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里,我們學習了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進入初中之后,我們學會了用方程方法解應用題,現在我們又學習了用函數解答應用題.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關鍵是列算式;用方程方法解應用題,關鍵是列方程或方程組;用函數知識解答應用題,關鍵又是什么呢?關鍵當然是求出蘊含于實際問題中的函數解析式,然后運用函數性質去解答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
下面,我們通過實例來談談怎樣運用一次函數來解答應用題.
例1(2006年臨沂課改區中考試題)一名考生步行前往考場,10分鐘走了總路程的.估計步行不能準時到達,于是他改乘出租車趕往考場.他的行程s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假定總路程為1),則他到達考場的時間比一直步行提前了().
(A)20分鐘(B)22分鐘
(C)24分鐘(D)26分鐘
分析:本題由圖象給出已知條件,是圖象信息題.由已知,這位考生步行時,用10分鐘走了總路程的,如果他繼續步行走完全程,則需要40分鐘.10分鐘之后,這位考生改乘出租車,要求出他到達考場總共用了多少時間,因此我們必需求出10分鐘之后的那段圖象的函數解析式.由函數圖象提供的信息,有兩個點(10,),(12,)在這個圖象上,這樣,后一段圖象的解析式可求.
解:設t≥10時的函數圖象解析式為s=kt+b,將兩點(10,),(12,)代入得:10k+b=,12k+b=,得k=,b=-1.所以s=t-1.
當s=1時,解t-1=1得t=16(分).
這說明,僅需16分鐘,這個考生可到達考場.如果他一直步行需40分鐘,這位考生提前40-16=24分鐘到達考場.故選(C).
本題也可用算術方法解:
解法2由圖象知,這位考生乘出租車之后,僅用2分鐘走了全程的,那么出租車走完全程的只要6分鐘,到考場實際用16分鐘,比一直步行前往提前40-16=24分鐘.選(C).
例2(2006年遵義市中考試題)我市某停車場在“五一”節這天停放大小車輛共300輛次.該停車場的收費標準為:大車每輛次5元,小車每輛次3元.解答下列問題:
(1)寫出“五一”節這天停車場收費總金額y(元)與大車停放輛次x(輛)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2)如果“五一”節這天停放大車輛次占停車總輛次的15%~35%.請你估計“五一”節這天停車場收費金額的范圍.
分析:(1)因為停車場“五一”這天的“收費總金額=大車停放收費金額+小車停放收費金額”,大車停放為x輛,收費金額為5x元,小車停放為(300-x)輛,收費金額為3(300-x)元,這樣,y與x的函數關系式不難求出;(2)當x值為總數300輛次的15%~35%時,x值的范圍可求,相應的y值范圍也可求.
解:(1)由題意知:y=5x+3(300-x),化簡得:y=2x+900(0≤x≤300,x為整數).
(2)300×15%=45,300×35%=105,因此大車停放輛次為45~105輛次.
當x=45時,y=2×45+900=990(元).
當x=105時,y=2×105+900=1110(元).
答:估計“五一”節這天停車場收費金額為990~1110元之間.
例3(2006年山東臨沂課改區中考試題)某報亭從報社買來某種日報的價格是每份0.3元,賣出的價格是每份0.5元,賣不出的報紙可以按每份0.1元的價格退還報社.經驗表明,在一個月(30天)里,有20天每天只能賣出150份報紙,其余10天每天可以賣出200份.設每天從報社買進報紙的份數必須相同,那么這個報亭每天買進多少份報紙才能使每月所獲利潤最大?最大利潤是多少?
分析:設報亭每天買進x份報紙,把x設定在150≤x≤200(x為整數)的范圍,每月可獲利潤y元.10天中,如果全賣掉可獲利(0.5-0.3)x×10元,20天中由題意可獲利(0.5-0.3)×150×20元,賣不掉的報紙虧損(0.3-0.1)(x-150)×20元,前兩部分獲利之和減去虧損的部分即為月利潤.
