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難以置信,然而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素有“人到哪里就把先進帶到哪里”美譽的原鎮計生辦主任酈玉蘭,2004年擔任該社區黨支部書記后,她與一班人一道率領干部群眾經過3年的打拼,社區面貌發生了奇跡般的變化:投入百萬巨資新建了堪稱一流的社區綜合服務辦公大樓;經濟超速發展,2006年一年的三業總值超過了前兩年三業總值的總和,綜合經濟實力跨入象山鎮第一方陣;社區建設、黨建和文明創建均取得驕人成績,社區被授予“鎮江市文明社區”稱號,社區黨支部連續3年被評為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一
社區經濟超速發展。社區一班人圍繞“富民強居”目標,實施“多元驅動,擴大總量”經濟方略,以項目為抓手,強抓招商引資、強推項目建設、強化服務措施,全力推進社區經濟穩健快速發展。
在招商引資工作中,他們推出了整合現有資源、盤活閑置資產、改善投資環境、強化企業服務,大力營造“你發財,我服務”的親商愛商安商的濃厚氛圍,以及把握住信息源、落實項目責任、加大推進力度等一系列重要舉措,招商引資取得前所未有的喜人成效。近兩年來,社區共引進項目19個,其中300萬元以上項目1個、100萬元以上15個。接著,他們大手筆地做好做大做強企業這篇大文章。他們強化企業服務,積極幫助解決各種難題,為企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大力培植規模企業,兩年來共培植規模企業4家,其中順裕飾材已成為年銷售5000萬元的大中型企業;原來銷售額只有幾百萬元的京通工程公司、金鼎鋼結構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通過不斷追加投入,擴大生產規模,年銷售收入均突破2000萬元大關。與此同時,他們搶抓禹山北路、松村路拓寬改造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近郊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沿街、沿路、沿巷的道路經濟,僅2006年就翻建新門面房1500平方米,改造和新建經營用房1000平方米。此外,他們想方設法挖掘發展三產經濟潛力,將原社區辦公大樓改造成商業用房對外出租,投入40萬元把金英幕墻改造成三產經營用房。社區三產經濟迅猛發展。2006年,社區三產營收達到2.51億元,占社區三業總值的60%,第三產業已成為社區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多元驅動,擴大總量”經濟方略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社區經濟的高速發展。2006年,社區實現三業總值4.3億元,是2004年三業總值1.3億元的4.7倍,3年時間翻了近兩番。社區經濟迅猛崛起,為加快社區建設步伐,實現富民強居、帶領群眾奔小康的目標,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
二
文明創建成果輝煌。社區一班人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的工作方針,在高速發展社區經濟的同時,以創建文明社區為目標,大力推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在實施中,把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文明社區創建的基礎工程來抓。他們投入100萬元,新建了裝飾考究、明亮寬敞、堪稱一流的社區綜合服務辦公大樓,嚴格按照社區達標建設的規范化要求與標準,建立健全各項基礎設施。他們還從細化窗口服務、完善服務制度和職責入手,設立了服務指南、工作崗位牌,要求工作人員佩帶崗位證上崗,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為文明社區創建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與條件。
在文明創建中,他們發揮社區各種陣地的作用,采取向社區群眾發放《鎮江市公民道德建設簡明手冊》、出宣傳欄、組織讀報等多種學習形式,組織社區居民學政策、學法律、學科技、學文化,著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社區居民。與此同時,在全社區上下深入廣泛地開展“文明社區”、“文明居民小組”創建和“十星級文明家庭”、“五好文明戶”等一系列評比競賽活動。結合文明創建,還開展以打造居民一流人居環境為目標、以治理臟亂差為突破口、以“雙清雙美”為載體的環境衛生整治和“平安創建”活動。
在環境衛生整治中,他們專門成立工作班子,確定專人負責,建立了有較高素質的清掃保潔隊伍,制訂了在社區主干道、街巷等重要部位,實行“全時段、全天候、全覆蓋”的長效保潔措施。環衛整治取得顯著成效,僅2006年,社區就清除各種垃圾二百多噸,清理亂貼亂畫三百多處,居民群眾養成了自覺講衛生的良好習慣,社區衛生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平安創建活動中,他們圍繞“三年創建、兩年完成、一年達標”的目標,專門成立了由社區黨支部書記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調委會、義務巡邏隊、暫住人口管理站等群防組織,從強化宣傳教育入手,通過出專欄、貼標語、掛橫幅等宣傳形式,大力營造“平安你我他,創建靠大家”的創建氛圍,促使居民群眾在接受潛移默化教育的過程中,自覺地參與到契約式聯防保險、義務巡邏等平安創建活動中來,為社區安全防范構建一道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在民事矛盾糾紛調解工作中,他們以社區調解中心為陣地,建立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實施居民小組、社區兩級調解聯動,每月梳理排查矛盾糾紛苗頭,制定相應預案,遵循“依法調解、依法調和”原則,全力做好民事糾紛調解工作,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效,兩年來共調解重大矛盾糾紛5起。卓有成效地調處了市九中與民主村6組因征地引發的歷史遺留矛盾等一批難點熱點問題,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充分肯定。流動人口管理、同“法輪功”邪教作斗爭等工作,均取得明顯成效。
