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認為夫妻雙方離異后,原配偶之間與婚姻有關的權利義務也隨婚姻法律關系的消滅而終止。基于這種思想,許多當事人在離婚后把對原配偶本應享有的權利輕易拋棄。其實,根據法律規定,離婚后原配偶雙方與婚姻伴生的其他民事法律關系依然存在,原配偶一方對另一方仍然享有某些民事權利。
——離婚一年內,作為婚姻訴訟被告的無過錯方可請求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婚姻當事人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導致離婚的,應向無過錯方承擔離婚過錯損害賠償責任。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對于提起離婚過錯損害賠償的時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一)》)第三十條作了區別規定,作為離婚訴訟原告的無過錯方對對方的損害賠償請求應當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作為離婚訴訟被告的無過錯方對對方的損害賠償請求可以在離婚后一年內另行起訴。所以在離婚后一年內,作為離婚訴訟被告的無過錯方,可向法院請求判決原配偶賠償因離婚過錯而造成的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這里的“一年”時效為特殊訴訟時效,適用《民法通則》中有關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和延長的有關規定。
——一年內,一方對協議離婚財產分割后悔的,可請求變更或者撤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解釋(二)》)第九條規定:“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據此規定,在離婚后一年內,一方因受對方欺詐、脅迫等情形而訂立財產分割協議的,可請求法院予以撤銷或者變更。這里的“一年”期間經過不能中斷、中止和延長。
——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一年內,一方可請求法院強制執行。離婚后,一方對于原配偶拒不執行有關撫養費、財產分割、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者裁定的,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的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據此,一方請求法院強制原配偶履行法律文書的期限為一年。這里的“一年”期間除法律規定外不得隨意改變。
——離婚后兩年內,連帶清償夫妻共同債務的,一方享有追償權。離婚后,對夫妻共同債務,婚姻當事人應向債權人共同承擔。任何一方就夫妻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后,有權向另一方追償。《解釋(二)》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后,基于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這里的追償期限為二年,自連帶清償夫妻共同債務時起算。這里的“二年”,可以中斷、中止和延長。
——離婚后兩年內,發現隱瞞夫妻共同財產的,一方可向原配偶請求再次分割。離婚時,有的當事人為了分得更多的財產,往往會采取非法手段隱瞞夫妻共同財產。對此,《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根據這一規定,一方發現另一方上述行為的,可向法院請求再次分割隱瞞的夫妻共同財產。請求再次分割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發現之日起計算。這里的“兩年”,適用有關中止、中斷與延長的法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