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焰
當布什總統于今年5月30日宣布提名前副國務卿佐立克擔任新一屆的世界銀行行長,接替丑聞纏身的沃爾福威茨的時候,曾經迎來外界的一片喝彩。政治觀察家們甚至宣稱,這是布什總統任內做出的最好的人事動議,鐵定會得到世行董事會的認可。如今,佐立克真的可以大展宏圖了。
“佐立克與新保守派的沃爾福威茨不同,他不是個意識形態的空想家,在為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三任總統效力的實踐中,佐立克一直秉承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理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前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肯尼斯·羅戈夫(Kenneth Rogoff)這樣評價道。他同時提醒,佐立克將面臨著世行發展的各種挑戰。
沃爾福威茨的下臺和佐立克的上臺,被一些政治觀察家譽為“華盛頓高層清掃新保運動”的一個步驟。自從民主黨當上了國會多數,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烏紗立刻被摘掉了。而新保守派的另一個代表人物約翰·博爾頓(John R.Bolton)也因為無法獲得國會的認可而結束了他的駐聯合國大使的政治生涯。另一位新保守派大將——前國防部國防政策委員會(DefensePolicvy Board)主席理查德·珀爾(Richard Perle)曾號稱是布什總統不掛銜的高參,影響遠遠大于任何一位部長,如今也淡出了決策圈,取而代之的是像佐立克、蓋茨這樣的務實派。曾在布什第一任期叱詫風云的新保守派班底幾乎被清空了,現實中挫敗重重的布什只得轉而請出保守主義陣營內的務實派來打掃戰場。
佐立克上臺,新保被掃蕩一空
在布什執政前期,佐立克與沃爾福威茨曾共同效力于美國的外交、國防領域。但二人的行事風格卻截然不同。當時在五角大樓當副部長的沃爾福威茨堪稱新保守派的旗手,與頂頭上司拉姆斯菲爾德等人一起策劃了進攻伊拉克的行動。而活躍在經貿外交領域的佐立克卻是個現實主義者。他曾一手把中國帶人WTO的國際經濟機制,主持過美國與新加坡、澳大利亞、智利和墨西哥的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還協助啟動了全球貿易多哈會談。更早以前,佐立克是老布什政府中出色的國際政治官員。他參與了東、西德統一的談判,還協助制定結束冷戰的政策。
但是,9·11事件之后的布什政府幾乎被新保守派占領了。他們固執地要將美國式民主移植到中東,卻在伊拉克戰場泥足深陷。雖然國家安全的口號在2004年的大選中保住了布什的總統寶座,但面對輿論壓力,布什不得不對新保守派的團隊做出一些調整。于是,沃爾福威茨在2005年6月當上了世行的行長。相反,能干的佐立克卻沒有受到重視。一年前,這位國際經貿外交的老手因為謀不到財政部長的位子而黯然離開了華盛頓,寧愿躋身華爾街弄潮,在高盛投資公司做了一位副董事長。
然而,當沃爾福威茨在世行人緣盡失,不得不“辭職謝罪”時,布什總統終于幡然醒悟,將佐立克召回政壇,等于無聲地為當年的“不惜才”而道歉。
說到底,逼布什與新保守派訣別的根本動力是殘酷的現狀——新保守派的意識形態在現實世界中真的行不通。伊拉克戰爭徹底地拖垮了布什的民望,新保守派人物的種種固執與丑聞也讓人失望。于是,已經成為政治跛腳鴨的布什,在為時不多的執政時間里似乎突然“理性”起來。
佐立克如何贏得信心票?
現在,重回政壇的佐立克要考慮的是,如何收拾沃爾福威茨留下的爛攤子,如何贏得世行1.3萬名員工的信任。
之后,佐立克要出訪世行的主要成員國,為世行今后的貸款項目征集200億美金,同時想方設法清理那些會讓世行分心的因素,以防世行在行進中失去自己的工作重點。
世行在21世紀的首要目標是扶貧。在這塊領域中,非洲國家是首當其沖應得到幫助的對象。像佐立克自己所說的,那里有很多豐富的礦藏,卻因為疾病、醫療保險不完善、饑餓和農業基礎設施不到位等問題,而失去了發展的機會。但值得慶幸的是,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新一代領導人愿意投身于扶貧的大業。而佐立克的任務就是在抑制一些舊政權腐敗行為的同時,培養這批領導人,讓他們在世行的支持下,成為扶貧運動的主力軍。
除此之外,佐立克還要更新世行的財政體系,結束放貸,轉而提供援助資金。另外,世行借款給中等收入國家的行為在很多人眼中是高流動資本市場上十分荒謬的舉動,佐立克必須就此做出改善。
除了要面臨發展世行的種種挑戰外,佐立克還得面對在一個國際組織中的性格挑戰。佐立克鮮為人知而華盛頓卻又不宣的秘密是:脾氣火爆。在碰到他憎惡的人或問題時,佐立克可以喋喋不休,自顧自說。這樣一個性格缺陷,在他所任職過的機構中,已經成為同事詬病的一大罪狀,在世界銀行這樣政治味道極為濃重的國際組織里,可以是政治的致命傷。
責任編輯:覃福貴
海外星云 2007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