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呂 謙
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教科所兼職教研員。曾榮獲全國首屆“葉圣陶杯”作文教學大賽特等獎、全國兒童文學大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中央電視臺首屆“金童獎”、成都市文學銀杏獎等。
讓我們蕩起雙槳
●張中群(成都市成華區優秀青年教師、龍潭小學語文教研組長、語文骨干教師)
同學們,你們劃過船嗎?劃船時,如果只用一只槳,能使船前進和后退嗎?能到達目的地嗎?答案肯定是不行。我們寫作文也和劃船一樣,必須蕩起雙槳,一只槳是閱讀,一只槳是寫作。閱讀和寫作是不能分開的,會閱讀的孩子就會寫作,不會閱讀的孩子就害怕作文。
閱讀服務于寫作,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的范圍可寬了,不光可以讀語文書,還可以讀各種各樣的課外書;閱讀的內容也可多了,有童話、故事、詩歌、散文,有記敘文、說明文……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學到許多知識,除了學語言的表達,還可以學作者的寫作方法、技巧,等等。我們來看看下面這篇作文《北湖美景》,看看龍潭小學這位同學是怎么通過閱讀來幫助他寫作的。
提起成都,人們一般想到的是美味的小吃、繁華的街道,其實,在這個號稱天府之國的地方還有一顆耀眼的明珠,那就是——北湖,它被稱為成都的“東方之珠”。
北湖的水真靜啊,靜得像一面鏡子;北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湖底的淤泥。一陣微風吹過,湖面上波光粼粼,就像是老奶奶布滿皺紋的臉。
再往湖里看,湖里的魚可真多啊。只要你往湖里輕輕撒一些飼料,分散在湖的四面八方的魚仿佛都聞到了午飯的味道,山洪奔瀉似的向你匯集了。小群匯成大群,大群在運動中擴展,爭先恐后,前呼后擁,你推我搡,淋漓盡致!有的拼命地向前奔馳,像一隊尖兵,要去爭奪那最后的陣地;有的來回奔跑,儼然臨危不懼、收拾殘局的大將;還有的四處亂竄,似乎剛出籠的獅子在找食;小魚跟著大魚,認真而緊張地跑,不再頑皮、撒歡,一下子變得老練了許多。
當趕到的時候,才發現食物太少,于是又展開了一場食物爭奪戰。大魚不讓小魚,拼命地往身材瘦小的同伴身上擠,使勁地甩著尾巴,似乎想把它們都甩到岸上去;小魚不向大魚低頭,削尖了腦袋似的,哪里有縫就往哪里鉆。哎,食物真是太少了,有的魚干脆跳起來吃,來了個“鯉魚跳龍門”。吃到的魚兒真是貪心,還是繼續拼命地擠呀,跳呀,恨不得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完;沒吃到的魚兒既傷心,又著急,像一只沒頭的蒼蠅,四處亂撞。哎,真是可憐啊,于是,我只好又撒了一把飼料。
這就是北湖,如果說沒有到過長城,就等于沒到過中國,那么,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不看看北湖,就等于沒看過成都最動人的風景。
你們是不是發現這篇作文里有很多課文的影子?對,這位同學說,開頭和結尾學的是《雅魯藏布大峽谷》,魚兒游動的場面學的是《鞏乃斯的馬》中馬群奔跑那一段,還有其他一些課文的好句子的影子。可見,這是一個善于閱讀的孩子。
我們閱讀文章,一要善于學習,模仿加創造。如上面這位同學就模仿了課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的用法。我們不僅要學習作者的謀篇布局、詳略安排、句式表達等,還要模仿他們的手法進行寫作。魯迅先生說:“模仿就是創造。”我們模仿并不是抄襲,關鍵是要結合自己的生活、見聞、感受,進行創造,寫出新意。就像一個剛學走路的孩子需要大人扶著,閱讀好文章就好比是給剛走路的孩子找了個扶手。所以,當你閱讀各類文章的時候就要留心了,當發現好的布局、好的安排、好的句式時,就要想我在什么地方可以用上它呀,寫完后還可以對著例子修改呢。
二要善于積累,積累語言。為什么有些同學寫作時半天都寫不出來,就是因為他腦子里的詞匯量太少了,他看到了卻表達不出來。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存儲器,閱讀得越多,積累得就越多,寫作文的時候就有越多的好詞好句跳出來,讓你得心應手。這個積累的過程很簡單,就是多讀多看,并準備一個摘抄本,把那些好的詞語、句子、段落摘抄下來。為了不遺忘,還要時時背誦,經常翻看。還可以做剪報,當然也要天天讀讀背背,如果能在旁邊把你的感悟也寫下來,那就更好了。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沒有好的吸收就沒有好的傾吐。一篇好的文章帶來的啟發真的是太多了,何不在閱讀的時候就做個寫作的有心人呢?
