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馨誼
前幾年,用標志圖案大嘴猴Julius結合亞洲當紅偶像凱蒂貓(Hello Kitty)的Paul Frank,在青少年間造成旋風式的擁戴與歡迎,它設計變化多端、善于結合不同品牌和藝術來炒作話題,當時受歡迎的程度已到了仿佛不知道這個品牌就會落伍一樣。
不僅如此,年輕偶像林賽·羅韓(LindsayLohan)、希拉莉·達芙(Hilary Duff)經常穿著PaulFrank到處亮相,電影里例如《王牌大賤諜》、《美國派》或是《冒牌老爸》也會見到它的蹤跡,就連好萊塢個性女星安吉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也選擇給兒子麥鐸斯(Maddox)穿Paul Frank!
創意皮夾取悅女友
20世紀90年代,大嘴猴設計者Paul FrankSunich還是個藝術學院的學生,為了讓作品更完整,他購買了生平第一臺縫紉機后,開始了他縫縫補補的創作生涯。
為取悅當時的美麗女友,坐在縫紉機前的Paul靈機一動,構思了一個全新的卡通人物——咧嘴笑的猴子Julius,并將之前剩下的紅色人工皮革(vinyl),拿來做了一個可愛皮夾。朋友們紛紛對Paul的產品表示興趣,而玩band(樂隊)的他也利用下班時問,幫樂隊或朋友制作配件,例如吉他背帶或背包等。
車庫發跡叱咤十年
Paul和朋友Ryan Heuser有一次閑聊,談到現在人們為什么連一雙很酷的襪子都找不到。之后幾天,Paul就用他最喜愛的人工皮革做了一個皮夾送給Ryan,Ryan非常驚喜于Paul的創意,也興起了共創事業的念頭。
于是,Ryan毅然辭去原來的公關工作,他向繼母借了5000美元,二人于1995年開始共創事業。Paul搬來他的縫紉機和人工皮革,就在位于加州紐波特海岸的Ryan自家車庫,開始設計制作他們的產品;而Ryan就負責海報等包裝創意,利用一些交換市集和精品店來銷售。
二年后,原本正和Ryan的室友約會、往來頻繁的John Oswald,無意間聽到Paul和Ryan在房間開會討論的內容,覺得他們這個事業大有可為,決定以投資一大筆資金的方式加入,于是雙方正式以Paul的名字共同創立了“PauIFranklndustries,Inc”,由Paul負責創意研發、Ryan負責公關行銷、John負責業務營運的鐵三角關系大致確立,自此Paul Frank開始了黃金十年的輝煌生涯。
卡通系列親切討喜
Paul Frank最著名的商標就是大嘴猴——有著無辜表情、咧嘴傻笑的猴子Julius,它可愛的卡通造型令人印象深刻且非常討人歡心,無論大人、小孩都會愛上它。
因為大嘴猴Julius成功征服人心,PaulFrank隨后發展出一系列卡通人物,有長頸鹿Clancy、骷髏頭Skurvy等,它們都十分平易近人,親切得就像在跟你問好,也呼應了PaulFrank清新的標語:“Pau I Frank is your friend.(Paul Frank是你的朋友。)”
街頭潮流品牌和精品業的最大不同就是,他們好像害怕生活太無聊,總是不停地推陳出新、顛覆一切。Paul Frank和一般頹廢不羈的街頭潮流品牌比起來,已經非常“陽光”了,Paul Frank美國公司的100多位職員里,有許多剃光頭、吃素或者連煙酒都不沾的人,簡直是典型的“好人”公司。
跨界炒作翻玩芭比
Paul Frank就像一個極端人格分裂的人,合作對象非常廣泛,不管和誰合作,它都能將商品變得精彩有趣,并且造成話題。
Paul Frank讓總是穿著華服的芭比娃娃,套上它著名的猴子圖案睡衣;為大嘴猴Julius介紹風靡世界的女朋友凱蒂貓;為紅十字會“善待動物組織”等團體推出限量商品;向普普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01)和本世紀最偉大的偶像貓王(Elvis Presley)致敬;還有與另類除草機品牌John Deere、腳踏車NIRVE和足部保養專業DrScholl合作。
但流著街頭品牌血液的Paul Frank,最終仍少不了和搖滾樂團、DJ及前衛涂鴉藝術家例如Obey、Shag,撞擊出獨特的設計和圖騰,還有2007年春夏和樂高玩具(LEGO)的最新力作。
主帥出走刷新銷量
短短十年間,Paul Frank從一個可愛大嘴猴的皮夾開始,已經發展成設計家居服、配件、男女裝、童裝和家具的跨國公司了,它的崛起似乎就像一個典型美國夢的實踐。
但好景不長,就在去年Paul興高采烈辦完終身大事后幾天,他竟被Ryan和John毫無預警地踢出公司。官方說法是Paul已有其他的興趣,也有其他說法是Paul很久以前就無心在工作上了,幾乎都是Ryan和John的創意和決策在帶領公司賺錢。
無論如何,去年一場對簿公堂的好戲,搞得雙方都元氣大傷,結局是Paul捧了一筆錢,黯然離開了Paul Frank。其實這種狀況在時尚圈內時有所聞,只不過通常在主設計師離開之后,品牌都會變得一蹶不振,但是Paul離開了,PaulFrank的營業額卻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4億美元。這說明了在這個年代,創意還是需要行銷,將藝術變成黃金,才能賣錢啊!
(責任編輯袁紅)
海外星云 200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