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出版走到十字路口?
據《江南時報》報道:最近兩年,圖書市場里,形形色色的網絡小說風起云涌。在網絡這個世界里,寫作的門檻很低,于是,不少網絡寫手就把網絡作為踏入文壇的一條捷徑。網絡寫手不經意間構思的故事,經過網民的追捧和網絡的包裝,被出版商看中,炒作出版成書,走向市場。作家陳村曾經說過,網上絕大多數的長篇寫作,目標是在網下出書。而對出版社來說,在篩選可供出版的網絡作品時,往往是鎖定網上點擊率高、能夠吸引人一口氣看下去的作品。基于此,原本是純粹興趣愛好使然的網絡寫作就帶有很強的功利色彩,網上寫手們為了提高點擊率、跟帖率和轉載率,挖空心思在作品中添加“猛料”來吸引讀者的眼球。網絡文學不可避免地上演著“枕頭加拳頭”的情節,暴力、色情成了吸引眼球的調料。所以,有傳統出版人士認為,盡管網絡出書不再“單打獨斗”,網絡寫作“輕而易舉”,但由于帶有功利性和低俗性,網絡出書的黃金周期已經過去。
圖書出版為何“李鬼”多
據《文匯報》報道:圖書模仿和克隆問題引起了我國出版界的廣泛關注。浙江省版協副主席曹成章分析說,跟風出版已經成為中國出版業的一大頑疾。其表現形式一種是盜版,從內容到形式基本上都是模仿,其出版行為完全不合法;其二是針對某些暢銷圖書,反復出各種不同版本,出版界人士對眼下越演越烈的圖書出版“跟風”深惡痛絕。原浙江大學出版社社長韓兆熊教授認為,模仿、克隆其他出版社的圖書,用別人的創意和書名組稿,與抄襲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同樣是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從深層次分析,出版跟風是一種不勞而獲的行為,與圖書出版的創新和開拓精神背道而馳。韓教授還表示,我國出版業之所以克隆現象泛濫,也與法律不健全有關系。比如,目前的《著作權法》明確提出保護著作者的權益,但“權益”中卻不包括書名;目前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雖然注意了對著名商品的名譽保護,但對利用著名品牌的圖書書名進行不正當競爭,卻沒有明確的界定。法律上的空白給出版界的模仿和抄襲留下了縫隙。
散文詩歌出版式微疑是變身短信博客?
據《中國圖書商報》報道:現今,文學市場上透露出一個行業憂慮——曾經熱鬧的散文市場,新人原創作品日益匱乏,只能通過小說名家來“撐場面”了。而在上世紀80年代也曾經熱鬧一時的詩歌出版,更是后繼乏力,詩集的出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階段。如何理解這種散文詩歌的出版式微狀態?是這兩種文體已經越來越不適應這個時代讀者的閱讀口味,還是另有原因?對此現象,樂觀與悲觀的聲音都存在。漓江出版社副總編輯龐儉克認為:“博客的大量涌現、網絡上的大量口水文學、各種滿足窺視欲望的報刊雜志,讓文學成為一種消費。但文學的根本是不能用來消費的,那就是文學的詩性。散文詩歌的出版目前面臨很大的困難,但在任何時代,一個民族詩性的堅定的東西都是其發展的根基。”但作家出版社社長助理劉方對散文詩歌式微的觀點不甚贊同:“未來的圖書市場,將因為讀者的閱讀欣賞口味不同而更加細分。長篇小說需求人群和詩歌散文需求人群都會繼續擴大,好的詩歌、散文一定會有生存空間。”
文學語言創新也需要規范
據《文藝爭鳴》報道:規范化是語言之所以成為語言的基本條件,創新也好,陌生化也好,只能在大的規范框架內實現,根本不存在絕對的陌生化。……文學語言需要標新立異的突破,但如果認定這種突破是沒有底線的,那么陌生的恐怕不僅僅是文學語言,文學、作家都會徹底的陌生。
勿為垃圾文化推波助瀾
據《中國新聞出版報》報道:網絡的繁榮是好事,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成了文化炒作和文化垃圾的集散地。由于網絡接受審查更少、傳播擴散更快、投入產出更好,因而造成的危害也更惡劣。此種現象與問題,目前尚沒有完善的法規予以規范和約束,只能依靠從業者和媒體自己的素質和社會責任,或者寄希望于行業習慣和行業自律。但是,這不等于廣大受眾就該聽之任之。一方面,對先進的文化形式、文化現象,我們應該保持理性的分析、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對文化的炒作和文化垃圾,我們也應當保持警惕,媒體和大眾的不傳播、不置評,就是對文化炒作和文化垃圾不支持、不助興,無益于社會的文化炒作和文化垃圾就必將在較短的時間里灰飛煙滅。
中國作家群體“抄襲門”背后的“市場定律”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因《人生若只如初見》而走紅的安意如近日被曝“抄襲”,從圖書出版的產業視角來看,安意如和郭敬明的兩起事件有很多共同之處:都是當紅的寫手抄襲了名氣較小的寫手,都是有市場賣相的寫手抄襲了賣相一般的寫手。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圖書出版業的“市場定律”在背后起作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個理想主義高漲的時代,一本翻譯海德格爾的哲學書能賣幾十萬冊,現如今卻是思想和空談淡出,實用和趣味第一。市場需要理性和感性集于一身的寫手,在選材和手法上也要分寸精當,否則就會畫虎不成,反類其犬。對于一些年輕而有才華的寫手來說,他們應該早就發現了其中的規律。讀者需要感性和理性融合的作品,寫手為迎合這樣的需求而胡來,這就是抄襲事件連綿不絕的底牌。原創是文學的生命線,也是圖書市場長久繁榮的保證,如果任由抄襲行為一再發生,文學和書市的前景將一片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