孩子們,要想把船駛向成功的彼岸,就趕快拿起閱讀和寫作這兩只槳吧!
例 文
放風箏
●成都市龍潭小學三(1)班 劉 洋
春天到了,嫩草已經吐綠,那毛茸茸的嫩草多么令人歡喜。天氣變暖和了,燦爛的太陽撫摩著大地。孩子們脫下了厚厚的外衣,去操場上放風箏了。
瞧啊!天空中的風箏可真多呀!有蜻蜓風箏、美人魚風箏、豬八戒風箏、熱帶魚風箏、老鷹風箏,還有鳳凰風箏……風箏各式各樣,看得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我最喜歡蜻蜓風箏。它長著一個圓圓的腦袋,鼓著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一雙長長的翅膀像一對機翼在藍藍的天空中劃過來劃過去,看,它的樣子多神氣!
我還喜歡豬八戒風箏。它戴著一頂黑漆漆的小帽子,因為它的豬頭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帽子看起來很小。一雙圓溜溜的小眼睛骨碌碌地轉,鼻子又大又長,嘴巴又扁又短,好像在說:“老豬來也!”哈哈,很有趣吧?最可笑的是它的大肚子,又大又鼓,風一吹,它就在空中搖來擺去。突然,一陣大風吹來,它便搖身一去,好像在說:“我要去找我的師父和師兄了,拜拜!”
我還喜歡熱帶魚風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拖著長長尾巴的三角形,上面布滿了黃色、紅色、藍色和綠色的條紋,在藍天的映襯下就像一條在海洋中自由自在遨游的熱帶魚。嘴巴尖尖的,好像隨時都在吐泡泡。尾巴在微風中擺來擺去,好像在海洋中舞蹈。
放學了,天上的風箏越來越多。看著這些美麗的風箏,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古詩:“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是啊,天空因為有了美麗的風箏更加美麗,操場上因為有了孩子們的歡笑更有生氣!
放風箏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我愛美麗的風箏,我愛美麗的春天!
(小作者從整體入手描寫天空的風箏,模仿了課文的寫作方法。
正是由于小作者平時熱愛閱讀,寫作時才會產生那么豐富的想象,每一個風箏仿佛都注入了人的思想感情。你看,小作者眼中的風箏多么頑皮,多么可愛!
小作者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熱帶魚風箏描寫得惟妙惟肖,這也是模仿了課文的描寫方法,而且還有自己的創新呢!
這是一個愛閱讀、會閱讀的小作者,他在平時的學習中就善于積累,把寫得好的句子、段落或寫作的一些好方法積累了下來,當自己寫作的時候就信手拈來。)
點評:這位小作者以前一直害怕寫作文,每次寫作都很痛苦。后來我重點從閱讀入手,指導他寫作。沒想到,他很會模仿,很會借鑒,還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寫出真情實感。看來平日里我要求他在閱讀中進行積累的功夫沒有白費。雖然這篇作文還比較盲從,缺少個性,但是,對于一個害怕寫作的孩子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希望他以后越寫越好。(點評:張中群)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