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IDG集團創始人派特·麥高文在2006年1月26日的美國出版業終生成就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著名的亨利·約翰費舍獎。
在麥高文的領導下,IDG集團在85個國家出版發行了300多種報紙雜志,其中包括《計算機世界》/《信息世界》、《CIO》、《宏觀世界》、《網絡世界》和《PC世界》幾個國際知名的信息雜志。這家私人公司2004年公布的年利潤為24.6億美元。
在紐約接受頒獎時,麥高文向他的同行強調要把目光放到海外市場去。“96%的世界人口不在美國,海外市場的發展比國內市場要快得多。”
派特·麥高文接到來自美國雜志協會的電話,得知自己將被授予終生成就獎時表示這個獎現在頒給他太早了,足足早了15年。這位國際數據集團(簡稱IDG集團)的創始人和總裁說:“同行們推選我獲獎,我感到很榮幸,但我還有很多要做卻還沒做的事。”他要在2020年之前實現幾個頗具雄心的目標。他計劃將IDG集團的利潤從30億美元提升至400億美元,將讀者人數擴大10倍,達到15億。
1964年,麥高文成立了國際數據公司(簡稱IDC公司),為新興的IT產業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今天,IDC公司成為了IDG集團的附屬公司,為50個國家的4000位客戶提供市場調研、分析、咨詢的服務。
在成立了IDC公司3年之后,麥高文覺察出市場上缺乏值得信賴的IT新聞周刊,因此,在1967年創辦了《計算機世界》。現在,《計算機世界》連同它的姊妹刊物《信息世界》、《宏觀世界》、《網絡世界》、《CIO》和《PC世界》成為了IDG集團300強刊物中的佼佼者。
麥高文引領IDG集團走過了40年的發展路程,他認為企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海外拓展重內容、更重方法”的原則。集團對本土編輯進行了工作方法的培訓,教他們如何調查讀者的需求,收集與之相符的新聞內容并以最引人注目的方式出版。麥高文說:“世界各地的雜志編輯和行政人員定期就最佳的編輯、出版方法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這種交流會帶來不同凡響的創新。”
1972年,IDG集團將《計算機世界》引入日本,邁出了向海外市場進軍的第一步。他回憶說:“我們一直把全球化作為工作的核心。對于同樣致力于全球化的出版人,我的忠告是:不要把刊物的內容照搬到其他國家去推銷,因為各國對本土產品和信息的需求各異。” 為了保持刊物內容的本土化,使當地讀者持續購買,IDG集團旗下的每種雜志都有專門的編輯人員。與此同時,集團的內部新聞網“IDG新聞服務”連接著全世界1000多位編輯和記者,傳遞著新聞消息、深度報道、時政評論以及其他新聞來源,用全球新聞補充本土報道。現在,IDG集團旗下刊物的內容80%來自當地,20%是世界技術新聞。
今天的IDG集團除了擁有37個持有發行許可證的合伙人,還有100多家獨立的附屬公司,分布在全球7個大洲85個國家,每家公司都享有高度的自主權,獨立運作。IDG集團是世界公認的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雜志出版集團,70%以上的利潤來自海外。
麥高文最初冒險進入出版業還是在麻省理工大工作的時候,盡管那時他的確對IT產業的光明前景有些預感,但卻沒有預測到在未來的幾十年這個產業會呈現指數增長。現在,這個產業從加利福尼亞的硅谷一直延伸到加羅爾的硅谷,技術革新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
如果說30年前,IDG集團在美國以外的最大市場是日本的話,那么目前中國市場的良好態勢就是意料之中了。由于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猛,現在已經是IDG集團第二大利潤來源,僅次于美國。IDG集團很早就看到了中國的發展潛力,在1980年通過建立合資公司進入中國市場。
此外,IDG集團又收購了韓國當地最大的IT網站,“韓國是全球3G手機使用范圍最廣、寬帶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所以我們通過多媒體平臺不斷地尋找各種方式為用戶服務。”
IDG集團在全世界舉辦了170多次會議和活動,其中包括宏觀世界會議和世界博覽會。麥高文認為,在一個高度依賴電子媒體的產業中,面對面的直接交流至關重要。“現場會議的重要性在于大量的信息是通過肢體語言、身體的姿態和動作傳遞的。人們愿意親自參加會議,與同一利益群體中的其他成員見面。”
舉辦活動可以帶來豐厚的回報,IDG集團自詡活動利潤為50%~60%,而出版雜志僅為10%~15%。IDG集團的網絡利益吸引了1.4億用戶,利潤為30%~40%。
未來的幾年,IDG集團的網絡服務會更加豐富。麥高文自信地認為網絡出版將會繼續為集團帶來利潤,而且將會超越傳統出版業。目前網絡出版利潤占集團總利潤的17%,而據他推測,到2008年會占到50%,紙質出版業占40%,舉辦活動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