所使用的計算機門票分配程序,就能夠進行恰當的協調,并且可以由多家旅行社來出售這類門票。
必須注意的是,歐盟委員會在本案中并沒有確立這樣一項原則,就是任何旅游經營者都有權獲得某一重大體育賽事的門票。歐盟委員會承認,為保障看臺秩序與觀眾安全,對門票進行合理安排是必要的,并指出:未被賽事組委會所控制的旅行社,例如在本案中提出投訴的比利時旅行社,不應當獲得批量的入場門票,這些旅行社僅僅是為了推銷其團體旅游而營銷世界杯門票,它們可能會以一種未經控制的方式出售門票,這會對世界杯比賽的安全造成隱患。但是歐盟委員會同時也強調將團體旅游門票由某個旅行社獨家銷售,扭曲了旅行社之間的競爭,因此違反了歐盟法。
在上述1990年世界杯團體旅游門票銷售案中,我們可以看出歐盟委員會在將歐盟法律適用到像世界杯這樣的體育賽事上的尷尬局面,一方面其強調體育賽事的經濟性質,因此必須接受歐盟競爭法律的調控;另一方面由于體育運動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完全將其視為一種經濟活動,嚴格適用有關的歐盟法律也會造成很多問題。
歐盟的做法,給即將承辦2008年奧運會的北京,有學習和借鑒意義。
編輯 陳暢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