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腦心通膠囊配合西藥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療效。方法:將4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4例,治療組2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腦心通膠囊,3個月后觀察2組患者血糖、血壓、血脂、血黏度及眼底檢查情況。結果:2組患者血糖、血壓無顯著差異,治療組血脂和血黏度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P<0.05),視力及眼底均較對照組改善(P<0.05)。結論:腦心通膠囊配合西藥能改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血脂、血黏度,減輕眼底病變。
關鍵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腦心通;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7-0012-02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糖尿病發病率劇增,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糖尿病主要引起大血管病變及微血管病變。大血管的損害,尤其是腦血管的損害,可引起腦動脈硬化;微血管的損害可引起廣泛的微循環障礙,常見于眼底的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理基礎是微血管病變,腦心通膠囊(咸陽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是運用中醫絡病理論研制的中藥復方制劑,以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為治療原則,具有改善血流流變、血管內皮功能、微循環的功能。本研究觀察腦心通膠囊配合西藥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治療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05年2月~2006年8月在本院內科及老干科住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合并視網膜病變患者48例。糖尿病診斷按1999年WHO診斷和分類標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符合我國眼底病學組1984年制訂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期標準。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齡64~86歲(73±3.2)歲;糖尿病病程7~35年。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4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壓等方面無顯著差異。排除標準:肝腎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腦血栓、胃腸病變、出血性疾病患者。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糖尿病飲食控制和藥物(諾和靈胰島素或諾和龍、吡格列酮等)治療,對照組主要用硝酸脂類、腸溶阿斯匹林、鈣離子拮抗劑、ACEI類。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腦心通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所有入選患者在觀察期間不使用降脂藥物,療程為3個月。
1.3檢測指標所有患者均于服藥前、服藥后測定血壓、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lc)、血脂、血粘度等各項指標,用國際視力表檢查視力變化及數字圖像眼底鏡檢查眼底變化。
1.4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π±s)表示,組間采用τ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2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Ic)、血壓水平變化情況見表1,均無顯著差異。

2.2 2組治療的前后血清甘油三酯(TG)、膽固醇水平(TC)、血黏度變化情況治療組以上指標均顯著下降,對照組以上指標無顯著變化,見表2。

2.3治療前后視力的變化對照組視力上升1行以上3例,視力不變15例,視力下降6例;治療組分別為15例、7例、2例。治療組較常規組改善明顯(P<0.05)。
2.4 2組治療前后眼底病變改善情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視網膜水腫、眼底水腫、滲出改變、新生血管形成、玻璃體出血等。服藥后對照組眼底病變改善3例,無改善14例,惡化7例;治療組分別為15例、6例、3例,治療組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0.05)。
3 討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中最重要的病變之一,是一種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在發達國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成年人致盲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據統計,糖尿病發病5年后視網膜病變發生率約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達75%~80%。因此,早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時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是一項重要課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理基礎是微血管病變損害,首先是視網膜毛細血管的周細胞及內皮細胞的損害,進而引起微動脈瘤的發生及管壁的滲漏,造成視網膜水腫、黃斑囊樣水腫、視網膜出血,引起毛細血管的閉塞而發生視網膜缺血。大面積的視網膜缺血,進而產生血管生長因子而產生視網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引起視網膜玻璃體大量出血,產生增殖性玻璃體病變。
本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及血壓得以有效控制后,腦心通治療3月可以明顯降低血脂和血粘度。這與伍新林等報道的腦心通有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血粘度與改善血液高凝狀態相一致。治療組加用腦心通在服藥3個月后,70.1%的患者視力提高1行或以上。而對照組即使是血糖和血壓控制很好的情況下,也不能控制視網膜病變的發展。故認為,腦心通膠囊改善視力的機制可能是增加血管內皮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血管內皮素水平,改善視網膜的微循環,從而使眼底血運得以改善。
實驗和臨床觀察均已證實,腦心通膠囊不僅能有效改善血液的粘稠、凝集、調節血脂、降低血粘度,消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而且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修復受損的血管內皮[3],解除血管痙攣,從血液和血管最主要方面人手治病。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是一個尚未完全解決的課題。糖尿病不僅表現在血糖的升高,還有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的紊亂及大、中血管和微血管的病變。
本文收集的病例數太少,且觀察時間短,有待擴大樣本進一步研究。