解:設該報亭每天從報社買進報紙x份,所獲月利潤為y元.由題意得:y
=(0.5-0.3)x×10+(0.5-0.3)×150×20-(0.3-0.1)(x-150)×20,化簡得y=-2x+1200(150≤x≤200).
由于k=-2<0,所以y隨x的增大而減小.
所以當x=150時,y有最大值,其最大值為y=-2×150+1200=900(元).
答:報亭每天從報社買進150份報紙時,每月獲得最大利潤,最大利潤為900元.
例4(2006年長沙市實驗區中考試題)我市某鄉A#65380;B兩村盛產柑桔,A村有柑桔200噸,B村有柑桔300噸.現將這些柑桔運到C#65380;D兩個冷藏倉庫,已知C倉庫可儲存240噸,D倉庫可儲存260噸;從A村運往C#65380;D兩處的費用分別為每噸20元和25元,從B村運往C#65380;D兩處的費用分別為每噸15元和18元.設從A村運往C倉庫的柑桔重量為x噸,A#65380;B兩村運往兩倉庫的柑桔運輸費用分別為yA元和yB元.
(1)請填寫下表,并求出yA#65380;yB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
(2)試討論A#65380;B兩村中,哪個村的運費較少;
(3)考慮到B村的經濟承受能力,B村的柑桔運費不得超過4830元.在這種情況下,請問怎樣調運,才能使兩村運費之和最小?求出這個最小值.
分析:這是一個運輸方案的設計問題.當A村運往C倉庫的柑桔重量x(噸)變化時,yA#65380;yB也隨著變化.第(1)題的表格數據的填寫,實際上是數據的梳理和分析過程,為求yA#65380;yB的函數關系式作準備,根據“運費=運往C村的運費+運往D村的運費”即可求yA#65380;yB的函數關系式;第(2)問是yA與yB值的比較,應分別討論yA>yB#65380;yA=yB#65380;yA 解:(1)A村運往D處(200-x)噸,B村運往C處(240-x)噸,運往D處為:260-(200-x)=60+x噸. 所以yA=20x+25(200-x)=-5x+5000(0≤x≤200); yB=15(240-x)+18(60+x)=3x+4680 (0≤x≤300). (2)當yA=yB時,由-5x+5000=3x+4680,得x=40(噸);當yA>yB,由-5x+5000>3x+4680,得x<40,由(1)得0≤x<40;當yA 答:當x=40時,A#65380;B兩村的運費相等;當0≤x<40時,A村運費較大;當0 (3)當yB≤4830時,解3x+4680≤4830,得x≤50. 設兩村運費之和為y(元),由y=yA+yB=-5x+5000+(3x+4860)=-2x+9680,又因為0≤x<50,函數y=-2x+9680隨x的增大而減小,所以當x=50時,y有最小值:y=-2×50+9680=9580(元). 答:當A村調往C倉庫柑桔為50噸,調往D倉庫為150噸,B村調往C倉庫為190噸,調往D倉庫為110噸時,兩村的運費之和最小,最小運費為9580元. 從以上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的解答中,我們可歸納出解答函數應用題的基本方法是: (1)仔細審題.理清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特別是找已知條件中兩個變量之間的變化狀況#65380;變化規律,找出聯系這兩個變量關系的一個相關量,為建立函數關系式作好準備. (2)設.將實際問題中相互制約的兩個變量設為x#65380; y(當然也可設為其他字母;題意中已設的,這一步可省). (3)列.列出x#65380; y之間的關系式,化簡,寫成用x表示y的式子;必要時,確定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在不少實際問題中,這個范圍非常重要). (4)解.運用函數的性質(或者畫出相應的圖象),針對實際問題提出的解題目標,作出解答. (5)答.檢驗答案是否符合實際,寫出完整的答句. 審#65380;設#65380;列#65380;解#65380;答,這幾步,不也正是列方程解答應用題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嗎?上述幾步中,分析是基礎,列函數關系式往往是解答的關鍵!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65380;公式#65380;注解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