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臺
女孩玩芭比娃娃,男孩生呢?黃仁壽從小喜歡超人、蜘蛛人、蝙蝠俠……,從看漫畫、玩玩具,到后來開玩具店,最后自行設計公仔。他解釋:“公仔這個詞來自香港,指的是日本的人形玩具,也就是歐美講的Figure?!?/p>
他念過美工,有繪畫和雕塑能力,加上想象力豐富,是臺灣極少數公仔設計師之一。第一個作品“HeavenBoy”,講一個觸怒天神的天使,他的下巴在一次地獄打斗中被打掉……這類設計師玩具通常都有故事背景,公仔也發展出各自的個性和生命歷程。
設計時,他會先設定人物造型、畫出三面圖、確定比例和色票、用黏土建模、開蠟模和鋼模,最后量產。除了自創作品,有些設計師會鎖定知名動漫角色,復刻人偶,“線條簡單利落,造型可愛又帶點恐怖,是時下最受歡迎的”。尺寸從3英寸到12英寸都有,“玩具迷通常買很多,臺灣居住空間不大,售價在950元-1800元(新臺幣,下同),三四英寸的小公仔,大家較能接受”。
找他的客戶,有食品業者想隨食品附贈“食玩”,也有企業想設計自己的企業公仔。在公仔文化盛行的香港,設計費高達港幣20-30萬元。臺灣的公仔設計業剛起步,設計收費的行情價每個案子約3萬-8萬元,“能拿到8萬,算是很高的了”。
會玩公仔的人,以有經濟力、30歲上下的男性居多,女性只占30%。他分析:“女生比較愛買衣服,男生喜歡公仔組成的王國,在那里,他會有坐擁城堡的感覺吧?!彼麤]有“老”朋友,“做這一行后,我最好的朋友都小我十幾歲,畢竟80年代出生的人,在比較好的經濟環境長大,對設計也比較了解”。
“實際去做之后,我發現:‘玩玩具很快樂,‘做玩具沒這么快樂,賣不掉的話,開模幾十萬成本都撈不回來,壓力太大了。”他才發出感嘆,突然又笑呵呵地說:“但如果某個角色狂賣的話,收入又可以拿來買好多玩具了?!?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