在文明社區創建活動中,他們還組織居民群眾參加農民運動會、乒乓球賽、“福星”和“壽星”評選,以及業余文藝會演等一系列文體活動,不斷豐富居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提升精神文化生活質量。文明社區創建工作取得輝煌成果。目前,全社區共評選出“五好文明戶”350戶,參評率100%。在全社區范圍內已形成“鄰里團結、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移風易俗”的良好風氣,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蔚然成風,2006年,社區被授予鎮江市文明社區稱號。
三
黨建工作同樣是碩果累累。社區黨支部一班人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以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為目標,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全力推進黨建工作的開展。
他們首先從抓好黨員思想教育入手。利用“三會一課”和政治學習日制度,組織黨員干部開展以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為主線的各種學習教育活動,還多次組織黨員干部參觀革命遺址、瞻仰先烈遺容,組織收看防腐倡廉電教片,對黨員干部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廉政勤政教育。通過學習教育,他們要求每個黨員干部樹立“三個一”的良好形象,即樹立品行端正、處事公正,不為錢財動心,不為權物喪志,不為酒色妄行的“一身正氣”的形象;樹立不分親近遠疏,不講交情深淺,不搞看人辦事的一視同仁的公道正派的形象;樹立嚴格自律、廉潔奉公、不為物欲所誘、不以權謀私的一塵不染的勤廉形象。為了鞏固學教活動成果,黨支部建立健全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交心、黨員聯系戶、扶貧解困,“獻愛心”以及黨建和廉政建設責任制等一系列黨建工作制度,并把各項制度落實到位。與此同時,他們還把徹底轉變工作作風,緊密聯系群眾,為民大辦實事,讓居民群眾滿意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社區黨支部一班人堅持變群眾上訪為社區領導主動下訪,沉下身子到群眾中去了解民情,聽取民意,解決民憂,做到從群眾最現實、最具體、最關心的問題著手,真心誠意為民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近幾年來,他們先后投入100多萬元用于修建村組道路、疏通下水道、改造自來水和用電設施等公益性事業建設,使社區道路硬化率、自來水入戶率、生活用電保障率、有線電視入戶率等均達到100%。他們還積極為社區居民群眾做好合作醫療保險推廣和續保工作,全社區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100%。與此同時,他們大力開展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積極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到目前為止,全社區已實現就業再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106人。每逢重大節日,社區黨支部主要負責人,都要帶領有關人員走訪困難戶,為他們送油、送米和送慰問金,還幫助特困戶家庭解決子女入學難題。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使群眾切切實實地感受到社區發展改革給他們帶來的實惠,感受到社區黨支部給他們送去的關懷和溫暖,社區黨群干群關系明顯改善。從而,社區黨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影響力和號召力大大增強。
在深入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的“創先爭優”活動中,黨支部一班人從黨支部書記酈玉蘭到每一位支部成員,都深諳“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己身不正,豈能正人”的道理,他們做到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求下屬做到的,自己先放出樣子,規定不允許做的,自己帶頭不做。工作中從不向前來辦事的人員和企業等吃拿卡要,他們用實際行動樹立了“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難為民所解”和“以民為本,萬事民為先”的優秀形象。黨建工作取得豐碩成果,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社區黨支部連續3年被評為京口區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創建和黨建工作有力地帶動了社區各項工作的開展,社區村改居、換屆選舉和黨務政務公開等項重點工作均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喜人成績。
在訪談中,每當記者提及近幾年該社區的巨大變化時,村黨支部書記酈玉蘭總是說:“這是上級黨委、政府重視關心的結果,這也得益于社區兩委會和全社區干部群眾共同的奮力拼搏,但是,我們與周邊先進社區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他們決心率領干部群眾繼續奮力拼搏,把焦山社區打造成“經濟繁榮、社會文明、居民富裕、環境一流”的蘇南名居。我們與他們一道期盼著這美好的一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