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五年秋天日本眾議員選舉時,十一位議員因反對郵政民營化改革方案而退出自民黨;但是二○○六年十二月四日,這些人卻陸續復黨。這場復黨鬧劇不僅讓日本民眾失望,也害苦了當年為小泉立下汗馬功勞的“紅粉刺客”們。
2005年秋天日本眾議院選舉時,在執政黨之一的自民黨內,有多位國會議員因為反對當時首相小泉純一郎的郵政民營化改革方案而退出自民黨,被日本媒體稱為“造反議員”。隨后,小泉派出以女將和新面孔為主的“刺客兵團”,到各選區去挑戰這些造反者,轟動一時。
但在小泉退位、安倍接班之后,遂醞釀讓核心的參眾議員回歸自民黨。2006年12月4日傍晚,自民黨召開黨紀委員會會議,除了前經濟產業大臣平沼赳夫之外,恢復其他11名“造反議員”的黨籍。這樣一來,自民黨眾議院議員的人數上升至305人。
平沼與自民黨雙贏
“造反議員”的復黨鬧劇花了三個月才搞定,有人認為是安倍的敗筆,其實這都是演給日本國民看的。“造反議員”要不要復黨,除了平沼之外,早在兩個多月前便已經都說好了,只有平沼一個人不肯提出承諾今后“朝實現郵政民營化邁進”的誓約書。
在11名議員正式復黨前一周,自民黨干事長中川秀直跟平沼不斷發生激烈沖突,所有媒體注意力也都集中在兩人身上,平沼要不要復黨變成重大焦點,結果媒體以及日本國民完全忘記批判其他變節的議員。按理他們也同樣會遭到輿論大力抨擊,但因為平沼吸引了眾人眼光,其余的“造反議員”反而逃過一劫,保住了面子。
自民黨之所以不顧平沼,而急著要讓這11個人復黨,主要是因為這11人的資金力量薄弱,而平沼每年可以籌集到近5億日元政治資金,加上他等于是安倍的老大哥,安倍的想法、觀念跟平沼完全是心照不宣的。平沼目前的計劃大概是在2007年夏天的參議員選舉時,協助岡山選出來的片山虎之助當選,然后以此功績復黨。
事實上,日本各媒體都一直報道“中川對平沼”的沖突,這對平沼和自民黨來說,都很得利:平沼為充分展現自己是重視信念的政治家,因此不肯提出誓約書;而中川也表示“自民黨是講道理的政黨,最重視對國民的承諾,因此無法為了平沼而降低復黨的基準”,自民黨從而得以將國民的批判降到最低限度。
復黨為錢和選舉
安倍與中川讓“造反議員”回歸自民黨的主要原因,無非是“錢”與“選舉”。
復黨的條件表面上是贊成郵政民營化以及安倍的施政方針,但那不過都是表面動作;實際上,據日本政界人士透露,每年支付給各政黨的政黨交付金中,有一半是按1月1日這一天各黨所屬的議員數來決定的,如果自民黨讓“造反議員”在2006年內復黨的話,則因為增加11人,那么2007年的政黨交付金可以增加近3億日元。
更重要的是,為了2007年非贏不可的參議院選舉,必須要讓“造反議員”復黨。因為決定勝負命運的是名額只有一人的29個選區,“造反議員”堀內光雄等9人都是一人選區出身的,自民黨非要他們的合作,否則將會輸得很慘。
另外,造反派議員離黨后,如果一直都無所屬的話,就無法得到每人每年2000萬日元的交付金,而且可用于收取企業和團體獻金的“政黨支部”的招牌也被奪走,可謂損失慘重。例如,岐阜選區的“造反議員”野田圣子,2005年的政治資金收入總額為9777萬日元,政黨支部的收入還有3837萬日元。離黨后,她失去占總收入40%的資金來源,政黨交付金為零,更無法籌措每年6000萬日元的活動費。
“紅粉刺客”沒命
說來說去,最慘的還是2005年被小泉送去“暗殺”的“紅粉刺客”們。按日本選舉規則,選舉時政黨補助都會到支部長那里去,現在復黨議員提出的條件就是要恢復成為小選區的支部長,然而這些支部長現在是由“刺客議員”在擔任。
“刺客”雖然拼命死守,也無法免于遭“斬頭”的命運。這些“造反議員”甚至不用做任何動作,當資深的他們回到選區,選區的人也會自動去驅逐“刺客”,更何況那些“刺客”是小泉當時硬逼著地方接受的。
(劉黎兒)
“紅粉刺客”PK造反議員
2005年秋天,在日本眾參兩院關于郵政民營化相關法案表決中,有自民黨議員投了反對票。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泉將他們稱為“叛徒”,并剝奪其候選人資格。
多名“叛徒”被迫另立新黨參選。小泉隨即派出得力候選人到反對派選區充當“刺客”,擁立“刺客”候選人對“叛徒”進行單挑。在多達33個小選舉區中,均上演自民黨候選人和前黨內“反對派”候選人的PK大戰。此招使得一貫波瀾不驚的選舉充滿戲劇性,吸引了大量原本不關心政治的民眾投票。而且這樣一來,在拉票中,辯論幾乎都集中在郵政改革之爭,政黨之爭縮小為政見之爭。
此外,小泉不出動“美女”挑戰自民黨“叛徒”,他推出了26名女性候選人的“紅粉軍團”。這些唇抹血色口紅、面露殺手式微筆的“紅粉軍團”包括:45歲的金融家左藤由香、46歲前東京大學校花西山真佐美、被譽為日本家政女王的藤乃真希子。此外還有號稱“女刺客”的日本環境部長小池百合子、曾任日本駐聯合國裁軍大使的豬口邦子等政界名女人。他們的任務是:在長期左右自民黨的幫派內部,替小泉清除他的政治宿敵。她們要協助小泉不讓宿敵卷土重來,同時頂替他們。
事實證明,“紅粉軍團”的人氣果然對選民有極強殺傷力,并成功將選舉演變成一場娛樂大戲。
編輯:王克峰
電子信箱:
kefeng1996@gmai1.com
海外星云 200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