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3年,85度C已成為臺灣飲品與烘焙業的最大玩家,一年生產4600萬杯飲料與咖啡、5000萬片的切片蛋糕,店面家數的市占率更達30%,超越國際品牌星巴克。在明亮的三角櫥窗內,85度C究竟隱含著什么樣的“成功基因”?
零售總額突破31億元
2006年底,85度C零售總額突破31億元,與星巴克店鋪營收相差不大,還可能超越;85度C店面家數的市占率達30%,超越星巴克的23%。
目前臺灣星巴克在中國大陸有96家直營店,但是,再過幾個月,85度C將與康師傅聯手進軍大陸,直營并開放加盟;其主要負責人表示:“如果我們在那邊超過1000家,就真的超越星巴克了。”
“如果說星巴克是走‘城市雅痞’,那么85度C則是開放接近的平民路線”,中正大學企管系營銷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曾光華形容。平民經濟的想法,主導85度C的定價與區位的選擇。
把咖啡定在35元。以熱拿鐵為例,其價格比星巴克腰斬了近一半以上。為了降低開店成本、提高效益,他以5萬人口為基礎,在區位選擇上,鎖定人潮最多的三角窗:賣場里強調坪效,每家店提供的桌椅經常不到4、5張,為的就是提高顧客的回轉率。
對地點、坪效、裝潢的精打細算,使85度C平均開一家店資本額300萬,比星巴克少一半以上。目前85度C外帶比率高達90%,而星巴克外帶比率約10%。
延攬五星級主廚坐鎮
除了平價,85度C同時顛覆咖啡產業游戲規則的主因,是它帶進“烘焙產業”的概念。85度C請來國際比賽經驗豐富、有研發能量的亞太、君悅等大飯店主廚坐鎮。抓準不少主廚們想開店的心情,用分紅八股與創業兩個概念,吸引人才。
85度C四大主廚之一的鄭吉隆曾是君悅、亞太主廚、新加坡等國際比賽的得主。當時業界不少人,驚訝鄭吉隆為何好好的飯店主廚不干,卻往下跳槽到連鎖店。鄭吉隆愿意“屈就”的初衷,是想把飯店所學傳承到傳統面包店。
就像做化學實驗,85度C成功組合烘焙與咖啡兩個產業,提供漂亮的價格;不但掀起廉價革命,更培養消費者吃甜食的習慣。85度C今年31億營業額中,烘焙比重占一半,約16億。臺灣星巴克的烘焙占營業額不到20%。
連鎖店的管理弱點
連鎖服務要永續經營,不只要大,擴張過程中,更需要維系一致的商品、一致的管理文化。總經理吳政學很清楚自己的弱點。“我書沒有讀得很高,可能是這個因素,文化的建立弱小了很多”,他緩緩道出內心的焦慮,“這部分,星巴克真的很強。”
快速擴張的85度C,不但得讓臺灣各店穩定成長,還要面對不同國家的消費市場。以臺灣為例,有加盟主覺得85度C薄利多銷,賺錢困難,而最容易吸引人潮與錢潮的面包,也只有在85度C的直營店販賣。雖然85度C未來要擴大加盟店的面包生鮮產品,但能否順利技轉給加盟主將是一大工程。這些都凸顯加盟店管理的困難。如果光比營業額,85度C的確表現不俗,力抗星巴克。但就品牌的深度、服務精致度、管理系統的穩定性,仍然有所差距。
在這盤咖啡烘焙市場的棋局里,85度C與星巴克所布下的黑白棋,已經無限擴大,市場上明顯出現兩大巨人的身影。今年,隨著兩個品牌擴店速度加快,兩大巨人將正面較勁。最后,要看的是,誰有更強的品牌續航力。
作者:李雪莉
出處:臺灣《天下》2007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